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因为孩子感统失调了吗?
孩子成长过程中有这样一个概念,可能很多父母都没有当回事,即便发现孩子身上有这样的行为,也会被各种各样的借口搪塞过去,或者被选择性忽视。
但如果错过了最佳的矫正时期,它就会影响孩子一辈子,这个概念就是感觉统合失调。
什么是感觉统合呢?人体的感觉分为视听、嗅、味、触感、感觉,影响着本体感和前庭平衡觉。
再简单点给大家解释,蒙氏感官课程上有个教具叫做音筒,红色音筒,蓝色音筒各三个,分别装着三种不同的物质。摇晃听筒就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孩子需要按照声音进行配对。
老师会引导观察瓶子颜色,先拿哪一个颜色,并且摇晃听声音,再配对,这就是视觉和听觉的统合。
吃香蕉时,会先观察颜色、摸形状、闻味道,用刀切香蕉时听听声音,吃到嘴巴里感受味道,当五大感官统合在一起,就全方位地了解了香蕉。
说出香蕉好吃,用手掂掂香蕉感受重量,这就是前庭平衡觉,再传递给周围的人,这就是本体感。
这种会接受外界信号、处理信息,再输入信息、做出反应的能力,就是感觉统合。
但当感觉统合失调,身体对外界给出的信息反应不敏感或者做不出正确的反应,那么就要考虑是否出现了: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前庭感失调:
平衡感差,多次平地摔跤,明显多动。
孩子总是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不能急停急走,有明显的冲动感觉,但到达目标后却显得小心翼翼。
触觉能力不佳:
习惯性地吸吮手指,不喜欢身体直接接触,对拥抱体现出反抗挣扎的态度,不喜欢陌生人靠近。
但与此同时对危险事物的警惕性差,身体疼痛感差,身体也不灵活,反应迟钝。
本体感失调:
对事情容易回避,没有信心,表面看起来不争不抢,实则为消极性退缩,动作拖拉缓慢,且语言表现力差。
视觉失调:
阅读时总是丢字落字,拼音字母会写反,有读写困难,抄写文章内容需要看一眼写一笔,总爱抄错题。
听觉失调:
对周围声响反应不强烈,呼唤名字无应答,但也有的孩子对极小的声音都会做出极大的反应。
很多家长会将其解读为孩子胆小、注意力难集中,甚至内向,但其实可能是“感统失调”,千万别因疏忽致遗憾,错过运动和学习的黄金时期,那就太可惜了。
造成这样失调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1、缺乏遵循规律的训练
孩子从出生开始各种感官就开始“工作”,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敏感期,贯穿了成长始终。
从视觉敏感,听觉敏感,手口敏感,行走敏感,空间敏感,语言敏感……一共有32个敏感期,但如果错过了就会失去一次训练的机会。
很多父母在孩子不会爬的时候就让孩子走;还没学会数字1-10就开始计算加减法,这些超前的训练就会影响孩子的感觉统合。
2、缺少自然游戏的刺激
现在很多家长喜欢用电子产品吸引孩子,或者直接让孩子看电视、手机,以图省事。可孩子的眼睛跟不上闪频过快的节奏,就会导致视觉感觉失调。
3、保护过度
不给孩子探索机会,凡事包办,孩子的能力没有被反复刺激,自然就会停滞甚至倒退。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了感统失调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干预,6岁前效果更好,月龄越小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