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万亩防护林遭砍伐毁坏问题,敦煌是如何回应的?
防护林带是指在农田、居民点、水库等周围,以带状形状制造的具有防护作用的总称。按照防护要求和作用,分为防风固沙、农田防护、草原防护和护岸等类型。这次的万亩防护林被毁,毁掉的是防风固沙的作用,这样的林带一般都有防风固沙的作用,主要用于改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沙漠环境,减少荒漠化的拓展,增加绿色覆盖率,改造沙漠环境;防护林还可以涵养水源,为该地区以后的制备的发展和进化奠定了基础;还可以保持水土,在沙漠地区由于风沙大,所以经常会有沙尘暴的出现,如果有防护林可以很好的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减少沙尘暴等不良自然天气的发生。对于甘肃而言,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沙漠之中,如果可以很好的推进防护林的建设,那么甘肃的很大地区都可以改善为适宜人类居住和生产的环境,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当地的贫困问题和土地荒漠化问题,对于保持当地的文化遗产不被荒漠化破化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万亩防护林被毁的实地探查经过50多年的努力,甘肃人民终于在环境恶劣的沙漠前沿建成了长约5公里宽2公里的防护林带,当地的生态环境恶劣沙土层下全是砾石,栽树得人工用铁锤钢钎砸开石层,挖出一立方米的空间、深0.8米的树坑保证树苗健康生根,再从几公里外挑来质地良好的土回填底部、拉来泉水一棵一棵浇灌,建造防护林带十分的不易。但现在随处可见树木被齐刷刷地从底部锯断,每隔数米就有砍伐后留下的树桩,许多稍大一点的树桩,干径达到30厘米,散落的枝干也如成人臂膀一样粗壮,被砍树木皮层水分饱满,极少看见有空心,这足以证明绝大多数被砍树木都曾是存活良好、长势健壮的树。 风大吹不倒、沙大摧不垮,如今却基本毁于人为的破坏,大片青壮年的树木一棵不留地被推倒。原本的防护林,如今硬是被人为的撕开了一道突破口,让风沙长驱直入,威胁敦煌的生态环境。
敦煌迅速做出相关回应这种毁坏防护林的行为是违法的,是不顾当下的生态环境,没有长远眼光的做法,而且原国家林业局的多份文件都明确要求,禁止将国家级公益林改造为商品林,改造不得全面伐除灌木,不得全面整地,严禁采用引起土地沙化的一切整地方法和生产。对报道反映情况,敦煌市高度重视,迅即成立工作专班,就相关问题依法依规开展调查,并及时公布有关情况,实现了调查和处理的透明化,尽全力查处破坏防护林的幕后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