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自私,是家长的教育方式出问题了吗?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们大约2岁时就开始有自我意识,与此同时,孩子自私的心理也逐渐形成。当孩子能分辨“我”和外界的关系时,他不想再把手上的东西给别人,除非你用别的东西跟他交换。从那以后,孩子自私的心理开始用行动来表现。事实上,孩子的自私除了主观因素外,还与家庭教养方式和社会环境有关。孩子道德素质的形成更受家庭和社会感化的影响。孩子自私的心理不是天生的。大部分是因为父母错误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现在独生子女比较多。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宠爱,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孩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对孩子的要求是千顺百顺,爷爷要睡觉,孙子要看电视,只有爷爷可以让步。女儿要吃冰淇淋,不管路有多远,爸爸都要去买。儿子让妈妈在家陪他,哭了,妈妈舍不得。
随着时间的流逝,给孩子“错觉”,我想要的,我想做的,没有不能做的。由于父母的过度依恋和接受,孩子们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他们眼里只有自己,不爱他人,不知道如何为他人着想。家长从好吃的食物等小事开始。孩子垄断的话,父母应该带着食物公平地分开,不要放任不管。孩子哭着闹着或哀求的时候,作为家长也不能让步,要坚持到底。只要坚持,就一定能纠正孩子。不要养成给孩子留衣服伸手,用饭张嘴的坏习惯。只有勤奋的孩子才懂事。例:饭前端食物,帮助妈妈和爸爸盛饭。饭后收拾碗筷等。空闲的时候,父母会和孩子玩角色游戏,在游戏中扮演“自私的人”的角色,夸大自私的坏结果,引起孩子们充分的关心和看法。
鼓励孩子们和更多的伙伴一起玩。例如,让孩子们更多地参与合作性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感受到尊重、帮助和谦虚的快乐,学会控制自己不合理的感情。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被溺爱的状态,他会慢慢认为这些爱都是应该的。所有的优点都是他应得的,会长期培养自私的性格。这样的孩子不知感恩,周围的人为他付出更多的钱,他也认为应该。一方面,长期以来被过度喜爱的孩子自我意识太强,这样的孩子不太懂得分享和共鸣。孩子们在集体生活中很容易被孤立,但他们不认为自己有问题,都是别人的错,总是这样恶性循环,就会被集体抛弃。另一方面,孩子上学前,家里所有人都围着他转,但上学后,老师会关注很多学生,自然不会对哪个学生过度关心。对于这种心理差距,孩子们可能会有一些抵触心理,因此很难适应集体生活。
孩子受到过度保护,只有被动接受爱的时候没有机会爱别人,时间长了,孩子就会丧失爱的能力,不知道该怎么爱,不知道该怎么计算关心。商场里经常会看到孩子们为了要玩具而哭个不停,甚至在父母妥协之前在地上打滚的场面。大一点的孩子经常为了学习向父母提出各种要求,越大越严重,这些表达都是孩子被父母宠坏的。虽然孩子有这种坏习惯是不对的,但我们家长才是始作俑者,所以要想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想法。不要自以为是地爱孩子,不要包办一切,不要马马虎虎,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在适当的时候对孩子示弱,可以寻求孩子的帮助。另一方面,父母平时做家务的时候要让孩子多参与,从小事开始,让孩子们明白,只有付出才有回报。
父母以身作则,以模范的力量教孩子们关心和爱别人,生活中有很多这样年轻的父母,由于各种原因要让老人带孩子,对老人完全不感激,即使哪里不合适,也不必当场指责老人,或者期望这样的父母带出来的孩子长大后会孝顺和感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向父母学习的。我们作为家长必须给孩子们树立榜样。家长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多鼓励分享,教孩子们体验分享的乐趣。家长在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要强迫孩子们分享。否则只会事与愿违。
平时父母可以带孩子多读这些相关书籍,看看别人如何处理这种事情,或者别人如何自我反省,看看别人再次改变后生活发生了什么有趣的变化。父母也告诉孩子很多人会有自私的想法。这是正常的想法,但要想自己变得更好,就必须打破这种正常状态。改变孩子自私的行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父母必须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时间。但是在这里也要提醒父母,凡事都有限度,可以让孩子考虑别人的感受,但不能太在意别人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