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的谋略
2018-05-14 · 百度认证:云南新华电脑职业培训学校官方账号
云南新华电脑学校
云南新华电脑学校是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省(部)级重点计算机专业学校,采用三元化管理模式,教学设备先进,师资雄厚学生毕业即就业,学院引进了电商企业入驻,创建心为电商创业园区,实现在校即创业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智将因其杰出的战绩受人欢迎本是常有的事,人们对本国那些智将和名军师之类熟悉,对遥远外国的那些事不知道多少,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然而有些人却从这演变出了“我不知道你有计谋所以你就没有”的结论,武断的认为除了中国之外的,尤其是西方人不懂战争谋略,只会堂堂正正硬打,更冒出了“拿破仑遇上白起,一个截粮道就废了他”、“半本孙子兵法就能征服欧洲”等等奇思妙想。
神机妙算来自文艺作品或传说
三分天下的诸葛亮、后知五百年的刘伯温、精忠报国岳飞,还有李靖、白起等等大抵是中国人最为熟知的智将代表了,其中尤以诸葛亮名声最大最亮。然而只要抛开三国演义,拿出《三国志》、《晋书》等史书来看,诸葛亮的战绩就远没那么神奇了。
新野火烧夏侯本是子虚乌有,而火烧赤壁这计,根据三国志并非诸葛亮或周瑜的谋略,乃是黄盖所献计策。三国志中,诸葛亮真正带兵作战的记录从六出祁山才开始。228年,诸葛亮北伐,采取声东击西的法子让赵云、邓芝当疑兵,自己率大军出征,还串通南安、天水、安定叛魏以促使魏国头尾不能相顾。然而对面的魏国并未上当,张郃带兵5万直扑诸葛亮主力,在街亭大败马谡,直接把诸葛亮赶了回去,另一边做疑兵的赵云军也寡不敌众败走。
三国演义和民间传说中的诸葛亮借东风、七星灯求寿等行为更像巫师而非军师
同年冬天魏国大军东征,诸葛亮一看有机会又来北伐,结果被郝昭在陈仓据守,诸葛亮无可奈何又只好退兵。从这些战绩中,完全看不出诸葛亮军事上有多么惊天动地的谋略之才,倒是《晋书》上还记载有司马懿汉阳对阵诸葛亮,之后攻破诸葛亮营垒大破蜀军的事迹。
实际上,绝大多数对于诸葛亮、刘伯温等人神机妙算的认知,并非是人们阅读史书得来,基本上是靠《三国演义》、《说唐》、《诚意伯刘公行状》、《英烈传》等等小说和各类民间传奇或戏剧的灌输。
历史上外国战争谋略屡见不鲜
和战国同时期的亚历山大在他的征服作战中,曾屡屡施展夜袭、退路埋伏等等策略,麾下将领托勒密就常常单任伏兵的指挥。在入侵印度的波拉伐斯王国时,波拉伐斯大军沿河展开,还部署许多大象,如果亚历山大军正面渡河强攻,必定会被象兵在河滩上蹂躏。于是亚历山大白天指挥各个部队向不同方向机动,造成要渡河的架势,让波拉伐斯人搞不清亚历山大究竟会在哪真正实施渡河。
到了晚上,又让士兵轮番奔跑并大声喧哗,仿佛正在渡河一般,累了一白天的波拉伐斯人又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应对这虚无的“攻击”。
另一方面,亚历山大又想办法放出风声说自己准备在河对岸和波拉伐斯长期对峙,还运来许多物资堆在河边。这样波拉伐斯人被折腾了数日,累到精疲力竭之后又听到亚历山大原来是要长期对峙而不会快速渡河的消息,对亚历山大军的行动再也无动于衷。而亚历山大早已找好了适合渡河的地点。于是大部队趁雨夜悄悄来到了渡河点旁,而第二日白天,亚历山大一声令下,大量船只全部向上游开去,拉上早已等在那里的亚历山大军渡河。
