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为何德军如此恐惧喀秋莎火箭炮?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那竣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这首名曲《喀秋莎》是大家耳熟能详,而能将一首爱情歌曲唱出血与火的味道,也只有苏联这个一路从硝烟中走出的国家了。当然今天咱们不谈论歌曲,而是讲讲与这首歌曲同名的一款武器,苏联二战时期生产的战争利器“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火箭炮”的官方名称是苏联BM-13型火箭炮,当时刚生产出来的时候属于绝密,连装备这款武器的部队都不知道它叫什么,只是在炮架上有一个字母k,喜爱这款武器的战士就给它起了一个“喀秋莎”的爱称,这名字很快就传开了。喀秋莎火箭炮可以说是苏联大炮兵主义的巅峰产物,1941年首次在苏德战场亮相就立下战功,成为二战苏军的制胜法宝,而德军官兵闻之色变。
战场上有句老话叫“新兵怕炮弹,老兵怕机枪”,就是因为炮弹有固定的飞行轨迹,有经验的老兵听声音就能大概判断出弹着点,进而避开炮击,而喀秋莎火箭炮的攻击模式堪称炮兵中的重机枪。喀秋莎火箭炮追求瞬间的火力输出,讲究突袭,每次齐射的时候铺天盖地,敌军根本避无可避,尸横遍野;再加上攻击时伴有冲天的火光和雷鸣般的巨响,给不明底细的德军士兵造成极大的精神震撼。
喀秋莎火箭炮这么一款优秀的武器,研发之路并不顺利,甚至于差点夭折。苏联对于火箭炮的研发最早可以追溯到1921年成立的第2中央特别设计局,但是中间经历苏俄成立早期的战乱、项目带头人迪秋米洛夫突然去世等问题的干扰,直到1933年才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门现代火箭炮,也就是喀秋莎火箭炮的原型。后来经过不断的试验和改进,成型的喀秋莎火箭炮于1939年4月被制造出来,火箭炮发射器被安装在载重汽车底盘上,可联装16枚132毫米火箭弹,全部发射仅需10秒时间,最大射程达8500米。
按说武器性能优越不是好事么?当时真就因为喀秋莎太优秀出了问题。时任苏联中央炮兵局局长库利克元帅觉得苏联军中装备了大批旧式火炮,喀秋莎火箭炮的出现会使得这些火炮全部过时,因此他对火箭炮的生产制造、大规模列装部队极力阻挠。直到1941年6月17日,喀秋莎火箭炮的优越性终于引起了铁木辛哥、朱可夫、乌斯季诺夫等将帅的青睐,苏联才决定全力生产喀秋莎火箭炮,而6月22日苏德战争就爆发了。
可以说由于苏联自身的问题,错失了在苏德战争之前大规模装备喀秋莎火箭炮的机会,直到1941年7月上旬才勉强编成了一个独立火箭炮连,被投入到了战火最激烈的斯摩棱斯克战役前线。别看独立火箭炮连人少、装备少,却起了大作用,利用火箭炮速度快、火力猛、打击覆盖面大等特点,苏联士兵不分白天黑夜的偷袭德军,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留下满地的德军坦克残骸和士兵尸体,极大的打击了德国人连战连胜的嚣张气焰,当时德军高层下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缴获喀秋莎火箭炮。
看到“喀秋莎”的战果后,苏联更是全力生产并进行新火箭炮的研发,使用БМ-8火箭弹和坦克底盘的БМ-8系列,具有更好的越野能力、火力密集度更高;使用М-30火箭弹的БМ-30系列火箭炮,具有更大的威力,专门摧毁坚固的防御工事等等。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布达配斯、布拉格、柯尼斯堡、柏林,“喀秋莎”的身影出现在每一个最艰苦、最激烈的战场,成为苏联克敌制胜的法宝。
到二战结束的时候,苏军已拥有7个火箭炮师,上万门火箭炮,就像当年库利克元帅想的一样,喀秋莎火箭炮真的取代了传统火炮的地位,成为苏联红军炮兵中最重要的部分。看到喀秋莎火箭炮的出色表现,二战中英、美、德等国都进行了火箭炮的研发和装备;二战后法国、意大利、以色列、西班牙等国也以喀秋莎火箭炮为模板,研制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火箭炮,不过苏联一直引领着火箭炮的发展方向。
苏联在没有任何参考、没有任何借鉴的情况下,投入人力、物力去研究各种火箭装置,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研制出了性能卓越的喀秋莎火箭炮,这证明了一个道理,武器研发没有捷径可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任何一款优秀武器的背后都是无数科研人员的默默付出,这些人都是强国背后的无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