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0
展开全部
2月7日起,“上海发布”开始每日公布确诊病例涉及区域和场所情 况。同时, 上海16家区融媒体中心APP也开通了“上海确诊病例分布小区查询系统”(“今日闵行”APP也已开通)。
“榜单”的公布,回应了广大市民对于进一步公开疫情相关信息的呼声。不过,也带来了很多疑问。例如,公开这些场所意味着什么?小区上榜了该怎么办?等等。
不要慌!
先来了解一下密切接触者的判定标准。
如果符合以上情形,请速向所在地的居委会或社区卫生机构报告,并配合做好医学隔离观察。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重点是
戴口罩、勤洗手、
不聚集、少出门!!!
这样就安全了吗?
确诊病例走过的楼梯还能再走吗?
乘过的电梯还能再乘吗?
摸过的把手还能再摸吗?
病毒会从空气里飘过来吗?
……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 在无生命体表面到底能活多久,目前尚无定论。
唯一比较权威的官方论述是李兰娟院士提到的:新型冠状病毒在干燥的环境当中,它的存活时间也只有48小时,在空气当中2小时以后,它的活性就明显地下降。
那“新型冠状病毒”
在自然环境能存活多久?
看一下德国研究者Günter Kampf于2月6日发表在《医院感染杂志》(The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的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冠状病毒在金属、玻璃或塑料的表面最长可存活9天。
研究结果同样显示,使用浓度为62-71%的乙醇、0.04%的苯扎氯铵、0.01-0.5%的次氯酸钠等消毒剂进行表面消毒,1分钟左右就能快速有效的灭活病毒。
因此,答案是做好消毒隔离,楼梯可以走,电梯可以乘,门把手可以摸......
更多代表性问题解答
提问
Qustions
解答
Answers
1
Q
场所信息上榜的依据是什么?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了确诊病例在一段时间内的活动范围。
从时间上看,包括确诊病例发病前14天内,以及发病后到被收治这段时间内,在本市的主要活动区域。
从场所性质来看,主要包括病例发病时的居住地,以及病例在这段时间内去过的重点场所,比如火车站、地铁站、超市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在这里,不得不科普一下什么是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是传染病防控的第一步,通过它可以了解病人发病和病毒传播的过程,以便我们对病例追根溯源,并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市、区两级疾控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分为三个小组,一旦有病例确诊,接报与流调小组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医院进行流调;质控小组会对聚集性疫情等重点对象进行质量把控和补充调查;密接管理小组则落实密切接触者的排查、追踪和管理。
A
2
Q
小区有确诊病例该怎么办?
居民听说自己小区里有了确诊病例就很担心,不知道传染的风险有多大。
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都已经在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根据本市最新版防控方案,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也会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确诊病例的家庭、小区可能污染的公共部位会进行终末消毒,病例涉及的小区公共区域也会根据专业部门的指导加强清洁消毒。所以,小区居民无需过度恐慌。
但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居民还是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减少外出活动,如需外出要佩戴好口罩,尽量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避免用手直接触摸楼梯扶手、电梯按钮等公共设施物体表面,不要触摸自己的眼睛、嘴巴、鼻子,回家后及时洗手和消毒,注意勤通风。
注:根据《GB19193 疫源地消毒总则》,终末消毒指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对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通俗地讲,就是病人转移后,对其居住的场所或接触的物品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
A
3
Q
我上下班会经过的地铁站也在公布范围内,该怎么办?
按照国家和本市防控方案的消毒技术指南要求,对于确诊病例的途径地,如果是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病人离开后会对交通运输工具上病人可能污染的部位进行终末消毒;如果是公共场所,在病人转移后,已加强通风,并已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病人可能污染的场所和部位做好了终末消毒工作。
现在本市的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场所已落实疫情防控期的日常预防性消毒工作,即便多日前您途径确诊病例去过的地方,只要做好个人防护,就不用过分担心被传染。
A
4
Q
现在公开的小区就是我们居住的小区,能否告知我们病例具体在哪一户?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病人隐私是受保护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相关部门已做好病例居住地及可能污染场所的终末消毒工作,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要求集中隔离。所以,和病例同住一个小区的居民不用过于担心,而是应该保持规律健康的生活节奏,放松心情,注意做好自我防护。
A
相信看完以上解读您会明白,公开确诊病例活动场所的意义在于:提醒您疫情期间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尽量不要去人多密集的场所,做好自我防护。而不是对照自身活动轨迹,增加内心焦虑。
来源:健康上海12320、闵行疾控
编辑:陈美玲
“榜单”的公布,回应了广大市民对于进一步公开疫情相关信息的呼声。不过,也带来了很多疑问。例如,公开这些场所意味着什么?小区上榜了该怎么办?等等。
不要慌!