波拉伐斯人的哨兵虽然发现了情况,但他们早已被亚历山大折腾的麻木了,同时又害怕亚历山大在声东击西,面对这样大的行动也没敢果断机动前去拦截,只派小部队前去探察,结果亚历山大军早已越过了印度河,轻而易举的击溃了小部队,追上了波拉伐斯军主力。双方决战中,亚历山大又使用迂回策略,让一支骑兵绕到对方侧后和自己配合发起夹击,留在对岸的部队也趁机正面渡河,最终大败波拉伐斯人(《亚历山大远征记》)。
78年,曾被罗马人视为蛮子的法兰克人到了加洛林时代,攻打被他们也视为蛮子的萨克森人时,被萨克森人在森林和山顶设下伏兵,突袭后勤辎重部队导致全军覆没(8~9世纪 艾因哈德《查理大帝传》)。看来,许多中国人津津乐道的截粮道之类,并非什么稀罕的计谋,而是“蛮族”们都会的手法。
中世纪的另一边,阿拉伯人的计谋也一样绵绵无尽,比如在629年,穆斯林军队被拜占庭大败之后追击,穆斯林军队新拥戴的领兵者哈立德在面对拜占庭军阵时,将同一支军队不断左右前后队互换,造成援兵不断前来的假象,拜占庭军中计以为对方有一大堆援军会在沙漠摆下埋伏,因而不敢进入沙漠穷追,让穆斯林军队成功撤退(希提《阿拉伯通史》)。
而阿巴斯王朝开创者为了将前朝遗老们斩草除根,还成功的摆了一场“鸿门宴”,在以和解和友善为名义的宴会上对倭亚玛王朝的贵族、大臣们大开杀戒。
甚至在圣经中,都记载有古代西方战争中使用计谋的案例——约书亚记第6章里,基督徒们攻打杰里科城时就是依靠城内妓女作为内应这才成功,因此在随后的屠城中妓女们免遭劫难。当然,后世的考证认为并不存在过这样一次攻城战,但是在中世纪,十字军第一次攻打安条克城的时候,十字军就依靠内应打开了城门从而获胜。
前207年在美陶鲁斯罗马军对迦太基的作战中,罗马人也利用侧翼包夹获胜,汉尼拔之弟哈
至于许多人奉为神计的火攻水攻,西方同样不少。凯撒本人撰写的《高卢战记》第五卷中,就记载了围攻在英格兰岛上罗马人营地的纳尔维人用投石器将烧到炽热的石块投入罗马人的营地,引燃罗马人的茅舍,而火势随着风很快传播开来在整个营地燃烧起来。然而罗马士兵没有管火势烧掉自己的财务,依然在壁垒上奋战,阻止了纳尔维人的进攻。
公元前385年,斯巴达国王艾吉希波里斯率军围攻曼提尼亚久攻不下,就在一条流过城市的河流下游建立了一道水坝,使水涨过了城基,这座城的城墙是由泥砖所筑成的,泡就了砖块散在水中,当整个城墙便摇摇欲坠,眼看即将失去城墙的保护,野战已经连续失败的敌人只好投降(色诺芬《希腊史》)。
就连原始部落的战争中,计谋的影子也比比皆是。西班牙人来到拉美土地上就遇到了这样情况,他们追逐30名特拉斯卡拉战士,然而刚刚追上,就从周围杀出3000多特拉斯卡拉伏兵。第二天,西班牙人又遇上数千特拉斯卡拉军队,将之再次击败后特拉斯卡拉军慢慢退却,西班牙人随之边战边追,被引入一片洼地,等在那的是数万人规模的特拉斯卡拉大军(贝尔纳尔·迪亚斯《征服新西班牙信史》)。
外国兵法中的谋略和反谋略
有些人以《孙子兵法》为首的中国兵书来证明只有中国人将军事谋略之类上升到了理论的档次,因此就算西方有许多战争计谋的实例也无法媲美古代中国。但这一点同样只是因为对西方古代兵书的无知而已。
和孙子、孙膑同时代的希腊人色诺芬著有《马术》、《骑兵队长》等书,描述了从骑兵的基本技能训练到将领如何赏罚、选拔士兵和作战的队列等等问题。这本书中就描述过骑兵通过狭窄道路如穿越峡谷或渡河时,应当保持怎样的阵列,面对突袭时将领如何快速传达命令稳定军队展开反击。可见伏击之类战争策略对于希腊人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这些内容,和《孙子兵法》中的《地形》、《九地》等篇章有许多共通之处。
