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中生代钼矿床成矿年龄谱
2020-01-19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1.钼矿床成矿年龄谱及钼矿形成过程
大量的同位素测年数据已表明中国东部钼矿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在中生代(图6-23),这些钼矿床可看做中国东部不同区域的构造-岩浆事件的浅表响应。中国东部主要钼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构筑的中生代钼矿成矿作用年龄谱(图6-24),对区域钼成矿作用对比具有重要意义,并能有效反映与之对应的构造岩浆热事件,为探讨中国东部钼矿的成矿过程及所反映的地壳演化提供了可靠信息,但尚需结合其他矿种和地质资料。
中国东部钼矿的形成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华北陆块北缘与大兴安岭南段所夹持的西拉木伦钼矿集区(图6-24 F)内车户沟斑岩型钼矿床的形成开启中国东部中生代钼成矿作用的序幕,随后在华北陆块南缘和北缘均发生了强度不等的三叠纪钼成矿作用,其他地区只有零星出露。此时期的钼成矿作用北方主要与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蒙古板块以及南方的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于印支期分别实现碰撞对接形成的后碰撞/后造山伸展环境有关。进入燕山期,中国东部大陆处于板内造山阶段,中侏罗世—早白垩世,中国东部各块体强烈碰撞挤压,并受古太平洋对中国东部洋-陆消减作用远程效应的影响,造成了中国东部地壳的加厚,深部岩石圈拆沉或幔源岩浆底侵等深部过程,发生了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浅表表现在中国东部经历了由EW走向构造向NE—NNE向构造体系的转换,同时,在各块体的边缘发育了大规模的火山-侵入岩浆活动和钼金属成矿作用。受各古陆块边缘性质、幔源物质影响程度、构造活动及岩石圈钼金属元素富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钼成矿强度不一,在华北陆块的周缘,发生了中国东部最为强烈的钼成矿作用。
2.矿床类型与成矿时代及其分布规律
本次工作共统计中国东部363个钼矿床(点),钼呈主要元素或伴生元素产于各矿床中。按矿种分类主要包括独立钼矿、钼铅锌(银)多金属矿、钼铁矿、钼铜矿、铜钼(金)多金属矿、铀钼矿、金钼矿、钨钼矿、钨锡钼铋多金属矿等(附表1);成因类型上主要有斑岩型(60%)、矽卡岩型(21%)和热液脉型,以及三者的复合类型为主。从附图1可以看出,除南岭地区以矽卡岩型和石英脉型伴生钼矿床为主外(新发现独立钼矿床主要为斑岩型),其余矿集区内均以斑岩型矿床为主。
矿床类型的分布与成矿时代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但在某一矿集区内往往在一个时期内以某一种矿床类型为主,如东秦岭钼矿集区内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产出的钼矿床,就是以斑岩型(-爆破角砾岩型)或斑岩-矽卡岩型矿床为主;南岭地区钼矿集区内中段中晚侏罗世以矽卡岩型矿床为主,东段则以石英脉型为主,南岭东段与武夷山交汇部位则以斑岩型矿床为主(附表1),这可能与钼矿床的产出物理化学环境(如赋矿层位、赋矿围岩的性质等)存在一定的联系。
从成矿时代上看,中国东部钼矿床分布具有一定的对称性分布特征,分别以华北陆缘北缘西段西拉木伦近东西向展布的三叠纪钼矿集区和南岭中段赣北浙西(钦杭带南缘)北东向展布的中晚侏罗世钼矿集区两条带为对称轴。前者为南北两侧钼矿床对称分布,向北大兴安岭、得尔布干、小兴安岭,向南燕辽地区钼成矿时代总体变年轻;后者为NW-SE对称,向NW向长江中下游、大别山,向SE向东南沿海钼成矿时代变年轻(图6-24)。这种对称性暗示了中国东部各古陆块间的碰撞对接以及板内造山作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延续,对找矿有一定的启示:如果钼矿床未被剥蚀,在造山带的中央应该寻找较老年龄的钼矿床,在靠近陆块边缘的地方寻找年代较轻的钼矿床。
图6-24 中国东部主要中生代钼矿床成矿年龄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