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浒传第82回李逵为什么要扯诏书?
宋江让李逵扯诏书的。
宋江知道梁山好汉们为什么一致推举他做大哥,不就是因为宋江极力支持招安么。宋江做了第一把交椅才知道,底下兄弟们招安的心情有多急切,大家是一刻也不愿等。别看梁山暂时风平浪静。
其实底下风起云涌,以前是朝廷过来的好汉,他们过不惯梁山的日子,希望早日回到朝廷,继续过以前的日子,回家有丫头伺候,出门有小厮跟着,多体面。还有极少数没在朝廷待过的人,更是向往那种生活,以为很快活、很舒适。
可朝廷没把梁山当回事,认为区区几个头领,随便派几个人来一打,就完事了,还没有领教过梁山的实力。现在招安还不是时候。
不过宋江也清楚,如若他不同意,后果是很严重的,轻则被赶出梁山,重则就跟王伦、晁盖的下场一样,死于非命。
于是宋江就想了这么一出好戏,阮小七偷倒御酒,李逵扯诏书,让吴用替他背锅,他却还装着不知道,把招安失败的事,推得干干净净,一副很无辜、很失落的样子。招安失败他比谁都难过。这样一来,梁上好汉们就不会怪罪他。
扩展资料:
小说以高俅发迹作为故事的开端,意在表明“乱自上作”,高俅是封建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作者还写了大批的贪官污吏和地方恶霸,正是他们狼狈为奸,鱼肉百姓,才迫使善良而正直的人们不得不挺而走险,奋起反抗。
同时,小说还对田虎、王庆、方腊等其他地区的农民起义军作了一定的侧面描写,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深刻地挖掘出了封建时代的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以及农民起义的深层原因。
为了不受诏安。
皇宫殿上,展开一场对梁山是征剿还是招安的辩论,招安派占上风,徽宗派殿前太尉陈宗善办理此事,但高俅、蔡京耿耿于怀,分别派李虞候、张干办协助陈太尉,实际上破坏招安的实施。
梁山忠义堂,时迁报来陈太尉等人到济州,宋江大喜,准备欢迎仪式,宋江命孙二娘顾大嫂布置厅堂准备酒肉筵席。命王英扈三娘整饰忠义堂里里外外搭彩悬花。
命裴宣朱武率马步军各五十水泊前二十里伏道迎接御使,不许携带兵器。命阮氏兄弟准备大船在水亭前迎接,御使一到即刻护送上山。其余的兄弟随他和军师卢员外在金沙滩拜接。
不料又引起部分头领的非议。忠义堂前,宋江迎接陈太尉的到来,阮小七命水兵把御酒搬进忠义堂,众头领跪听宣诏,只有武松、鲁智深、阮小二站立不动。唯独不见李逵。
当诏书念至尽行剿灭,一个不留时,李逵从梁上跳下,撕了诏书,打了李虞候。李虞候发难,武松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他才不敢吭声。
为缓解气氛,陈太尉令张干办赐御酒,不过,大半的御酒已被水兵吃掉,并以湖水充当,众好汉气极,鲁智深砸了酒缸。好汉们涌向陈太尉,幸有宋江保护才没有闹出事来。随后宋江送走陈太尉。
扩展资料:
李逵生得粗壮黝黑,绰号“黑旋风”。他是沂州沂水县(今属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百丈村人氏。因为打死了人,从牢中逃了出去,但得到了赦免,被戴宗留在江州当牢子。
为救宋江和戴宗大劫法场,李逵与众人大闹江州,欲背着老母上梁山享福,但因老母在沂岭被虎所害,李逵怒杀一窝四虎。
李逵臂力过人,善使一双板斧,他也是一百零八将之一,梁山排座次时,位列第二十二位,是梁山第五位步军头领,上应天杀星。
梁山受招安后,随军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战事结束后被封为镇江润州都统制。因宋江饮高俅等奸臣送来的毒酒中毒后,担心李逵再次起兵造反复仇,便让李逵也饮下毒酒,李逵随后身亡。
李逵是《水浒传》成书之前便已在文学作品中多次以主角身份出现的人物,但《水浒传》对其进行了很明显的加工塑造,使他成为一个心粗胆大、率直忠诚,同时又鲁莽好战的性格鲜明的角色。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