从军事教材的角度来看的话,《孙子兵法》、《司马法》、《吴子》等先秦兵书都有相当的不足,里面大部分的内容与其说是兵法,不如说是对为政者的劝诫之语,反过来关于军阵如何布置,队列如何应对不同情况等等反而所言甚少。比如《孙膑兵法》虽谈及十阵,却没有说清楚这十阵究竟什么样式。
虽有《风后握奇经》所说八阵可以拿来参照,然而《握奇经》中也仅仅大致指出前有几队后有几队,至于每队哪些兵种如何列队,就一个字也没有了。真正对阵法进行详细说明的中国兵法,要等到唐宋时期才会出现,其中集大成者就是宋代《武经总要》,而著名的《三十六计》成书于明清,其语源最多也只能追溯至南北朝。
与之相比,希腊时代后的西方兵书变得更加详尽,公元1世纪的罗马将领弗龙蒂努斯著有《谋略》,这本书的第三卷按计谋分出如“声东击西”、“攻其不备”、“用间”等等章节,具体内容则是列举大量采用了同类计谋的战例,和中国《三十六计》非常类似却更加生动。而在其一二卷中,更将谋略和反谋略上升到了军事教科书的级别,从其章节名称就可看出端倪。
卷一·第一章 隐蔽己方计划,第二章刺探敌方计划,第四章如何率领军队通过受威胁的地方,第六章行军途中设伏和遭遇埋伏;
卷二·第一章选择交战时机,第二章选择交战地点,第四章在敌人中制造混乱,第十一章坚定动摇者的信心,第十二章如何稳住阵脚……
三四百年后的另一个罗马人韦格蒂乌斯则写了一本以讲授军队基本训练和战术的《兵法简述》其内容从如何选拔新兵、如何训练新兵投标枪开始,到一个军阵每个人互相保持多大间距,以及各种实际的陆战战术、海战战术几乎应有尽有。除了没有包含如何制造武器外,几乎和中国宋代的《武经总要》一模一样甚至许多地方更加细致。
这些兵法不但很直接的证明了西方征战中诸如伏击、侧袭、夜袭、水火攻击等等谋略非常常见,而且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反制方法,在整体谋略理论思想上也绝不落下风。
如在《兵法简述》卷三第21节,韦格蒂乌斯就说包围敌人应当留出一条生路,当敌人由此溃逃时再加以攻击,可以说其策略水平比之《孙子兵法》的“穷寇莫追”更高一级,到了将成为“穷寇”的敌人先放出“死地”,给予其逃生希望因而放弃战斗后,再加以攻击,从而避免了“穷寇”们出现“置之于死地而后生”的情况,当然追杀散乱溃逃的敌人,也更能有效的杀伤敌军。
对手水平越高奇谋越不可能
战场上使用计谋本身具有很苛刻的限制条件。没有接近道路的隐蔽物就难以设伏兵之类天时地利的因素就不用说了,最重要的因素还在于人。组织侧翼或后方袭击向来是许多将领首选的方案,一场战斗中互相进行侧翼迂回袭击的案例也并不罕见。
然而,侧翼袭击等于将一部分兵力从正面战线拉走,在相当时间内无法参与对敌人的杀伤,你剩下的部队就必须在侧翼袭发动前能够顶住敌人,至少在这段时间内不能后退太多以至于和奇袭部队互相失去呼应。
而出去执行迂回或埋伏的部队,常常非主帅本人带队,出去的部队如何隐藏行踪,如何判断时机都由领队将领负责,这就要求指挥队伍中有足够执行力和应变能力的次级将领在。
而这对军队素质、将领素质的要求,并不具有什么明确的标准,说白了,是要根据对手的水平而变化的。当你的对手是一盘散沙时,你的军队稍有纪律性,人数差距也不大,就能轻易对其施展策略,但若是反过来呢?你乱哄哄的杂兵根本不是对方对手,分兵去奇袭的部队还没跑到地方发起攻击你的主力就已经溃败了,还要奇袭何用?哪怕你兵力占优,这种情况下要使用计谋也依然是难上加难。
