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偏差有哪些?
1、确认性偏差
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曾说:“一旦某人形成一个理论,他的想象力就会让他从每一个对象中看到仅有利于这个理论的蛛丝马迹。”
这句话完美地解释了确认性偏差,它指的是一个人一旦形成确认的观点,就会下意识找支持自己或有利自身观点的证据,甚至为了佐证自己的见解,而扭曲新的证据。
有人丢了一把斧子,他认定是邻居偷的,接下来通过观察他发现,邻居不管是走路还是说话时的神态、动作都很像偷了斧子的样子。可过了几天,他去找东西时发现丢掉的那把斧子,原来被自己忘在了储藏室里。于是第二天他再看邻居的举动和言行,觉得他一点都不像是偷斧子的样子了。
2、在熟悉的事物面前,会有注意力偏差
在一些场合里,面对众多的选择,为什么我们只会倾向于某一种选择呢?其实,是注意力在作祟。
注意力偏差指的是,人会对自己熟悉的事物产生偏好的倾向。比如面对一道不会的选择题,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自己熟悉的那个答案,在投资时,也会倾向于投资自己所知道熟悉的公司或者股票。同样也有吸引力研究发现,我们见到某个人的次数越多,就越觉得此人招人喜欢、令人愉快。
3、光环效应
人都会被美好的事物所吸引,光环效应指的是当我们觉得一个人的外貌很好,便会下意识认为他的其他方面也很优秀。
心理学家戴恩做过一个实验,他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有的人很有魅力,有的中等,有的完全是无魅力。然后让被试者换用其他词语(除了魅力)来评判这些照片里的人,结果表明,被试者对有魅力的人赋予更多理想化的特征,比如:和蔼、沉着、很好交际等。但对没有魅力的人,就很少用这些词语了。
4、行动者与观察者偏差
我们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不一样,这就导致了,我们对自己行为的解释和他人相比,总会存在各种差异。行动者与观察者偏差指的是,行动者和观察者对某一事件解释的原因不同。
有人请一个瞎子朋友吃饭,吃完饭很晚了,于是主人就给瞎子点了个灯笼。没想到瞎子生气地说:
“我本来就看不见,点个灯笼是专门嘲笑我吗?”主人连忙解释道:“就是担心你看不到才点个灯笼。你看不到,但别人可以看到,这样你走在黑夜里,就不会有人撞到你。”同一件事,行动者和观察者由于身份和所站的角度不同,对事物的态度也就不一样。
5、错误信息效应
我们看到或经历的事件,真的和我们想象的一样吗?错误信息效应指的是,我们看到或经历的事物都是真实的,但有时候被外界稍加引导,记忆有可能就会发生错位,从而得出跟事实不符的结论。
有实验让参与者看一段视频,视频内容为:一辆汽车驶过十字路口时与另一辆车相撞了。关了视频之后让一部分人判断车辆互相“接触”时的速度,他们给出的估测均值是每小时32英里。
接着再让另外一组人做同样的判断,只不过提问时把“接触”这个词改为“撞击”,结果这组人给出的估测均值则是每小时41英里。
2024-12-30 广告
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信息处理和判断过程中存在的常见偏差或失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认知偏差:
确认偏差(Confirmation Bias):倾向于更容易接受和记住与自己已有信念和期望相一致的信息,而忽视或排斥相矛盾的信息。
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过分依赖最初接收到的信息("锚点"),并将其作为做出后续决策的参考点,而忽视其他相关信息的影响。
选择性感知(Selective Perception):在面对大量信息时,倾向于选择和关注与自己已有偏好和兴趣相符合的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
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对自己的能力、判断和决策过于自信,常常高估自己的预测准确性和成功机会。
代表性偏差(Representativeness Bias):根据一种事物或人的典型特征来评估其属相,忽视潜在的变异和其他信息。
可得性启发(Availability Heuristic):根据我们容易回忆起的信息来评估事物的概率或重要性,而忽视其他相关信息。
过度一致性(Consistency Bias):倾向于坚持自己既有的信念和态度,忽视新的证据或信息,以保持认知的一致性。
逆向归因(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倾向于过于强调内部因素,而忽视外部环境的影响。
归纳性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根据有限的经验和样本来进行推理和判断,可能忽视潜在的变异和其他因素。
避免损失偏差(Loss Aversion Bias):对损失的敏感度高于对同等价值收益的感受,导致倾向于回避风险和保持现状。
这些认知偏差是人类思维的常见特征,可能对我们的决策和判断产生影响。了解这些偏差可以帮助我们更客观地评估信息,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