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作家歌德,有哪些成就?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众所周知歌德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杰出的思想家;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科学研究者,而且涉猎的学科很多:他从事研究的有动植物形态学、解剖学、颜色学、光学、矿物学、地质学等,并在个别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如他在一七八四年发现了人的颚间骨。虽然法国科学家魏克—达苏在此之前四年就已经发现了,但歌德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的。歌德还是一个政务活动家,做过魏玛公国的大臣,推行过一些进步政策。 然而更少有人知道,歌德还是一位画家,更准确地说,是一位有相当造诣的风景画家。歌德的天性极其活跃,他的求知欲非常强盛;他把他的精神触觉伸向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他要占有映照人类内心世界和观察、认识外部世界的所有手段。他的智慧、他的勤奋,他那深邃的目光、他那敏锐的感官,以及他长达八十二个春秋的高寿,使他在不同领域里——首要是在文学创作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绘画艺术上,他以无比的执着,从童年直到老年,始终怀着浓烈的兴趣,并几乎一直热情地进行实践,画了二千七百幅之多,这其中绝大多数是风景画,也包括他进行科学研究时所绘下的画图以及他对人体进行的临摹等。
编辑本段朋友友谊
与席勒的友谊
1794年7月下旬的一天,歌德和席勒作了一次坦率的交谈,气氛友好、活跃,消除了双方的一些误会和心理障碍,相互间有了一股吸引的力量。歌德开始承认:“席勒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他把靠近他的一切人都把握得紧紧的。”一周以后,两位诗人再次在耶拿晤面交谈。这次谈的不再是自然科学,而是文学艺术——两人各就自己的创作、理论以及德国文学现状等交换了意见,他们的见解竟然很一致,这使席勒大为惊讶。 在这次畅谈之后,席勒写了一封信给歌德。在这封信中以犀利的眼光精辟地分析了歌德的精神历程,而当时还没有任何一个人像他那样深刻而准确地对歌德作出评价。在信中,他也谈到自己的弱点。最后,席勒阐述了双方观点上可能一致的地方,并指出了歌德为他主持的新杂志撰稿的可能性。歌德在复信中说:“在这一周里有我的生日,而对于我的生日来说,没有任何礼物能比您的来信使我更感快慰的了。”紧接着,他也表达了今后两人合作的愿望:“……我们双方彼此清楚了我们目前达到的地方,这样我们就更能不间断地共同合作。” 此后,歌德盛情邀请席勒来魏玛家中做客,共同拟定了——个旨在繁荣民族文化的合作计划。于是,两位诗人果实累累的合作年代开始了,这一合作为歌德带来了“一个新的春天”,更为德国文学带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代。
歌德与贝多芬
德国天才的音乐家路德维希·万·贝多芬比歌德小21岁,青年时代他就曾读过歌德的《葛兹》和《少年维特的烦恼》,歌德的抒情诗更一再激起他的创作欲望, 1810年,贝多芬为歌德的《埃格蒙特》谱写了音乐。 1811年4月12日,贝多芬给歌德写了一封信。信中倾述了对诗人的景仰之情,并希望听取对《埃格蒙特》音乐的意见。6月25日,歌德回了一封信,表示希望在魏玛能上演这部由贝多芬谱曲的悲剧,并相信它会给自己和贝多芬的崇拜者带来欢愉。 1812年夏天,贝多芬和歌德双双来到卡尔巴特的特普利策。歌德到达时,贝多芬已到了一周了,但他并不知道歌德来了。歌德便主动去看贝多芬,于是两位伟人见面了。当晚,歌德写信给他妻子说:“在我见过的艺术家当中,没有谁比他更专注、更有毅力和更诚挚可亲的了。” 老年的歌德尊重贝多芬的为人和才能,但是对贝多芬愤世嫉俗的革命精神却理解不了。对贝多芬来说,歌德却使他感到有些失望。这位诗人,只是一个极留意礼节的社交家,温文尔雅,从不肯尽情倾吐。贝多芬期望的美的批评、理性的批评,歌德却一句也没有。他觉得这次见到的歌德,与他想象中的《少年维特的烦恼》、《葛兹》的作者相距甚远。
从1813年10月始,歌德把兴趣集中到了遥远的中国。他先后在图书馆借阅了10多种有关中国的书籍。其中有中国游记和中国哲学方面的著作。他通过英法文译本读了一些中国小说和诗歌,如《好逑传》、《五娇梨》、《花笺记》、《今古奇观》等。他—直想把《好逑传》,写成一部长诗;读过《赵氏孤儿》之后,受到启发,他又计划写一部戏剧。1827年至1829年间,他便写了14首题名为《中德四季晨昏吟咏》的抒情诗,抒发了他对东方古国的憧憬。 通过接触中国的文学作品,歌德从中看到人类共同的东西。他在同助手爱克曼的谈话中阐述了他对中国的理解:“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样;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更合乎道德……”他从中国文学谈到德国文学与法国文学,进而提出了“世界文学”,这一全新概念。他说:“我愈来愈深信,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使它早日来临。”