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这句话是啥意思,有科学依据吗?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耕社会,拥有着丰富的农耕文化,人们总是一年到头都在田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辛苦苦地种地。他们小心翼翼,生怕出一点差错就导致颗粒无收,所以也总结出来一些如何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他们通过对天象,气候的观察总结了很多有关自然的规律,甚至形成了一些歇后语或俗语。就比如下面这句有关节气对农事影响的俗语“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那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01
“一年两个春”,“春”就是指“立春”,也就是说一年有两个立春节气,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我们要知道阳历和阴历的算法,阳历是根据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周计算得来,所以是个固定值,也是国际通用的纪年历法。但阴历是根据月亮绕着地球公转一周计算得来的,每个月的月亮盈亏情况不一样,一般是29天或20天,这样计算下来,阳历一年会比阴历多出11天,两三年下来,阴历就可能会出现闰月的情况了。因此一年也有可能是二十五个节气,于是一年就会有两个“立春”,而且刚好一个在年头,一个在年尾。比如今年就是双春年,其中2020年2月4日和2021年2月3日都是立春,而2019年从阴历来看是没有立春的,所以也叫“无春年”,有些地方甚至称这样的年份为“寡妇年”,说是寡年无春,不宜结婚,但双春年就非常的吉利,适合结婚。
那么又怎样理解后半句“带毛的贵如金”呢?首先它们的字面意思就是,一年如果有两个立春,那么这一年带有皮毛的动物就会变得非常珍贵,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一般双春年入冬都比较快,古话说“三九四九冰上走”,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而今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也就是阴历十一月初七,还没出冬月就提前进入了三九天气,因此腊月将是一年中最难熬的一个月。在这么冷的天气下,人们就需要御寒的物品,从而对于皮草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多。
在以前,人造纤毛的技术还不像现在这样发达,所以动物的皮毛就成了首选,一般来说会选择兔毛或者羊毛,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其价格自然会飞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双春年的春天来得太迟,而冬天又来得太早,所以草生长得迟,却凋谢得早,而如果动物不能自己在自然界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那么人们就需要帮它们准备草料,一春一冬都需要,当农民付出的心血多,自然而然它的价值也会更高。而且因为所需要的成本更高,很多农民也会因此放弃饲养这些带有皮毛的动物。
02
虽然说这句俗语是古人根据对自然规律的把握总结下来的,但要知道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每个地方的地势情况、自然条件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这句俗语并不适合每一个地方,比如有些地方还有“两春夹一冬,必定暖烘烘”和“两春夹一冬,薄被也过冬”这样完全相反的说法。其实这些俗语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们作为经验总结对农耕具有指导作用,在当时可能准确性还挺高,所以才会被流传下来。如今随着工业化的不断进展,全球变暖等气候不断的变化,不光这些,很多老话俗语都不在具有参考性,甚至都在慢慢地消失。不过这些无伤大雅的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一种中华文化吧。
除了对农业有一些影响,很多人也会根据它们决定自己的婚姻大事。立春象征着新一年的开始,双春年就意味着吉利适合结婚,而无春年也叫“寡妇年”,在这一年结婚的女性会克夫成为寡妇,不能多子多孙。其实这些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用来娱乐可以,但一定不能相信。而且在以前并没有现在的“双春年”“寡妇年”之说,这些都是历法带来的自然产物,与吉凶祸福没有什么关系,更不会对婚姻造成什么影响,所以一年有几个立春对是否适合结婚没有任何的参考依据。
结语
我们可以把这些俗语当成传统文化了解一下,但不能把它们作为我们农耕或者结婚的参考依据。要想经营好婚姻,靠的是双方的共同经营,相互信任,而不是什么日子结婚。如果双方没有精力或者信念共同经营婚姻,那么即使你在双春年的2020年5月20日13时14分结婚,最终也一定会走向不愉快的结局。
一年两个春,大毛的贵如金,说的就是一年年头年尾都有立春这个节气,所有带毛的动物都非常贵。这句话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两一年有两个春的话,这一年是比较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