此外,武器、战术水平也严重影响着计策实施的成功与否。海湾战争中的东73之战,伊拉克军借助沙尘暴和冷却坦克以免被美军热成像仪发现的方法曾穿插到了美军先头部队之后,并发起了攻击,更组织过优势重装部队对美军先头连队侧翼冲击,然而在武器和训练素质的巨大差距下,这一切都没产生任何作用,美军最终仅被伊军杀死一人,而伊军的代价是包括数百辆坦克在内的整个装甲师。
海湾战争装备和兵力素质差异大,那么英法百年战争中,兵力数倍于英军的法国大军在阿金库尔惨败给英军就更能说明计谋使用之苛刻了。英国人的军队不过是四五千长弓手和不到千人的装备板甲的下马骑士,对面的法军仅弩手就和整个英军数量相当,更有2万人级别的重装骑兵在。
英军长途跋涉而且还是四处跑路状态,本身就已经精疲力竭了,而法军兵力4倍于对手不说,机动力和攻击力也占有绝大优势,就是正面硬打也该平推了英军了。可法国人并不这么简单,他们依然用上了迂回袭击后方辎重的策略(虽然该计策可能是贵族将领私自发起)。
然而这一切并不顺利,正面战场上,法军的热那亚弩兵们首先在和英国长弓兵们的对射中败下阵来,虽然数量差不多,但弩的射程和射速都不如长弓。之后缺乏纪律的骑士老爷们在缺乏统一调度的情况下自己跑去冲锋,虽然盔甲保护他们不被长弓手射杀,可趟过200米的烂泥地让他们完全失去了速度和冲击力。
之后累成狗的法国骑士们先是被英国人的拒马再次卡住脚步,而以逸待劳的英国下马骑士和拿出肉搏兵器的长弓手们在自己的阵地上血虐了法国大军。
虽然这8000骑士只是法军第一波冲击,然而其中聚集了大量贵族甚至还有元帅本人。法军后方还有上万骑士,但他们已被战况惊的目瞪口呆,之后干脆抛下战友四散而去了,全然不顾此时英国军已经筋疲力尽且同样死伤惨重。直到这时候,英国人才接到消息说后方辎重被法军的突袭部队所劫掠的消息。本来辎重被断是能够严重打击军队士气的消息,可战役已经结束英国人获得了胜利,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八里桥3万清军对阵不足一万的英法联军,僧格林沁在树林中设下了伏兵,并计划由蒙古骑兵和炮兵在扰乱英法联军后伏兵从侧翼出动攻击联军。
最终,清军的蒙古骑兵确实成功的实施了数次侧袭和穿插,“从右边一直打到我军的左侧”(法军统帅蒙托邦给法国陆军大臣信件语),还一度让法军先头部队柯利诺军陷入险境——清军骑兵从左翼突袭了柯利诺军,而本要救援柯利诺的法军主力自身也遭到其他清军从右翼来的攻击。
但,这一切并未带来清军预想中的分割包围敌军而后伏兵出动四面夹击英法联军获胜的效果。执行包抄的清军在左翼被法军一个步兵团击退,右翼则被英军解决。穿插包围失败后,清军知道已经没有胜利机会,树林中的伏兵也未发动,便撤了下去(以上战斗过程以法国统帅蒙托邦的《蒙托邦征战中国回忆录》为基础)。
可想而知,就算是清军伏兵发动攻击,早就侦查得知伏兵存在的英法联军也不可能遭到多大的干扰。僧格林沁虽然努力的施展了战争计谋,也战场上随机应变抓住时机执行包围的策略也没有问题,若放在中国古代战场,即便并非顶尖,也算得上是非常优秀的将领。
古代军队一旦遭遇侧面后来自后方的袭击,就很容易陷入混乱,然而,僧格林沁面对的英法近代军队拥有更高的机动和灵活性,纪律和士气也远比旧式的清军好,在八里桥之战,英法军都能快速的将军队转向不同方向实施防御或攻击,根本不畏惧来自清军的侧袭和包夹,反而成了清军将自己的主力主动送到敌人枪炮下的局面。当基础的武器、战术水平出现巨大差距时,许多人引以为傲的奇谋妙计根本没有用处。
结语
无论是手工业技术还是战争技艺,自然都是实践经验越多、交流越广泛便越出色。在被称之为世界岛的欧亚大陆上,从中亚到地中海周围,几千年来互相战事不计其数,而随着商业和学者的交流其经验也能互相借鉴,这就决定了其战争技艺不可能低落。反之中国由于山脉、沙漠、冻原、海洋的阻隔,和世界岛上其他文明的交流非常有限,更谈不上多少战争经验的交流,从逻辑上也能想到这样不可能出现什么别人难以企及的战争技艺。
