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与老师沟通的第一要素是什么?
沟通成功的第一个要素是顺畅,顺畅的必备条件是合适的渠道、合适的时机和合适的方法。这样老师、孩子和家长,才能在同一个频道上自由对话没有障碍。
沟通成功的第二个要素是尊重事实。只有在事实的基础上 老师、孩子和家长三方,把所有的观点都说清楚了才能进行商量解决的办法。
沟通成功的第三个要素是适当妥协。这里不是要谁“吃亏” 让谁“占便宜”,而是要达成一致,否则只能是“沟而不通”。要想达成一致,就不能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因此需要老师、孩子、家长三方都要适当妥协。
扩展资料
家长和教师的交流是一种平等的交流,不存在贵贱之分,特别对待那些调皮孩子的家长,更要悉心交流,多从教师自身找原因,站在公正公平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与家长共商解决问题的对策,切莫当众指责家长,甚至侮辱家长,这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激发更大的矛盾,记住,尊重家长就是尊重自己。
与家长交流,要懂得倾听,不能以“教育权威”自居,一味讲述自己认为的大道理。这种的交流只是片面的交流,不利于教师掌握更多的信息,甚至有可能自己也存在错误,但自己发现不了,因为当局者迷,这时只有懂得倾听,才能发现更多,才能更加全面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理解信任。
家长与老师的共同目标是教育好孩子。正因为有共同的目标基础,故彼此应充满信任。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有事直言,客观对待孩子出现的问题。在学校,老师需要照顾的孩子较多,时间有限,可能跟每位家长每次交流的时间不会很长,所以家长跟老师交流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注重效果。家长要先跟孩子有充分的交流,对孩子的情况有个全面客观的把握,然后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去跟老师交流。
由于家长与教师的社会角色不同、对教育的理解不同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交流中很有可能产生矛盾。这时,家长如何处理最为关键。要充分相信教师对于孩子的爱与帮助。对于教师的教育方式有疑问,可以大胆说出你的担心并从家长的立场提出建议,寻求帮助。不要带着情绪一味地挑剔、指责教师,这样不易于问题的解决。良好的家长与教师关系,有助于孩子在学校健康快乐地成长。
扩展资料:
在沟通方式上,面谈是最好的沟通方式。通过与老师零距离的沟通,让老师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家长也可以从老师的口中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这样双方也更容易达成共识。但是,在老师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家长应该主动跟老师预约。这样老师会安排出时间,而且双方都有充分的准备,也会达到比较好的沟通效果。
另外,要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如果没有时间面谈,可以通过电话和短信沟通,更可以通过网络聊天、E-mail的形式来联系。这些便捷的现代化交流手段方便灵活。
高三一年的复习中,为更好的帮助考生,家长必须要和班主任、任课老师做好沟通,及时了解考生在学校的学习,陪同考生、紧跟高考的脚步。
1、和老师交朋友
沟通是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因此要和老师能够顺畅的沟通,首先要和老师交朋友。和老师交朋友与其他人交朋友一样,首先要尊重对方,其次要认识对方,最后通过长期的沟通和了解,最后家长和老师就成为了朋友。如何和老师交朋友对于高三家长这个年龄段的人而言是一件相对轻松的事情。
2、与任课教师沟通
与老师的沟通包括与班主任的沟通和与任课老师的沟通,这两类老师在沟通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一定程度的差异。班主任通常从宏观的层面来观察和管理考生,同时班主任往往又担任某一科学科的课程,因此与班主任交朋友不仅能够掌握考生的日常学习状况,还能了解考生某一课程的学习情况。与任课教师的沟通主要有以下内容:首先要向老师询问孩子是否有偏科现象。要知道,一个考生如果在备考过程当中偏科,其次向老师询问孩子的备考状态,第三要向老师询问孩子是否有备考误区。如果出现以上情况,就要与任课教师进一步沟通找出解决办法。
3、与教师定期沟通
与老师沟通可以分为两类,日常性沟通和关键时点沟通。日常性沟通包括礼节性沟通和日常学习沟通,礼节性沟通是指在节假日或者教师重要的日子里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或者登门拜访的方式与教师进行沟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感情;日常学习沟通是指与任课教师就考生日常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进行沟通;关键时点沟通是指家长在关键时间点与教师进行沟通,这些时间点以学校的教学安排为标准,包括期中、期末考试、一模、二模等重要考试后,如果家长与老师沟通的顺利可以在每次月考结束后就考生的学习问题进行沟通。
4、沟通内容
沟通不是告状,也不是诉苦会。家长要秉着一种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态度向教师了解考生的真实情况;
沟通不是单方面的。家长要将考生在家的情况客观反应给任课教师,要做到客观和公正。同时家长要主动询问考生在学校的情况,包括考生的心理变化、学习变化等;
沟通的重点是学习和心理:向老师询问考生的备考状态如何。学习还有哪些知识点比较欠缺,如何改善当前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