外国过生日有哪些风俗?
美国生日时打屁股
Birthday Spankings
孩子过生日时,假装打他们的屁股使人们回想起一种仪式,这种仪式是很多成人典礼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当众”打小孩儿的屁股突出了这个小孩儿的特殊性,这意味着通过祝福他/她交好运(能很快地长大)以及向他/她表示祝贺,邀请他/她回到众信徒之中。
韩国人生日吃海带汤
·非洲
在不少非洲文化中,婴儿出生的日子并不被视为是特别的日子。取而代之的则是孩子们到达一定年龄的日子,他们从此进入社会。到了某个年纪他们使被允许学习他们古老文明的生活方式,参加由来已久的宗教仪式。成人礼一般为许多孩子同时举行,而不是庆祝某个孩子的生日。
每一年,加纳的阿桑特族人在出生的那天庆祝“Krada”(灵魂日)。这天他们要经过一道清洗的仪式,以净化内在的灵魂。一个人在灵魂日必须早早起床,用一种在水里浸泡了一夜的特殊的叶子洗浴。他将荣幸地请家人和朋友参加午后生日宴,他通常要穿以白色为底色的服装。
·拉丁美洲
在一些拉丁文明中,女孩的15岁生日被称为“Quinceanera”,标志着女孩进入成年。这种庆祝活动通常包括在教堂举行的一次宗教仪式,使步入成年的年轻女子从中认识到她所继承的文明和她的精神归属。许多15岁成年礼都有点蜡烛的仪式:年轻女子用自己手中的蜡烛火焰点燃她父母的蜡烛;随后,女孩的父母也要用自己手里的蜡烛点亮他们父母的蜡烛,以此类推。在某些拉美国家,姑娘们还要在仪式过程中将以往的平底鞋换成高跟鞋。
墨西哥的生日活动以一种蒙住眼睛的游戏为特征。在生日聚会上,从房顶上吊下来一个空心的东西,形状可以是动物、花朵、汽车或其他的,里面装着各式各样的糖果和玩具。过生日的小孩必须蒙上眼睛,拿一根小棍去敲打吊着的容器,直到把它打开:当里面的宝贝掉到地板上,人们就一哄而上地去抢。人们相信,孩子能把容器打开就能给他带来幸运。
阿根廷的孩子们过生日会被拉耳垂,根据传统,有多少岁就被拉多少下。
·中东
埃及孩子的满岁生日派对上,人们都载歌载舞,花朵和水果被当作生命和成长的象征用来装饰派对场所。
在沙特阿拉伯,人们由于信仰的缘故不庆祝生日,只有节日、婚礼才是人们欢庆的机会。
以色列小孩的生日聚会上,过生日的孩子要坐在一个装饰着鲜花和绿色植物的椅子上。亲友围在椅子周围举起椅子,小孩几岁就举几下——多举一下为了求得好运。
·亚洲
日本小孩长到7岁、5岁或者3岁,被认为是特别幸运的年龄。这时他们可以参加每年11月15日的“Shichi-go-san”节(七-五-三节),节日期间,大人会带孩子去寺庙拜神,感谢神赐的健康,并祈愿神灵保佑孩子将来的平安。之后,过生日的家庭会举行生日派对,给小孩子送礼物。此种场合中,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穿上最好的衣服,传统的和服以及西式服装都很常见。
菲律宾家庭用闪烁的彩灯来显示家中有人过生日。通常是全家一起去教堂感恩,接下来则是一场亲朋好友之间的聚会。
韩国与中国的习俗有点类似,小孩出生后满100天,是家里要请客热闹的日子。同样,孩子1岁了还要请周岁酒。亲友团聚享受美食,也要给满周岁的小家伙包些礼金。
·欧洲
荷兰孩子过生日,家长通常会带着生日蛋糕上班,跟同事们一同分享这个特别的日子。
俄罗斯孩子过生日时不吃生日蛋糕,而是吃生日馅饼。
爱尔兰小孩过生日有“生日撞头”的习俗。过生日的孩子被小心地大头朝下拎起来,轻轻地一下一下撞地板,一岁撞一下,最后多撞一下也是为了好运气。
送生日贺卡的习惯起源于大约一百年前的黄格兰。今天,每年有上千万的贺卡带着对家人和朋友的幸福祝愿被发送至全球各个角落。
在某些英国人中间至今仍保留着在生日蛋糕中放标志性小物件的传统。在中世纪,硬币、顶针等物常被混在烤蛋糕的面团里。人们相信吃到硬币的人会有财运,而不幸吃到顶针的人则永远都结不了婚。现在,小东西、假硬币和小糖果更加普遍。客人们会被事先提醒蛋糕中有异物,所以没人伤到牙齿或者不慎吞食。
丹麦人家门口若有国旗飘扬,则标志着这家有人在过生日。趁着过生日的小孩睡着,礼物会被悄悄地摆在他的床边,孩子醒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礼物。
挪威小孩过生日时要在全球同学面前与舞伴跳舞,班里其他同学为他唱生日歌伴奏。生日时挪威人也喜欢在家外头挂国旗。赶上国家的重要人物的生日,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国旗装点。