真正的西方古代战争,有大量巧妙计谋的实例存在,也有周全详尽的兵法著作指导,从历史现实也能知道伏兵、截粮、诱敌、水火攻击之类的计谋在世界各个角落都毫不稀奇,哪怕是中美洲的原始部落也知道诱敌进入伏击圈之类的谋略。而反过来,许多中国人关于中国古代战争计谋如何神奇的认知却其实来自文艺作品和传说。计谋从来不是中国人的专利,要了解别人,更要真正的了解自己
神机妙算来自文艺作品或传说
三分天下的诸葛亮、后知五百年的刘伯温、精忠报国岳飞,还有李靖、白起等等大抵是中国人最为熟知的智将代表了,其中尤以诸葛亮名声最大最亮。然而只要抛开三国演义,拿出《三国志》、《晋书》等史书来看,诸葛亮的战绩就远没那么神奇了。
新野火烧夏侯本是子虚乌有,而火烧赤壁这计,根据三国志并非诸葛亮或周瑜的谋略,乃是黄盖所献计策。三国志中,诸葛亮真正带兵作战的记录从六出祁山才开始。228年,诸葛亮北伐,采取声东击西的法子让赵云、邓芝当疑兵,自己率大军出征,还串通南安、天水、安定叛魏以促使魏国头尾不能相顾。然而对面的魏国并未上当,张郃带兵5万直扑诸葛亮主力,在街亭大败马谡,直接把诸葛亮赶了回去,另一边做疑兵的赵云军也寡不敌众败走。
三国演义和民间传说中的诸葛亮借东风、七星灯求寿等行为更像巫师而非军师
同年冬天魏国大军东征,诸葛亮一看有机会又来北伐,结果被郝昭在陈仓据守,诸葛亮无可奈何又只好退兵。从这些战绩中,完全看不出诸葛亮军事上有多么惊天动地的谋略之才,倒是《晋书》上还记载有司马懿汉阳对阵诸葛亮,之后攻破诸葛亮营垒大破蜀军的事迹。
实际上,绝大多数对于诸葛亮、刘伯温等人神机妙算的认知,并非是人们阅读史书得来,基本上是靠《三国演义》、《说唐》、《诚意伯刘公行状》、《英烈传》等等小说和各类民间传奇或戏剧的灌输。
历史上外国战争谋略屡见不鲜
和战国同时期的亚历山大在他的征服作战中,曾屡屡施展夜袭、退路埋伏等等策略,麾下将领托勒密就常常单任伏兵的指挥。在入侵印度的波拉伐斯王国时,波拉伐斯大军沿河展开,还部署许多大象,如果亚历山大军正面渡河强攻,必定会被象兵在河滩上蹂躏。于是亚历山大白天指挥各个部队向不同方向机动,造成要渡河的架势,让波拉伐斯人搞不清亚历山大究竟会在哪真正实施渡河。
到了晚上,又让士兵轮番奔跑并大声喧哗,仿佛正在渡河一般,累了一白天的波拉伐斯人又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应对这虚无的“攻击”。
另一方面,亚历山大又想办法放出风声说自己准备在河对岸和波拉伐斯长期对峙,还运来许多物资堆在河边。这样波拉伐斯人被折腾了数日,累到精疲力竭之后又听到亚历山大原来是要长期对峙而不会快速渡河的消息,对亚历山大军的行动再也无动于衷。而亚历山大早已找好了适合渡河的地点。于是大部队趁雨夜悄悄来到了渡河点旁,而第二日白天,亚历山大一声令下,大量船只全部向上游开去,拉上早已等在那里的亚历山大军渡河。
波拉伐斯人的哨兵虽然发现了情况,但他们早已被亚历山大折腾的麻木了,同时又害怕亚历山大在声东击西,面对这样大的行动也没敢果断机动前去拦截,只派小部队前去探察,结果亚历山大军早已越过了印度河,轻而易举的击溃了小部队,追上了波拉伐斯军主力。双方决战中,亚历山大又使用迂回策略,让一支骑兵绕到对方侧后和自己配合发起夹击,留在对岸的部队也趁机正面渡河,最终大败波拉伐斯人(《亚历山大远征记》)。
78年,曾被罗马人视为蛮子的法兰克人到了加洛林时代,攻打被他们也视为蛮子的萨克森人时,被萨克森人在森林和山顶设下伏兵,突袭后勤辎重部队导致全军覆没(8~9世纪 艾因哈德《查理大帝传》)。看来,许多中国人津津乐道的截粮道之类,并非什么稀罕的计谋,而是“蛮族”们都会的手法。
