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是一部怎样的影片?
2016-12-27 ·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电影《驴得水》如果说它是一部喜剧,我看了之后,并没有感到这是什么喜剧,这部影片似乎是一场闹剧,但这部影片里面所揭露的很好,它让我们看到人性丑恶面目,一个无需语言来说明的故事,从一开始的,瞒报教师编制,以此来换取生活费,这是中国教育体制的悲哀,这也说明中国教育的严重不透明化,上级领导对于下级的了解,不够透彻,只通过表面,往往就以为看到全部,以偏概全,严重的影响了教育的发展。
《驴得水》是由开心麻花团队继《夏洛特烦恼》后第二部改编自话剧的电影,这部电影由任素汐、大力、刘帅良等主演 。影片讲述了在一个缺水的地方有个学校养了一头驴挑水,驴不能光干活,不吃饭啊!可是由那个老师出钱来样这头驴呢?由于这个学校待遇惨淡、生活艰苦,老师都没有钱来资助,这可难住了学校的老师们。关键时候,还是校长出马,于是校长心生一计,将这头驴虚报成了一位名叫“吕得水”的教师,用“吕得水老师”的工资来养驴,看似一个毫无破绽、一举两得的办法。可是当有一天,上级的有关领导唠叨学校视察工作时,指名要见这个所谓的“吕老师”时,大家只能编造各种借口搪塞,就在这时候,一个铁匠出现了,打破了一切宁静,也带给这个学校一切想要的。
电影《驴得水》中,既有“开心麻花式”喜剧表演特色也有人与人之间各种的利用及尔虞我诈的行为探讨,当利益与情感冲突时的抉择,影片以以黑色幽默的方式对社会和人性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反思。
电影《驴得水》虽然是开心麻花的第二部喜剧电影,来进行宣传,但是,我的确觉与开心麻花的第一部《夏洛特烦恼》是有一点的差距,不仅在于演员,也在于故事,新颖度不足,包袱缺少。这部影片其实用谎言去瞒住另一个谎言,最后就是一个谎言。
有些电影看完就完了,有些电影看完,还让你想很久。
看了开心麻花第二部电影《驴得水》,让我想了很多。
《驴得水》,故事架构在1942年的民国年间,几个知识分子,立志改变中国农民的“贫、愚、弱、私”,在中国某偏远缺水山区,自建一所小学,在穷山沟里支教。
学校有一位校长,两位男老师,一位女老师,还有校长女儿和一头驴。
由于缺水,需要一头驴来运水,他们以“吕得水”为名,虚构了一名教英语的“吕得水”老师向教育局多领了一份薪水,用于改善教学条件和老师们的生活,而“吕得水”的真实身份是一头驴:“驴得水”。
电影以“驴”为名,讲的却是琢磨人的事儿。除了“驴得水”老师没有任何污点记录,其它的人都不那么完美:
老念叨“做大事不拘小节”的孙校长,做宽厚、乐观,但遇事也软弱,容易妥协;周铁男:讲义气,但总是骂骂咧咧,横冲直撞;裴魁山:小心谨慎,精明务实,出事必先自保。还有,独立、时髦,爱自由,最后成了牺牲品的女教师张一曼;以及天真、耿直的校长女儿孙佳,一开始淳朴憨厚而后发狠报复的铜匠。
男老师裴魁山,喜欢张一曼;男老师周铁男和校长女儿孙佳,两小无猜。
电影开场,几位老师插浑打科,笑声不断,各有性格,也其乐融融,……孙校长领着大家,逃离大都市,在小山坡过着“天高皇帝远”的穷乐生活。
打破了这“乌托邦”般平静的,是教育部的一封电报,特派员要来视察,尤其是考察“吕得水”老师。
紧接着,为了瞒住这事,用一个谎,堵另一个谎,麻烦事一件接一件,环环相扣,……就这样,影片笑着开场,哭着收尾。
电影里的人没有哭,看电影的人有种想哭的感觉。看完电影,我一直在想,这部电影到底在讲什么?