·北美洲
从历史上看,美洲土著更多的是庆祝孩子成长的里程碑。小孩学会走第一步的日子,与他们长大后结婚或者成为父母的日子同样令人欣喜。
绝大多数美国小孩过生日都会有一个插着蜡烛的生日蛋糕,蛋糕上的蜡烛数目就是他将要达到的年龄。过生日的人要对着点燃的蜡烛许愿,然后吹灭所有蜡烛,如果他一口气吹灭了所有的,那么人们相信此人的愿望将会成真。
一些孩子过生日要被打屁股,这是源于古老的迷信,现在这种“生日打”更像是胡闹或是玩笑。几百年前,过生日的小孩几岁就要被打多少下,在这个数目之上,再为了“成长”、“活下去”、“有的吃”、“快乐下去”和“以后结婚”各挨一下打。有一个时期,人们认为如果一个人过生日的时候没有挨打是很背运的事情。
唱《生日歌》也是由来已久的生日传统了。这首歌是1893年出自一对美国姐妹的手笔,之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泛传唱。
生日,顾名思义是指人出生之日,也是每年满周岁的那一天。
但有些地方的民俗认为,这同时也是母亲的“受难日”。因为以前的科技不像现在日新月异,那时的母亲生孩子,有“一只脚在棺材里,一只脚在棺材外”一说。所以,他们觉得在那天,应该以孝敬母亲为主。
2、给英国人送礼,一般可以是高级巧克力、名酒、鲜花,特别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像风筝、二胡、剪纸、笛子、筷子、图章、脸谱、书画、茶叶等,他们格外欣赏。这样的礼品既有个人特色,因为他随你远道而来;又带有异国情调,因为他在主人的国家可能买不到。在英国,服饰、香皂之类的物品未免太涉及到个人的私生活,故一般不用来送人。苏格兰威士忌也是一种很通行的礼品,但不是烈性威士忌。西方人送礼时比较注重礼品包装,大多喜欢用彩色包装纸和和丝带包扎(西欧国家喜欢用淡色包装纸)。送礼时一定要表达出寓意、特点、用途,又要说明它是为对方精心挑选的。千万不要说小意思”拿不出手之类的”谦语。在英国送礼的合适时机是晚饭后。 不过有些东西是不能乱送的。送西方人文房四宝是没有多大用处的。菊花在任何欧洲国家都只用于万圣节或葬礼。白色的百合花在英国象征死亡,也不宜送人。
西方人的生日聚会,必不可少,且都装饰得很精美,还要插上与过生日的主人岁数相同的蜡烛。聚会开始时,则要关掉屋里的灯,点燃生日蜡烛,众人齐唱歌表示祝福。主人则手捧许愿石,默默许下美好愿望,然后吹灭所有的蜡烛。接着便可开灯,主人在满堂欢呼中切开蛋糕,分给与会者,共享生日快乐。“寿星”一般要切蛋糕的第一刀,除非是太小的幼儿,父母才可以代劳。
而所谓生日许愿石,据说来自《圣经·旧约·出埃及记》。祭司身着护身胸甲,上缀四行12颗不同宝石,代表12个部落。后来,这12颗宝石便演变为12种生日宝石,分别代表人们出生的12个月份,如生于5月者戴,生于9月者佩。他们相信,佩戴自己的生日宝石能带来好运,过生日的时候自然就成了许愿石。
在西方,不同国家的生日风俗虽然有所雷同,但不同的文化传统还是会产生不同的生日礼仪,其中有些很奇怪,有些很有趣。
美国人的生日没什么特别的习俗,绝大多数小孩过生日都会有一个插着蜡烛的生日蛋糕,过生日的人要对着点燃的蜡烛许愿,然后吹灭蜡烛。如果他一口气吹灭了所有的蜡烛,那么人们相信他的愿望将会成真。
而德国的生日蛋糕大部分是用巧克力制成的。若要举行生日宴会,也备有。许多德国家庭都备有一些专供点燃生日蜡烛的木制圆环。这些圆环大得足以套在一块生日蛋糕外面,上面有许多插蜡烛的孔,每次使用时,可以插上如数的蜡烛。
在英国,生日是又一个重要的节日。家人在生日的那天早晨赠送礼物,年轻人则开晚会以示庆祝。尽管现在英国人十八岁就有选举权,他们仍将二十一岁作为进入成年来庆祝。过八十、九十或一百岁生日的公民将收到来自女王陛下的贺电。另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每年6月的某一天庆祝女王的法定生日,虽然这一天并非女王的真正生日。孩于出生和洗礼时都要送礼。应邀参加洗礼仪式的人通常带一件礼品,教父和教母按传统送去银杯、银碟或调羹。年轻人在洗礼仪式上接受亲友和教父母送来的有永恒价值的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