中世纪的另一边,阿拉伯人的计谋也一样绵绵无尽,比如在629年,穆斯林军队被拜占庭大败之后追击,穆斯林军队新拥戴的领兵者哈立德在面对拜占庭军阵时,将同一支军队不断左右前后队互换,造成援兵不断前来的假象,拜占庭军中计以为对方有一大堆援军会在沙漠摆下埋伏,因而不敢进入沙漠穷追,让穆斯林军队成功撤退(希提《阿拉伯通史》)。
而阿巴斯王朝开创者为了将前朝遗老们斩草除根,还成功的摆了一场“鸿门宴”,在以和解和友善为名义的宴会上对倭亚玛王朝的贵族、大臣们大开杀戒。
甚至在圣经中,都记载有古代西方战争中使用计谋的案例——约书亚记第6章里,基督徒们攻打杰里科城时就是依靠城内妓女作为内应这才成功,因此在随后的屠城中妓女们免遭劫难。当然,后世的考证认为并不存在过这样一次攻城战,但是在中世纪,十字军第一次攻打安条克城的时候,十字军就依靠内应打开了城门从而获胜。
前207年在美陶鲁斯罗马军对迦太基的作战中,罗马人也利用侧翼包夹获胜,汉尼拔之弟哈
至于许多人奉为神计的火攻水攻,西方同样不少。凯撒本人撰写的《高卢战记》第五卷中,就记载了围攻在英格兰岛上罗马人营地的纳尔维人用投石器将烧到炽热的石块投入罗马人的营地,引燃罗马人的茅舍,而火势随着风很快传播开来在整个营地燃烧起来。然而罗马士兵没有管火势烧掉自己的财务,依然在壁垒上奋战,阻止了纳尔维人的进攻。
公元前385年,斯巴达国王艾吉希波里斯率军围攻曼提尼亚久攻不下,就在一条流过城市的河流下游建立了一道水坝,使水涨过了城基,这座城的城墙是由泥砖所筑成的,泡就了砖块散在水中,当整个城墙便摇摇欲坠,眼看即将失去城墙的保护,野战已经连续失败的敌人只好投降(色诺芬《希腊史》)。
就连原始部落的战争中,计谋的影子也比比皆是。西班牙人来到拉美土地上就遇到了这样情况,他们追逐30名特拉斯卡拉战士,然而刚刚追上,就从周围杀出3000多特拉斯卡拉伏兵。第二天,西班牙人又遇上数千特拉斯卡拉军队,将之再次击败后特拉斯卡拉军慢慢退却,西班牙人随之边战边追,被引入一片洼地,等在那的是数万人规模的特拉斯卡拉大军(贝尔纳尔·迪亚斯《征服新西班牙信史》)。
外国兵法中的谋略和反谋略
有些人以《孙子兵法》为首的中国兵书来证明只有中国人将军事谋略之类上升到了理论的档次,因此就算西方有许多战争计谋的实例也无法媲美古代中国。但这一点同样只是因为对西方古代兵书的无知而已。
和孙子、孙膑同时代的希腊人色诺芬著有《马术》、《骑兵队长》等书,描述了从骑兵的基本技能训练到将领如何赏罚、选拔士兵和作战的队列等等问题。这本书中就描述过骑兵通过狭窄道路如穿越峡谷或渡河时,应当保持怎样的阵列,面对突袭时将领如何快速传达命令稳定军队展开反击。可见伏击之类战争策略对于希腊人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这些内容,和《孙子兵法》中的《地形》、《九地》等篇章有许多共通之处。
从军事教材的角度来看的话,《孙子兵法》、《司马法》、《吴子》等先秦兵书都有相当的不足,里面大部分的内容与其说是兵法,不如说是对为政者的劝诫之语,反过来关于军阵如何布置,队列如何应对不同情况等等反而所言甚少。比如《孙膑兵法》虽谈及十阵,却没有说清楚这十阵究竟什么样式。
虽有《风后握奇经》所说八阵可以拿来参照,然而《握奇经》中也仅仅大致指出前有几队后有几队,至于每队哪些兵种如何列队,就一个字也没有了。真正对阵法进行详细说明的中国兵法,要等到唐宋时期才会出现,其中集大成者就是宋代《武经总要》,而著名的《三十六计》成书于明清,其语源最多也只能追溯至南北朝。
