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到中年,为什么自己的睡眠时间越来越短?
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所需的时间也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年龄越大,睡眠越少。越年轻,睡的时间越长,睡的次数越多。新生儿一昼夜最多可以睡18 ~ 20小时,这是因为儿童的大脑和身体在生长发育阶段还不成熟,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来保证身体的生长,这是由人类生长发育规律决定的。
经过婴儿期后,大大减少,10-20岁之间逐渐达到稳定水平。大多数成年人平均每晚睡7到8个小时。从中年到老年,对睡眠的需求逐渐减少。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逐渐发育完善,我们的神经细胞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从30岁开始,神经细胞数量每年会减少0.7%左右。医学研究结果表明,从30岁到80岁,我们的大脑重量应该减少100克左右。睡眠是大脑中的一种活跃现象,因为我们的神经细胞减少,这自然会影响我们的睡眠时间。所以老年人睡眠缺失主要是由于神经细胞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脑动脉硬化程度逐渐加重,或伴有高血压、脑出血、脑梗塞、痴呆、震颤麻痹等疾病。这些疾病的出现会降低大脑中的血流量,并由于大脑代谢的不平衡而引起各种睡眠障碍和失眠。
老年睡眠不好的原因有很多。许多常用药物,包括抗高血压药和抗心律失常药,都可能影响睡眠。很多慢性病,比如慢性疼痛,也会让人坐立不安。褪黑素分泌减少,入睡后变得不太稳定。膀胱越来越差,晚上要上很多次厕所,会让睡眠支离破碎。更重要的是,昼夜节律随年龄增长而提前。褪黑素会分泌的更早,早晨的节奏会让你醒的更早。但你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晚饭后,我在沙发上看书,看完就睡着了,这只是一个意外。打了个盹就醒了,睡意也少了很多。但是真的躺在床上之后,就睡不着了。
年纪变大了以后晚上睡不着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身体的供暖能力睡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弱,因此晚上往往会因为寒冷而无法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