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气层而被发射升空的人造卫星为什么不会被烧掉呢?
人造卫星发射前,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看它是静止的,在发射过程中还要不断克服来自地球的引力,因此起始速度很小,以后逐渐增加。按照目前技术条件,在第一级火箭发动结束后最高速度可达2-3千米/秒。此时卫星与地面有50-100千米的距离,那里的大气密度还不到地面的1/1000。当卫星进入轨道时,速度超过了7。9千米/秒。但是此时卫星离地更远,大气也更为稀薄。所以,在人造卫星发射过程中,它会与空气摩擦而升温,但与流星穿过大气层时相比,温度要低得多,所以不会被烧掉。但即使这样,火箭外壳的材料必须是耐高温的合金。为了减少人造卫星与大气层的摩擦,防止卫星燃烧采取的一般措施包括:尽量将卫星和火箭的连接的外壳造得很光滑,以减少大气的阻力;发射卫星时,一般采用垂直于地面,或基本垂直于地面向上发射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进人稀薄的大气层;尽量将火箭做得细而长,这时与前进方向垂直的火箭横截面较小,产生的阻力也较小。宇宙飞船返回时,必须经过地球大气层,所以就要面对防止飞船燃烧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有很多。当返回地球的飞船将要进人大气层时,飞船就向前喷气,其原理和喷气飞机一样,不过喷气的方向相反,这样可以减慢飞船的速度。这时飞船开始下降,当它进人大气层时,不是像一块石头那样笔直地从几百千米的高空直冲下来,而是会沿着一个大弧度的斜形轨道慢慢下降,斜着飞下来,通常要绕着地球飞行半圈以后,才打开巨大的降落伞,这时飞船就可以稳稳地着陆了。
因为有耐高温的保护层起作用,其中还有耐高温的隔温层,就像是你带着棉手套端热锅不怕烫在发射阶段,基本上不存在这个问题:发射时速度从零开始加速,等速度足够高时,火箭已穿越大气最稠密的部分,不会因与大气磨擦产生高温。高温发生在航天器的返回阶段。航天器的外表采用耐高温材料(如航天飞机外表贴上隔热瓦);采用烧蚀材料,在高温时挥发一部分材料(与出汗一样的道理);内层用隔热材料,以保证舱内温度不会太高。人造地球卫星指环绕地球飞行并在空间轨道运行一圈以上的无人航天器,简称人造卫星。人造卫星一般由专用系统和保障系统组成,按用途可分为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应用卫星三大类,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