先来了解一下密切接触者的判定标准。
如果符合以上情形,请速向所在地的居委会或社区卫生机构报告,并配合做好医学隔离观察。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重点是
戴口罩、勤洗手、
不聚集、少出门!!!
这样就安全了吗?
确诊病例走过的楼梯还能再走吗?
乘过的电梯还能再乘吗?
摸过的把手还能再摸吗?
病毒会从空气里飘过来吗?
……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 在无生命体表面到底能活多久,目前尚无定论。
唯一比较权威的官方论述是李兰娟院士提到的:新型冠状病毒在干燥的环境当中,它的存活时间也只有48小时,在空气当中2小时以后,它的活性就明显地下降。
那“新型冠状病毒”
在自然环境能存活多久?
看一下德国研究者Günter Kampf于2月6日发表在《医院感染杂志》(The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的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冠状病毒在金属、玻璃或塑料的表面最长可存活9天。
研究结果同样显示,使用浓度为62-71%的乙醇、0.04%的苯扎氯铵、0.01-0.5%的次氯酸钠等消毒剂进行表面消毒,1分钟左右就能快速有效的灭活病毒。
因此,答案是做好消毒隔离,楼梯可以走,电梯可以乘,门把手可以摸......
更多代表性问题解答
提问
Qustions
解答
Answers
1
Q
场所信息上榜的依据是什么?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了确诊病例在一段时间内的活动范围。
从时间上看,包括确诊病例发病前14天内,以及发病后到被收治这段时间内,在本市的主要活动区域。
从场所性质来看,主要包括病例发病时的居住地,以及病例在这段时间内去过的重点场所,比如火车站、地铁站、超市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在这里,不得不科普一下什么是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是传染病防控的第一步,通过它可以了解病人发病和病毒传播的过程,以便我们对病例追根溯源,并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市、区两级疾控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分为三个小组,一旦有病例确诊,接报与流调小组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医院进行流调;质控小组会对聚集性疫情等重点对象进行质量把控和补充调查;密接管理小组则落实密切接触者的排查、追踪和管理。
A
2
Q
小区有确诊病例该怎么办?
居民听说自己小区里有了确诊病例就很担心,不知道传染的风险有多大。
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都已经在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根据本市最新版防控方案,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也会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确诊病例的家庭、小区可能污染的公共部位会进行终末消毒,病例涉及的小区公共区域也会根据专业部门的指导加强清洁消毒。所以,小区居民无需过度恐慌。
但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居民还是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减少外出活动,如需外出要佩戴好口罩,尽量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避免用手直接触摸楼梯扶手、电梯按钮等公共设施物体表面,不要触摸自己的眼睛、嘴巴、鼻子,回家后及时洗手和消毒,注意勤通风。
注:根据《GB19193 疫源地消毒总则》,终末消毒指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对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通俗地讲,就是病人转移后,对其居住的场所或接触的物品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
A
3
Q
我上下班会经过的地铁站也在公布范围内,该怎么办?
按照国家和本市防控方案的消毒技术指南要求,对于确诊病例的途径地,如果是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病人离开后会对交通运输工具上病人可能污染的部位进行终末消毒;如果是公共场所,在病人转移后,已加强通风,并已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病人可能污染的场所和部位做好了终末消毒工作。
现在本市的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场所已落实疫情防控期的日常预防性消毒工作,即便多日前您途径确诊病例去过的地方,只要做好个人防护,就不用过分担心被传染。
A
4
Q
现在公开的小区就是我们居住的小区,能否告知我们病例具体在哪一户?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病人隐私是受保护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相关部门已做好病例居住地及可能污染场所的终末消毒工作,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要求集中隔离。所以,和病例同住一个小区的居民不用过于担心,而是应该保持规律健康的生活节奏,放松心情,注意做好自我防护。
A
相信看完以上解读您会明白,公开确诊病例活动场所的意义在于:提醒您疫情期间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尽量不要去人多密集的场所,做好自我防护。而不是对照自身活动轨迹,增加内心焦虑。
来源:健康上海12320、闵行疾控
编辑:陈美玲
2022-06-19
展开全部
2月7日起,“上海发布”开始每日公布确诊病例涉及区域和场所情 况。同时, 上海16家区融媒体中心APP也开通了“上海确诊病例分布小区查询系统”(“今日闵行”APP也已开通)。
“榜单”的公布,回应了广大市民对于进一步公开疫情相关信息的呼声。不过,也带来了很多疑问。例如,公开这些场所意味着什么?小区上榜了该怎么办?等等。
不要慌!
