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负利率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负利率是一种价格型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一般来说,负利率针对的是名义利率,即央行与金融机构之间进行政策操作的利率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拆借资金的利率,如即隔夜回购、拆借利率等。
负利率政策对不同类型银行的“伤害”程度会有很大不同,其根源在于不同种类的资产负债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 当前,实施负利率政策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总量已超过全球GDP的30%,负利率已成为全球货币政策的新常态,并很可能在未来延续较长时间。
负利率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以及高税收高福利政策导致自然利率的下行。表面上看,通胀低迷是日本央行和欧央行实施负利率的主要原因。但深层次原因主要是经济增长放缓、人口老龄化和高税收高福利政策。一般来说,利率长期下行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即资金供给(储蓄)增加、资金需求(投资)下降及全球风险偏好下降。而这些因素都与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和社会福利制度变化有关。经济增长持续放缓,预期寿命增加,子女数量减少,使人们倾向更多储蓄,消费和投资需求放缓,风险偏好下降。同时,高税收高福利政策使得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抑制企业投资需求,产业外移又减少当地税收,政府债务积重难返。
经济长期低增长导致信贷需求不足。无论是经济增长放缓、人口老龄化,还是高税收高福利制度,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个人、企业投资需求不足,从而导致信贷规模增速放缓甚至收缩。日本银行部门信贷增长长期处于低位,2000年-2005年甚至出现持续的信贷收缩。欧元区2008年以来收到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的双重打击,信贷增速持续下滑,2011年末即跌倒负值,并在2013年-2014年持续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