值得一提的是,20年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以另一思路也提出了“世界文学”这—概念。 歌德作品传入中国大概是在戊戌前后。1922年,郭沫若全译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正式出版,其后他又陆续译出《浮士德》。值得一提的是,歌德的作品对中国启蒙运动发挥过积极影响。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德文化交流的发展,歌德及其作品像一颗闪烁的明星,在中国放射出愈加灿烂的光芒。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汇集中国三代歌德研究者和翻译家学术成果的十卷本《歌德文集》,成为中德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大盛事。
编辑本段朋友友谊
与席勒的友谊
1794年7月下旬的一天,歌德和席勒作了一次坦率的交谈,气氛友好、活跃,消除了双方的一些误会和心理障碍,相互间有了一股吸引的力量。歌德开始承认:“席勒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他把靠近他的一切人都把握得紧紧的。”一周以后,两位诗人再次在耶拿晤面交谈。这次谈的不再是自然科学,而是文学艺术——两人各就自己的创作、理论以及德国文学现状等交换了意见,他们的见解竟然很一致,这使席勒大为惊讶。 在这次畅谈之后,席勒写了一封信给歌德。在这封信中以犀利的眼光精辟地分析了歌德的精神历程,而当时还没有任何一个人像他那样深刻而准确地对歌德作出评价。在信中,他也谈到自己的弱点。最后,席勒阐述了双方观点上可能一致的地方,并指出了歌德为他主持的新杂志撰稿的可能性。歌德在复信中说:“在这一周里有我的生日,而对于我的生日来说,没有任何礼物能比您的来信使我更感快慰的了。”紧接着,他也表达了今后两人合作的愿望:“……我们双方彼此清楚了我们目前达到的地方,这样我们就更能不间断地共同合作。” 此后,歌德盛情邀请席勒来魏玛家中做客,共同拟定了——个旨在繁荣民族文化的合作计划。于是,两位诗人果实累累的合作年代开始了,这一合作为歌德带来了“一个新的春天”,更为德国文学带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代。
歌德与贝多芬
德国天才的音乐家路德维希·万·贝多芬比歌德小21岁,青年时代他就曾读过歌德的《葛兹》和《少年维特的烦恼》,歌德的抒情诗更一再激起他的创作欲望, 1810年,贝多芬为歌德的《埃格蒙特》谱写了音乐。 1811年4月12日,贝多芬给歌德写了一封信。信中倾述了对诗人的景仰之情,并希望听取对《埃格蒙特》音乐的意见。6月25日,歌德回了一封信,表示希望在魏玛能上演这部由贝多芬谱曲的悲剧,并相信它会给自己和贝多芬的崇拜者带来欢愉。 1812年夏天,贝多芬和歌德双双来到卡尔巴特的特普利策。歌德到达时,贝多芬已到了一周了,但他并不知道歌德来了。歌德便主动去看贝多芬,于是两位伟人见面了。当晚,歌德写信给他妻子说:“在我见过的艺术家当中,没有谁比他更专注、更有毅力和更诚挚可亲的了。” 老年的歌德尊重贝多芬的为人和才能,但是对贝多芬愤世嫉俗的革命精神却理解不了。对贝多芬来说,歌德却使他感到有些失望。这位诗人,只是一个极留意礼节的社交家,温文尔雅,从不肯尽情倾吐。贝多芬期望的美的批评、理性的批评,歌德却一句也没有。他觉得这次见到的歌德,与他想象中的《少年维特的烦恼》、《葛兹》的作者相距甚远。
从1813年10月始,歌德把兴趣集中到了遥远的中国。他先后在图书馆借阅了10多种有关中国的书籍。其中有中国游记和中国哲学方面的著作。他通过英法文译本读了一些中国小说和诗歌,如《好逑传》、《五娇梨》、《花笺记》、《今古奇观》等。他—直想把《好逑传》,写成一部长诗;读过《赵氏孤儿》之后,受到启发,他又计划写一部戏剧。1827年至1829年间,他便写了14首题名为《中德四季晨昏吟咏》的抒情诗,抒发了他对东方古国的憧憬。 通过接触中国的文学作品,歌德从中看到人类共同的东西。他在同助手爱克曼的谈话中阐述了他对中国的理解:“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样;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更合乎道德……”他从中国文学谈到德国文学与法国文学,进而提出了“世界文学”,这一全新概念。他说:“我愈来愈深信,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使它早日来临。”值得一提的是,20年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以另一思路也提出了“世界文学”这—概念。 歌德作品传入中国大概是在戊戌前后。1922年,郭沫若全译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正式出版,其后他又陆续译出《浮士德》。值得一提的是,歌德的作品对中国启蒙运动发挥过积极影响。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德文化交流的发展,歌德及其作品像一颗闪烁的明星,在中国放射出愈加灿烂的光芒。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汇集中国三代歌德研究者和翻译家学术成果的十卷本《歌德文集》,成为中德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大盛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展开全部
