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上课听得懂题目却不会做?
听得懂不会做的现象在学习中很常见,也是大部分孩子感到困惑的地方。老师讲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明明都能够理解,一到自己动手做题却毫无头绪,根本找不到下手点,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一道题的逻辑全链条是这样的:A-B-C-D-E-F,A是最基本的条件,推导到B,在推导到C,然后一直推导到F。老师讲课的时候,当然先讲A如何推导到B,B如何推导到C,然后按照步骤一步步推导到F,最后问,听懂了吗?我们当然听懂了!
在老师授课时,其实已经理出了一条正确的解题思路,我们只需学会理解就行,当我们自己做题时,则需要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简单来说,听老师讲题就像是在站在一条直达目标的道路上,而做题就像是站在岔道口,需要自己去做选择。
那么我们要如何解决听课和做题之间的鸿沟呢?下面三点学习方法必须要养成
1、熟能生巧
手勤:多记(课堂笔记、好题、好解法、错题本)、多做(练习)、多总结(知识总结、方法总结)。
眼勤:多看课本、课外书、笔记、错题本。
耳勤:听讲仔细。
嘴勤:多问,有问题及时解决,不留后患。
脑勤:多想,对知识、题目等不但要弄清楚是什么、怎样做,还要多想几个为什么?其中最重要的是动手和动脑。
2、形成解题思路
对所学的知识不但要记住,而且最好弄清楚是怎么来的?
解题中怎么使用?
对一些好的题目不要满足于会做,还要考虑解法是怎么想出来的?
哪种方法更好?
会有不同的层次:
知识:知道理解记住会用推广解题:会做一道题会做一类题灵活运用和创新。
3、思维要严谨
数学是最严谨的学科。知识要严谨,解题要严谨。不严谨,遇到题目不是不会做,就是解不完整,得分就不全。
认真的听课是必须的,但并不说是只要听课,题目就会做,成绩就会提升。
第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听过后的课,如果你不去温习巩固,那么就很容易会忘记,达不到学习的最佳效果,家长可以在课后帮助孩子再次巩固课上讲过的内容,将没听懂的、难度系数高的内容再次去讲解,那么,学习就达到了很棒的效果,题目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温习重要,复习也同样重要,当你孩子带着一脸茫然的态度就去听课,即使一堂课听过了,那么他也只听懂一半,因为,在上课之前他没有将这些内容“吃下”,那么自然就不可能“消化”。所以,在上课之前,家长可以在家里面,提前给孩子复习没上课的内容,这样,在听课之前孩子就已经有一定的映像。
第三、学习方法的重要,活灵活用,上课讲的是一个广泛的内容,而题目是依据这种模式来出的,所以平时要多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清晰的解题思路,解题起来会非常的顺手。
第四、刷题,虽然很老套,但刷题是必然的,能够使得孩子的解题达到一个多种类型的目的,将这些拦路虎一一清除,以后遇到这些题目,其实都是一个套路与模式。
坦白讲,听得懂题目和会不会做题目是两码事。这就类似于能不能看懂别人打篮球,和自己会不会打篮球一样。孩子在上课的时候,往往思路是被老师牵引着,自己假如没有深刻的进入沉思的状态,那么他只能顺着老师的思路去学习。但是,当下课或者放学之后,自己突然就想不起从哪里进入状态了。孩子的这种表现,其实是反映出他自己本身根本没有理解做题目的方法和思路,意思就是,其实他根本没有接收老师给他提供的思路和策略。
这个时候,作为家长,应该及时的给予指导和帮助。要与自己的孩子多沟通和交流,要让孩子们意识到“理解题目和原理的重要性”。在此时,千万不要一昧的去责备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耐心的教导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找回自信。你可以鼓励他们多和自己的老师沟通交流,要让他们养成不懂——先思考、后询问的好习惯。
相信只要你引导孩子拥有正确的思考和学习方法,他们肯定会懂得如何做题目的。
让你读书你读的流利不带卡壳的,那让你背书怎么磕磕绊绊的呢,“马什么梅”怎么会疯狂的在网络上传播呢?都是上过学的人,竟然问这种问题,听得懂就说明会做了嘛,那你听了那么多人生哲理,成功秘诀,也没见你成了亿万富翁呀!
听得懂和能够做题目是两个概念,一个是听进去了,一个是理解进去了,这根本就有着质的差异好嘛!要知道你听别人讲,那肯定是都会的,但是这个东西真真正正转化成为你的东西,并且能够举一反三的运用,是需要时间来练习并且自己思考,自己总结规律的,而且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不一样,自然就理解能力也就不一样。
所以,孩子上课听得懂,但是题目不会做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你要让孩子有时间去把他听到的知识转化成他自己的东西,才能够做对题目,要不然永远只是他听来的东西,而不是他自己的东西。不要太逼着孩子一听完就做出来题目,给孩子一个缓冲的时间,毕竟没有人的接受能力那么强,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不是吗?
因为很多东西都是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却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所以你孩子能够听得懂题目,但是没有多多练习,然后导致他不怎么掌握,这样子就不怎么会做题了。而且,也有可能是他觉得他听懂了,实际上并没有很好的理解,当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他会觉得老师讲的有道理,但是却没有自己去认真思考,所以也就不会做题了。
针对第一种情况,我觉得可以让孩子去多做一些练习,熟练了就知道怎么去做了,最好是做一些有针对性的题。因为人的记忆是有限的,所以很多知识我们是需要去复习的,只有多次去刺激,才能够真正的去记住这个知识点,才能更好的去把握。
第二种情况,我觉得就要引导孩子独立去思考,让他课后去梳理一遍老师上课到底讲了什么内容,让他学会去思考,这样才能学会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