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2P标记噬菌体组中,搅拌时间长短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显著影响的原因 5

32P标记噬菌体组中,搅拌时间过长难道细菌不会裂解大肠杆菌然后从细菌里释放出来跑到上清液里去吗?... 32P标记噬菌体组中,搅拌时间过长难道细菌不会裂解大肠杆菌然后从细菌里释放出来跑到上清液里去吗? 展开
 我来答
听风99
高粉答主

2019-03-24 · 静听竹长花开的声音!
听风99
采纳数:9653 获赞数:10134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首先你要明白搅拌的目的是什么?搅拌的目的是为了让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脱落。而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已经进入到细菌中了,所以搅拌时间长短对实验结果影响不大。

而你的疑惑不是搅拌时间的问题,而是保温时间的问题。保温时间过长会出现你说的“细菌裂解噬菌体从细菌里释放出来跑到上清液里去”的情况。

上海宇玫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3-08-27 广告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一种微小囊泡,可以携带多种生物活性分子,介导细胞间通讯。外泌体介导的细胞间通讯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传递信号分子:外泌体携带多种信号分子,如蛋白质、脂质和RNA,可以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细胞,调节靶细胞的生物学行为。2...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上海宇玫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港觅鸽s
2019-03-24 · TA获得超过7145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975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11万
展开全部
A、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外壳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虽不进行搅拌,但仍有少量外壳会在上清液中,所以上清液中不可能无放射性,A错误; B、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外壳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如果不进行搅拌,外壳很难与噬菌体分离,导致甲组的沉淀物中有较强的放射性,B正确; C、32P标记的乙组噬菌体,虽然保温时间过长,导致部分细菌破裂,释放出子代噬菌体,但仍有少量存在于沉淀物中,所以乙组的沉淀物中有放射性,C错误; D、32P标记的乙组噬菌体,由于保温时间过长,导致部分细菌破裂,释放出子代噬菌体,所以乙组的上清液中有较强的放射性,D错误.故选:B.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