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皱构造控矿的一般原理
2020-01-19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1)褶皱作用是一种塑性变形,很明显褶皱作用中的物质塑性流动是非常发育的。
图6.6 由切向长度应变引起的岩层递进褶皱发育的构造
2)纵弯褶皱过程中,岩层发生弯曲,其应力场是比较特殊的,即最大压应力集中在褶皱核部中和面内侧,为压力区,而中和面外侧为张力区间(图2.32)。而且随着变形加强,中和面位置向内侧移动(图6.6),这种应力差别,是驱动元素迁移的动力,促使大离子半径或活动性强的元素由中和面的内部向外迁移。此外,褶皱的两翼,所受的挤压力最大,而核部特别是背斜的鞍部所受压力最小,在这些存在应力差别的不同部位,也会引起元素的分散、迁移和富集。
横弯褶皱最大剪应力分布在褶皱翼部,故翼部剪裂隙密度大。褶皱内最大主压应力轴以陡倾为主,最小主压应力以缓倾斜为主,常伴生正断层和高角度逆断层(图2.34)。
3)褶皱各部位应力状态不同,控制各部位堆积元素不同。纵弯应力场对元素分配的控制:纵弯褶皱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中和面外侧为拉张应力区,内侧为挤压应力区(见第2章),因此,背斜中离子半径大的元素和一些离子半径虽小,但不太稳定的元素从核部出发,越过中和面向背斜上部迁移,进入鞍部。一些离子半径中等或离子半径虽较小,但压缩性极大的元素则留在背斜核部。在向斜中,离子半径大或半径虽小但不太稳定的元素往往迁移至向斜槽部,而其他元素则向外侧迁移。
例如,在铁石英岩褶皱中,褶曲核部铁含量比翼部贫,平均贫3%;Al2O3、MgO、CaO在褶皱核部要比在翼部高;核部含碳酸盐;核部的磁铁矿比翼部少48%;核部石英含量要多41%;矿层厚度在向斜核部比翼部高;含铁石英岩中磁铁矿和石英的颗粒在褶曲核部要比翼部大(Toxmyeh,1976)。
Donach&Parker(1964)研究认为,在组成褶皱的石英岩枢纽中相对富集Ti、Fe、Mn、Mg等,翼部相对富集Al、Na、K,而Si、Ca无显著变化。显示出重元素、离子半径小的元素富集在枢纽带,轻元素、离子半径大的元素集中在翼部。
在褶皱形成时,褶曲两翼的岩层所受水平挤压力最大,以致某些岩层或矿层,特别是可塑性较大的岩层(如页岩、泥岩等)或矿层(如煤层、盐岩等)及其中离子半径较大的元素被迫从两翼挤出来,朝背斜鞍部或向斜槽部转移,并在那里富集,形成增厚的岩层、矿层或矿柱。例如,一些鞍状透镜体,如煤层、盐丘等,就是这种构造机制造成的。这种因构造作用使元素发生重新分配的现象,就是构造—化学分异。据前人研究,广西桂平地区由加里东构造层组成的褶皱基底,为古老隆起区,多产生拉张断裂,属拉伸带。所以,在背斜构造轴部,主要出现压缩性较小的亲氧元素,如W、Sn、Nb、Ta等元素,易形成氧化物矿床,如姑婆山、大桂山、花山等钨、锡矿床。在向斜构造槽部及其两翼的挤压断裂中,为压缩性大的亲硫元素Pb、Zn集中区,形成硫化物矿床,例如,老厂背斜西翼和恭城复向斜两翼的铅、锌矿化(图6.7)。
(据广西地质学报)
4)控制与褶皱同步的岩浆岩内的元素分配。上坡扩散原理不但适用于解释沉积岩的褶曲构造的形成机制,而且也适用于伴随褶皱作用的进行而侵入的岩浆岩中元素的分配。
不同化学性质的岩浆岩,在地质空间上的分布往往与褶皱部位有一定的关系。侵入岩体多出现于褶曲核部。在背斜中酸性岩的产出部位比基性岩高;在向斜中酸性岩的产出部位比基性岩低。中性岩分布在中和面附近(图6.8,图6.9)。这就是说,基性岩位于挤压部位,酸性岩位于拉张部位。其原因系在挤压作用上,元素离子半径小的元素向挤压部位迁移,例如:Fe、Mn、Cu、Cr、Ni、Ti、O、Ir、Pt、Re、Co、Ru,以基性岩为主。而元素离子半径大的向拉张区迁移,例如:K、Na、Cs、Ba、Tr、Hg、Ag、W、As、V,以酸性岩为主。
图6.8 阿尔泰山一处深成火成岩体剖面
(据A.H.Чердмчемико,1971)
图6.9 某硫化镍矿床剖面图
(据A.H.Чердмчемико,1971)
所以,不同岩浆岩在褶皱中出露部位不同,其实质是在构造应力场影响控制下发生构造化学分异作用的产物。因此,可以认为,在形成酸性、中性、基性和超基性的母岩浆中,元素的原子分布最初是大致均匀、无序的。在造山作用下,岩层受构造应力作用发生变形,在褶皱过程中,由于每个褶曲内部应力分布不均匀,引起同造山期的侵入岩浆中元素在应力驱动下,发生扩散迁移、分散、集中和重新分配,这种迁移和重新分配,服从上坡扩散原理(杨国清,1990),最后达到有序的自组织结构——耗散结构(杨国清,1990;於崇文,1987)。
2024-04-02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