歌德是德国民族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提高到全欧的先进水平,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众所周知歌德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杰出的思想家;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科学研究者,而且涉猎的学科很多:他从事研究的有动植物形态学、解剖学、颜色学、光学、矿物学、地质学等,并在个别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如他在一七八四年发现了人的颚间骨。虽然法国科学家魏克—达苏在此之前四年就已经发现了,但歌德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的。歌德还是一个政务活动家,做过魏玛公国的大臣,推行过一些进步政策。
然而更少有人知道,歌德还是一位画家,更准确地说,是一位有相当造诣的风景画家。歌德的天性极其活跃,他的求知欲非常强盛;他把他的精神触觉伸向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他要占有映照人类内心世界和观察、认识外部世界的所有手段。他的智慧、他的勤奋,他那深邃的目光、他那敏锐的感官,以及他长达八十二个春秋的高寿,使他在不同领域里——首要是在文学创作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绘画艺术上,他以无比的执着,从童年直到老年,始终怀着浓烈的兴趣,并几乎一直热情地进行实践,画了二千七百幅之多,这其中绝大多数是风景画,也包括他进行科学研究时所绘下的画图以及他对人体进行的临摹等。
众所周知歌德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杰出的思想家;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科学研究者,而且涉猎的学科很多:他从事研究的有动植物形态学、解剖学、颜色学、光学、矿物学、地质学等,并在个别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如他在一七八四年发现了人的颚间骨。虽然法国科学家魏克—达苏在此之前四年就已经发现了,但歌德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的。歌德还是一个政务活动家,做过魏玛公国的大臣,推行过一些进步政策。
然而更少有人知道,歌德还是一位画家,更准确地说,是一位有相当造诣的风景画家。歌德的天性极其活跃,他的求知欲非常强盛;他把他的精神触觉伸向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他要占有映照人类内心世界和观察、认识外部世界的所有手段。他的智慧、他的勤奋,他那深邃的目光、他那敏锐的感官,以及他长达八十二个春秋的高寿,使他在不同领域里——首要是在文学创作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绘画艺术上,他以无比的执着,从童年直到老年,始终怀着浓烈的兴趣,并几乎一直热情地进行实践,画了二千七百幅之多,这其中绝大多数是风景画,也包括他进行科学研究时所绘下的画图以及他对人体进行的临摹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1-02-19
展开全部
1774年,歌德的浪漫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问世,轰动了文坛,他也因此名闻欧洲的文学界。歌德最著名的作品是〈浮士德〉,还是一部颇富哲学意味的诗剧,描写一个屡遭挫折,但仍然坚信正义和善良的人的故事。〈浮士德〉分成上、下两部,从构思到完成,前后共经历六十年。诗剧反映的是人类追求生命意义的伟大精神。也由于此书,奠定了歌德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作品也因而跟 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为欧洲文 学的四大古典名著,《威廉·迈斯特》分《学习时代》和《漫游时代 》两部,内容写主人公走出家门寻求人生意义的故事,肯定实践的重 要意义,认定人生的最高理想是以专业技能力社会造福。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即由郭沫若译 成中文。他的《浮士德》、《赫尔曼与窦绿苔》等作品现己有了中文 译本。
作品也因而跟 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为欧洲文 学的四大古典名著,《威廉·迈斯特》分《学习时代》和《漫游时代 》两部,内容写主人公走出家门寻求人生意义的故事,肯定实践的重 要意义,认定人生的最高理想是以专业技能力社会造福。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即由郭沫若译 成中文。他的《浮士德》、《赫尔曼与窦绿苔》等作品现己有了中文 译本。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