先来了解一下密切接触者的判定标准。
如果符合以上情形,请速向所在地的居委会或社区卫生机构报告,并配合做好医学隔离观察。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重点是
戴口罩、勤洗手、
不聚集、少出门!!!
这样就安全了吗?
确诊病例走过的楼梯还能再走吗?
乘过的电梯还能再乘吗?
摸过的把手还能再摸吗?
病毒会从空气里飘过来吗?
……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 在无生命体表面到底能活多久,目前尚无定论。
唯一比较权威的官方论述是李兰娟院士提到的:新型冠状病毒在干燥的环境当中,它的存活时间也只有48小时,在空气当中2小时以后,它的活性就明显地下降。
那“新型冠状病毒”
在自然环境能存活多久?
看一下德国研究者Günter Kampf于2月6日发表在《医院感染杂志》(The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的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冠状病毒在金属、玻璃或塑料的表面最长可存活9天。
研究结果同样显示,使用浓度为62-71%的乙醇、0.04%的苯扎氯铵、0.01-0.5%的次氯酸钠等消毒剂进行表面消毒,1分钟左右就能快速有效的灭活病毒。
因此,答案是做好消毒隔离,楼梯可以走,电梯可以乘,门把手可以摸......
更多代表性问题解答
提问
Qustions
解答
Answers
1
Q
场所信息上榜的依据是什么?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了确诊病例在一段时间内的活动范围。
从时间上看,包括确诊病例发病前14天内,以及发病后到被收治这段时间内,在本市的主要活动区域。
从场所性质来看,主要包括病例发病时的居住地,以及病例在这段时间内去过的重点场所,比如火车站、地铁站、超市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在这里,不得不科普一下什么是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是传染病防控的第一步,通过它可以了解病人发病和病毒传播的过程,以便我们对病例追根溯源,并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市、区两级疾控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分为三个小组,一旦有病例确诊,接报与流调小组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医院进行流调;质控小组会对聚集性疫情等重点对象进行质量把控和补充调查;密接管理小组则落实密切接触者的排查、追踪和管理。
A
2
Q
小区有确诊病例该怎么办?
居民听说自己小区里有了确诊病例就很担心,不知道传染的风险有多大。
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都已经在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根据本市最新版防控方案,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也会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确诊病例的家庭、小区可能污染的公共部位会进行终末消毒,病例涉及的小区公共区域也会根据专业部门的指导加强清洁消毒。所以,小区居民无需过度恐慌。
但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居民还是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减少外出活动,如需外出要佩戴好口罩,尽量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避免用手直接触摸楼梯扶手、电梯按钮等公共设施物体表面,不要触摸自己的眼睛、嘴巴、鼻子,回家后及时洗手和消毒,注意勤通风。
注:根据《GB19193 疫源地消毒总则》,终末消毒指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对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通俗地讲,就是病人转移后,对其居住的场所或接触的物品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
A
3
Q
我上下班会经过的地铁站也在公布范围内,该怎么办?
按照国家和本市防控方案的消毒技术指南要求,对于确诊病例的途径地,如果是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病人离开后会对交通运输工具上病人可能污染的部位进行终末消毒;如果是公共场所,在病人转移后,已加强通风,并已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病人可能污染的场所和部位做好了终末消毒工作。
现在本市的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场所已落实疫情防控期的日常预防性消毒工作,即便多日前您途径确诊病例去过的地方,只要做好个人防护,就不用过分担心被传染。
A
4
Q
现在公开的小区就是我们居住的小区,能否告知我们病例具体在哪一户?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病人隐私是受保护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相关部门已做好病例居住地及可能污染场所的终末消毒工作,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要求集中隔离。所以,和病例同住一个小区的居民不用过于担心,而是应该保持规律健康的生活节奏,放松心情,注意做好自我防护。
A
相信看完以上解读您会明白,公开确诊病例活动场所的意义在于:提醒您疫情期间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尽量不要去人多密集的场所,做好自我防护。而不是对照自身活动轨迹,增加内心焦虑。
来源:健康上海12320、闵行疾控
编辑:陈美玲
“榜单”的公布,回应了广大市民对于进一步公开疫情相关信息的呼声。不过,也带来了很多疑问。例如,公开这些场所意味着什么?小区上榜了该怎么办?等等。
不要慌!
先来了解一下密切接触者的判定标准。
如果符合以上情形,请速向所在地的居委会或社区卫生机构报告,并配合做好医学隔离观察。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重点是
戴口罩、勤洗手、
不聚集、少出门!!!