有看到人无完人,但真实得就像我们自己。有看到美丽的谎言,一错再错,底线一再失守。但在观影的时候,我居然心里大骂铁男不该这么不成熟对特派员讲真话,抱怨孙佳太不懂事,老暴露实情。
有看到弱肉强食,剪刀与枪的对决,人性经不起生死的考验。就像向来叛逆不低头的铁男,也会在枪弹面前跪地求饶,并说自己是条狗。一向淳朴的铜匠,瞬间会变得那么狠毒。
影片的场景没离开过山坡上的学校,故事构架在1942,但其中的内涵让人想到很多的现实。比如:官员拿回扣,下级蒙上级,……对了,还有男女关系。
然而,闪现在我头脑中,挥之不去的是:潇洒、独立的一曼,最后居然疯了,一声枪响(大概是自杀了),让一部喜剧,悲凉而止。
这个烫头卷发,旗袍开着很高的衩的时髦女教师,她只不过是想想按自己的想法过一生。
她给人感觉浪荡风骚,内心却单纯善良。她高兴就约个炮,不需要谁负责,也不对谁负责。
她的原则是不伤害别人,也不受人束缚,为了“顾全大局”,保住学校,她和铜匠“搞了破鞋”,但也成了“顾全大局”的牺牲品。
当然,这种时髦的观念,即使放到现在也太超前了。魁山羞辱她,铜匠仇恨她,校长也不会为她挺身而出。
一曼看似“随便”,实际上她有她的底线。她不依附于男人,也意味着男人无法控制她。
“讲个笑话,你可别哭”,任素汐饰演的一曼,是开心麻花这第二部电影作品的灵魂。幽默中有酸楚、荒诞中见现实,她是核心。
得不到,就毁了它。也许是最坏的人性之一。
在大雾下去看《驴得水》,雾中影影绰绰中,充满期待,期待笑中看出泪的感觉。看完心中无比沉重,笑了几声,虽然没哭,但心中堵塞,好像大雾污染的残留堵在肺中,心中感慨,好久没看到这样反思历史,盘剥人性的好电影。
电影导演主创都来自话剧,所以话剧感十足,虽然没看这部优秀的开心麻花的话剧,但在电影中感受,还是有很多感触,再这之前的印象好像就是小时候看著名的话剧电影《茶馆》,一个十年,再一个十年,电影也需要字幕帮忙交代,就像我看《驴得水》,前面看到一个1942年,后面看到一个去延安的交代,导演在这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规避,也是知识分子的聪明,回想电影人心感触,让我穿越千年,想起了高中语文学过的课文:三国演义的一章《杨修之死》。
杨修作为最经典聪明的知识分子的代表,死在曹操刀下,其实看三国演义的人知道,杨修任丞相府仓曹属主簿(算钱管账)。史载,“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这么聪明的人,怎么算不出曹操要杀他之心?我举手问语文老师这个问题,老师沉吟很久说:‘在中国,最聪明的人是手握刀把子的人“,一语道破天机,再回到电影,从杨修到一曼,从孙恒海校长到周铁男东北汉子,从孙佳到铜匠,一群知识分子的塑造,终究摆不脱被玩弄股掌的命运,虽然是电影宣贯道理,但再回想这官本位的中国社会,从古到今,只能是像老外罗斯一声叹息:”太疯狂“
还是回到电影,电影中,最聪明的人应该是特派员,这是一位当官的知识分子,他洞悉了几位乡村老师的一切动机,但为了私欲,导演了后半部的悲剧;最傻的是孙校长,他用貌似单纯伟大的理想牺牲原则亲人,傻到无可救药;最软弱的人是铁男,从犯傻充楞到在强权下毫无骨气,还大言不惭;最可怜之人是一曼,因为自己远离都市就能随心所欲,享受自由,其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心杀人;最可恨的是铜匠,从一个最初质朴淳朴变得贪婪可恨,原因却是有了点知识和尊严后,知道权利和位置的重要,上位之后,比其他人更可恶可恨更可悲,就是因为他知道:知识会让暴力更加肆虐,代表人性美丽的花一旦有了吸引的价值只有被摧残命运。
孙佳临走的时候一句“过去的就让他过去了,就只会更糟。”刚一听没听明白,走出影院才感觉脊背发凉。电影延续话剧密集的情节冲突,话剧表演形式,但主题过渡直接进入我们熟悉的历史,一曼被剪了“阴阳头”,孙校长喊着理想口号,裴魁山整个变为利益组织的走狗,被悄然转念的周铁男,说话语气也有了我们熟悉的模样。历史一直就在身边,悲剧从未终结。
开心麻花团队拍摄的电影《驴得水》,将这人间喜剧展现得淋漓尽致。人间便是驴,美好就是水,驴的生活如此不堪,得到水,就是被宰杀的命运,电影中的几声枪响,一声比一声吓人,情节反转,从笑到哭,“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八字电影宣言,道破玄机,人间悲喜莫名,荒唐至极。
电影也不是满分,完全照搬舞台剧台词,人物站位都是舞台式的桌脚占位,过于教化戏剧,夸张催泪表演。人物性格设置也稍微简单粗暴了,目的性太强,但,真的,好久没有看到这样让人思索的悲喜剧。
回来一个人走在大雾弥漫的北京街头,满脑子都是一曼在蒜瓣花里柔光的镜头,耳中是她清唱的歌曲,眼中是任素汐的微笑的样子,如此可爱深入人心又痛彻心扉的电影女主角,我会记忆很久!
午夜,灯光在雾中氤氲,让人辨不清方向,突然想到杀杨修的曹操也是知识分子,《驴得水》电影中的特派员去哪里一定都会生活的很好,他从大兵手下救一曼是良心发现?他为什么不杀铜匠?他也是有一颗虚伪善良不够残忍的知识分子的心,想到这里,突然悲从心起,一颗看电影没有掉落的眼泪夺眶而出,划过脸庞,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