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他会很幸福的,余生都会很美满。因为在皇宫你就要无时无刻处在斗争当中,但是出宫了就可以自由自在的享受生活了。
大清帝国第一位皇后也是唯一被废掉的皇后——博尔济吉特·孟古青。孟古青是顺治帝的亲生母亲孝庄文皇后的侄女,所以她和顺治帝算得上是表兄妹。这种近亲联姻的做法,在古代是非常流行且正确的趋势。这桩婚事是由顺治的叔父当时的多尔衮指定的。当顺治长到十四岁时,同这位皇后结了婚。孟古青长得非常漂亮而且很聪明,单从姿色上来讲,足以配得上皇后这个位子。但是,身为科尔沁公主的她难免娇生惯养,骨子里透露着一种自由和野性的气息。
从小在蒙古科尔沁部长大,使得她养成了奢靡腐朽的生活习惯,这一点让顺治皇帝难以认同。此外她本人不能摆正位置,对皇帝与其它嫔妃的相处,经常是吹鼻子瞪眼,这就更是让皇帝感觉不爽了。毕竟他才是需要别人争相讨好的皇帝,即使是皇后也没权力!
作为顺治皇帝的妻子,孟古青皇帝自然是亲人和黑人,他对孟古卿很反感。除了这个直接原因。还有孟古卿,虽然活泼美丽,但性格非常好,爱奢侈。顺治皇帝无法忍受自己的习惯,她也无法忍受皇帝对其他人的怜爱。顺治本人也是皇帝,很有个性和脾气。对于喜欢生气和嫉妒的女王,他本人也很反感。因此,在顺治十年之后,它沦为静妃。
在孝献端敬皇后史料记载中发现有这样一段话:“顺治十七年春旬,永寿宫有位妃嫔患病,董鄂氏因亲自服侍她而三昼夜没有休息,殷切地帮助她解除忧虑。”而博尔济吉特氏被废为静妃后,移居侧宫时,所说的侧宫指的就是永寿宫 ,那么上面这段话里,说的永寿宫患病的妃嫔,是不是也有可能指的就是博尔济吉特废后呢。
至于皇后那拉氏指的是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那拉氏,那拉氏是乾隆皇帝在继位之前的侧福晋,乾隆皇帝继位后,初封娴妃,后进娴贵妃,孝贤皇后病逝后,那拉氏被封为娴皇贵妃,摄六宫事,乾隆十五年被册立为皇后,乾隆三十年闰二月十八日南巡之际,不知因何触怒乾隆皇帝,被提前由水路送回京师,南巡结束,回到京师不久,乾隆即下令收回皇后手中的四份册宝,即皇后一份、皇贵妃一份、娴贵妃一份、娴妃一份,裁减了她手下的部份佣人,娘家并拨回原旗即满洲镶蓝旗,到了七月份,辉发那拉皇后手下只剩两名宫女,按清宫制度,只有位分最低微的答应才配备两名宫女。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十四日薨,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十五日,正在木兰狩猎的皇帝发了一道上谕:“据留京办事王大臣奏,皇后于本月十四日未时薨逝。皇后自册立以来尚无失德。去年春,朕恭奉皇太后巡幸江浙,正承欢洽庆之时,皇后性忽改常,于皇太后前不能恪尽孝道。比至杭州,则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迷。因令先程回京,在宫调摄。经今一载余,病势日剧,遂尔奄逝。此实皇后福分浅薄,不能仰承圣母慈眷、长受朕恩礼所致。若论其行事乖违,即予以废黜亦理所当然。朕仍存其名号,已为格外优容。但饰终典礼,不便复循孝贤皇后大事办理。所有丧仪,只可照皇贵妃例行,交内务府大臣承办。著将此宣谕中外知之。”
皇后死了,皇帝却说是她福薄所致,并且不肯为她举行皇后等级的葬礼,只按皇贵妃的等级举办葬礼(实际上仅相当于嫔),不举行国孝三年,可以说是不废而废。直至此时,帝后反目事件才以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形式展现在天下人眼前。九月二十八日,被葬入纯惠皇贵妃的地宫中。那么,究竟是什么事情导致帝后反目的呢?乾隆四十三年,在金从善事件中,皇帝自己给了一个解释:“孝贤皇后崩逝时,因那拉氏本系朕青宫时皇考所赐之侧室福晋,位次相当,遂奏闻圣母皇太后,册为皇贵妃、摄六宫事。又越三年,乃册立为后。其后自获过愆,朕仍优容如故。乃至自行翦发,则国俗所最忌者,而彼竟悍然不顾。然朕犹曲予包含,不行废斥。后因病薨逝,只令减其仪文,并未降明旨削其位号。朕处此事,实为仁至义尽。且其立也,循序而进,并非以爱选色升。及其后自蹈非理,更非因色衰爱弛......”
皇帝自己的说法是,皇后剪了头发,大不敬,大不孝。但这只是强势一方的一面之词,而且是时隔十几年之后为了反击来自民间的指责才作出的解释,是真是假无从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