与之相比,希腊时代后的西方兵书变得更加详尽,公元1世纪的罗马将领弗龙蒂努斯著有《谋略》,这本书的第三卷按计谋分出如“声东击西”、“攻其不备”、“用间”等等章节,具体内容则是列举大量采用了同类计谋的战例,和中国《三十六计》非常类似却更加生动。而在其一二卷中,更将谋略和反谋略上升到了军事教科书的级别,从其章节名称就可看出端倪。
卷一·第一章 隐蔽己方计划,第二章刺探敌方计划,第四章如何率领军队通过受威胁的地方,第六章行军途中设伏和遭遇埋伏;
卷二·第一章选择交战时机,第二章选择交战地点,第四章在敌人中制造混乱,第十一章坚定动摇者的信心,第十二章如何稳住阵脚……
三四百年后的另一个罗马人韦格蒂乌斯则写了一本以讲授军队基本训练和战术的《兵法简述》其内容从如何选拔新兵、如何训练新兵投标枪开始,到一个军阵每个人互相保持多大间距,以及各种实际的陆战战术、海战战术几乎应有尽有。除了没有包含如何制造武器外,几乎和中国宋代的《武经总要》一模一样甚至许多地方更加细致。
这些兵法不但很直接的证明了西方征战中诸如伏击、侧袭、夜袭、水火攻击等等谋略非常常见,而且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反制方法,在整体谋略理论思想上也绝不落下风。
如在《兵法简述》卷三第21节,韦格蒂乌斯就说包围敌人应当留出一条生路,当敌人由此溃逃时再加以攻击,可以说其策略水平比之《孙子兵法》的“穷寇莫追”更高一级,到了将成为“穷寇”的敌人先放出“死地”,给予其逃生希望因而放弃战斗后,再加以攻击,从而避免了“穷寇”们出现“置之于死地而后生”的情况,当然追杀散乱溃逃的敌人,也更能有效的杀伤敌军。
对手水平越高奇谋越不可能
战场上使用计谋本身具有很苛刻的限制条件。没有接近道路的隐蔽物就难以设伏兵之类天时地利的因素就不用说了,最重要的因素还在于人。组织侧翼或后方袭击向来是许多将领首选的方案,一场战斗中互相进行侧翼迂回袭击的案例也并不罕见。
然而,侧翼袭击等于将一部分兵力从正面战线拉走,在相当时间内无法参与对敌人的杀伤,你剩下的部队就必须在侧翼袭发动前能够顶住敌人,至少在这段时间内不能后退太多以至于和奇袭部队互相失去呼应。
而出去执行迂回或埋伏的部队,常常非主帅本人带队,出去的部队如何隐藏行踪,如何判断时机都由领队将领负责,这就要求指挥队伍中有足够执行力和应变能力的次级将领在。
而这对军队素质、将领素质的要求,并不具有什么明确的标准,说白了,是要根据对手的水平而变化的。当你的对手是一盘散沙时,你的军队稍有纪律性,人数差距也不大,就能轻易对其施展策略,但若是反过来呢?你乱哄哄的杂兵根本不是对方对手,分兵去奇袭的部队还没跑到地方发起攻击你的主力就已经溃败了,还要奇袭何用?哪怕你兵力占优,这种情况下要使用计谋也依然是难上加难。
此外,武器、战术水平也严重影响着计策实施的成功与否。海湾战争中的东73之战,伊拉克军借助沙尘暴和冷却坦克以免被美军热成像仪发现的方法曾穿插到了美军先头部队之后,并发起了攻击,更组织过优势重装部队对美军先头连队侧翼冲击,然而在武器和训练素质的巨大差距下,这一切都没产生任何作用,美军最终仅被伊军杀死一人,而伊军的代价是包括数百辆坦克在内的整个装甲师。
海湾战争装备和兵力素质差异大,那么英法百年战争中,兵力数倍于英军的法国大军在阿金库尔惨败给英军就更能说明计谋使用之苛刻了。英国人的军队不过是四五千长弓手和不到千人的装备板甲的下马骑士,对面的法军仅弩手就和整个英军数量相当,更有2万人级别的重装骑兵在。