这样就安全了吗?
确诊病例走过的楼梯还能再走吗?
乘过的电梯还能再乘吗?
摸过的把手还能再摸吗?
病毒会从空气里飘过来吗?
……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 在无生命体表面到底能活多久,目前尚无定论。
唯一比较权威的官方论述是李兰娟院士提到的:新型冠状病毒在干燥的环境当中,它的存活时间也只有48小时,在空气当中2小时以后,它的活性就明显地下降。
那“新型冠状病毒”
在自然环境能存活多久?
看一下德国研究者Günter Kampf于2月6日发表在《医院感染杂志》(The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的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冠状病毒在金属、玻璃或塑料的表面最长可存活9天。
研究结果同样显示,使用浓度为62-71%的乙醇、0.04%的苯扎氯铵、0.01-0.5%的次氯酸钠等消毒剂进行表面消毒,1分钟左右就能快速有效的灭活病毒。
因此,答案是做好消毒隔离,楼梯可以走,电梯可以乘,门把手可以摸......
更多代表性问题解答
提问
Qustions
解答
Answers
1
Q
场所信息上榜的依据是什么?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了确诊病例在一段时间内的活动范围。
从时间上看,包括确诊病例发病前14天内,以及发病后到被收治这段时间内,在本市的主要活动区域。
从场所性质来看,主要包括病例发病时的居住地,以及病例在这段时间内去过的重点场所,比如火车站、地铁站、超市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在这里,不得不科普一下什么是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是传染病防控的第一步,通过它可以了解病人发病和病毒传播的过程,以便我们对病例追根溯源,并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市、区两级疾控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分为三个小组,一旦有病例确诊,接报与流调小组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医院进行流调;质控小组会对聚集性疫情等重点对象进行质量把控和补充调查;密接管理小组则落实密切接触者的排查、追踪和管理。
A
2
Q
小区有确诊病例该怎么办?
居民听说自己小区里有了确诊病例就很担心,不知道传染的风险有多大。
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都已经在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根据本市最新版防控方案,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也会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确诊病例的家庭、小区可能污染的公共部位会进行终末消毒,病例涉及的小区公共区域也会根据专业部门的指导加强清洁消毒。所以,小区居民无需过度恐慌。
但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居民还是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减少外出活动,如需外出要佩戴好口罩,尽量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避免用手直接触摸楼梯扶手、电梯按钮等公共设施物体表面,不要触摸自己的眼睛、嘴巴、鼻子,回家后及时洗手和消毒,注意勤通风。
注:根据《GB19193 疫源地消毒总则》,终末消毒指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对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通俗地讲,就是病人转移后,对其居住的场所或接触的物品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
A
3
Q
我上下班会经过的地铁站也在公布范围内,该怎么办?
按照国家和本市防控方案的消毒技术指南要求,对于确诊病例的途径地,如果是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病人离开后会对交通运输工具上病人可能污染的部位进行终末消毒;如果是公共场所,在病人转移后,已加强通风,并已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病人可能污染的场所和部位做好了终末消毒工作。
现在本市的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场所已落实疫情防控期的日常预防性消毒工作,即便多日前您途径确诊病例去过的地方,只要做好个人防护,就不用过分担心被传染。
A
4
Q
现在公开的小区就是我们居住的小区,能否告知我们病例具体在哪一户?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病人隐私是受保护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相关部门已做好病例居住地及可能污染场所的终末消毒工作,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要求集中隔离。所以,和病例同住一个小区的居民不用过于担心,而是应该保持规律健康的生活节奏,放松心情,注意做好自我防护。
A
相信看完以上解读您会明白,公开确诊病例活动场所的意义在于:提醒您疫情期间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尽量不要去人多密集的场所,做好自我防护。而不是对照自身活动轨迹,增加内心焦虑。
来源:健康上海12320、闵行疾控
编辑:陈美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去过有疫情的地方应极时做核酸检测,间七天再做一次,连做三次,平时多注意身体的变化,发现症状,极时就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去过会被隔离,做核酸检测。疫情是我们大家需要一起去度过的关卡。隔离你们是对你们的负责也是对社会的负责。隔离只是暂时的不是一直,不要太担心。既然之前有工作就应该有一点积蓄吧,隔离期间除了吃饭没有其他开销吧。现在有很多社区,和隔离地点都会给隔离人员免费提供吃喝。国家是很人性化的,不要担心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去过有疫情的地方应该是及时上报单位或社区,自觉居家隔离吧。为了健康,还是谨慎对待。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