英军长途跋涉而且还是四处跑路状态,本身就已经精疲力竭了,而法军兵力4倍于对手不说,机动力和攻击力也占有绝大优势,就是正面硬打也该平推了英军了。可法国人并不这么简单,他们依然用上了迂回袭击后方辎重的策略(虽然该计策可能是贵族将领私自发起)。
然而这一切并不顺利,正面战场上,法军的热那亚弩兵们首先在和英国长弓兵们的对射中败下阵来,虽然数量差不多,但弩的射程和射速都不如长弓。之后缺乏纪律的骑士老爷们在缺乏统一调度的情况下自己跑去冲锋,虽然盔甲保护他们不被长弓手射杀,可趟过200米的烂泥地让他们完全失去了速度和冲击力。
之后累成狗的法国骑士们先是被英国人的拒马再次卡住脚步,而以逸待劳的英国下马骑士和拿出肉搏兵器的长弓手们在自己的阵地上血虐了法国大军。
虽然这8000骑士只是法军第一波冲击,然而其中聚集了大量贵族甚至还有元帅本人。法军后方还有上万骑士,但他们已被战况惊的目瞪口呆,之后干脆抛下战友四散而去了,全然不顾此时英国军已经筋疲力尽且同样死伤惨重。直到这时候,英国人才接到消息说后方辎重被法军的突袭部队所劫掠的消息。本来辎重被断是能够严重打击军队士气的消息,可战役已经结束英国人获得了胜利,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八里桥3万清军对阵不足一万的英法联军,僧格林沁在树林中设下了伏兵,并计划由蒙古骑兵和炮兵在扰乱英法联军后伏兵从侧翼出动攻击联军。
最终,清军的蒙古骑兵确实成功的实施了数次侧袭和穿插,“从右边一直打到我军的左侧”(法军统帅蒙托邦给法国陆军大臣信件语),还一度让法军先头部队柯利诺军陷入险境——清军骑兵从左翼突袭了柯利诺军,而本要救援柯利诺的法军主力自身也遭到其他清军从右翼来的攻击。
但,这一切并未带来清军预想中的分割包围敌军而后伏兵出动四面夹击英法联军获胜的效果。执行包抄的清军在左翼被法军一个步兵团击退,右翼则被英军解决。穿插包围失败后,清军知道已经没有胜利机会,树林中的伏兵也未发动,便撤了下去(以上战斗过程以法国统帅蒙托邦的《蒙托邦征战中国回忆录》为基础)。
可想而知,就算是清军伏兵发动攻击,早就侦查得知伏兵存在的英法联军也不可能遭到多大的干扰。僧格林沁虽然努力的施展了战争计谋,也战场上随机应变抓住时机执行包围的策略也没有问题,若放在中国古代战场,即便并非顶尖,也算得上是非常优秀的将领。
古代军队一旦遭遇侧面后来自后方的袭击,就很容易陷入混乱,然而,僧格林沁面对的英法近代军队拥有更高的机动和灵活性,纪律和士气也远比旧式的清军好,在八里桥之战,英法军都能快速的将军队转向不同方向实施防御或攻击,根本不畏惧来自清军的侧袭和包夹,反而成了清军将自己的主力主动送到敌人枪炮下的局面。当基础的武器、战术水平出现巨大差距时,许多人引以为傲的奇谋妙计根本没有用处。
结语
无论是手工业技术还是战争技艺,自然都是实践经验越多、交流越广泛便越出色。在被称之为世界岛的欧亚大陆上,从中亚到地中海周围,几千年来互相战事不计其数,而随着商业和学者的交流其经验也能互相借鉴,这就决定了其战争技艺不可能低落。反之中国由于山脉、沙漠、冻原、海洋的阻隔,和世界岛上其他文明的交流非常有限,更谈不上多少战争经验的交流,从逻辑上也能想到这样不可能出现什么别人难以企及的战争技艺。
真正的西方古代战争,有大量巧妙计谋的实例存在,也有周全详尽的兵法著作指导,从历史现实也能知道伏兵、截粮、诱敌、水火攻击之类的计谋在世界各个角落都毫不稀奇,哪怕是中美洲的原始部落也知道诱敌进入伏击圈之类的谋略。而反过来,许多中国人关于中国古代战争计谋如何神奇的认知却其实来自文艺作品和传说。计谋从来不是中国人的专利,要了解别人,更要真正的了解自己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