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描写了什么?

 我来答
我掣历

2021-12-05 · 超过29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500
采纳率:19%
帮助的人:18.3万
展开全部
渔歌子》描绘了在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中有一位渔翁正在垂钓的景象,赞美了渔家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着色名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天奇教育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21-12-04
展开全部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诞生了浩如烟海的诗歌作品,诗人更是群星璀璨。从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为代表的“初唐四杰”;到盛唐李白、杜甫为代表的“李杜”,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再到中晚唐白居易、元稹、李商隐、杜牧等。
但是在诗的国度——唐朝,同样有不少优秀诗人为我们留下了可与成熟的宋词相媲美的词作。更值得一说的是,出自唐朝文人之手的词,它不仅保留着唐诗的韵味,而且还兼备着宋词的基本准绳。所以说,从唐朝词的意境中既能找到诗的影子,还能挖掘出词的精髓,这种集涵盖力与凝聚力于一脉的唐词,给读者带来的美感是无穷无尽的。
例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说,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张志和是唐朝诗人、词人、道士,浙江金华人,号“玄真子”,此人博学多才。据说,他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就能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曾经担任过多种官职。但性格上讲究随意,喜欢自由,因为厌倦了宦海沉浮,又因为母亲和妻子先后过世,他便弃官弃家,浪迹江湖,漫游祖国山水,也爱作画,很有些仙风道骨的意思。
据《太平广记》记载,《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是张志和与当时的湖州刺史、大书法家颜真卿在船上赏玩时写下来的一首词。可以说,这是一首色彩明优意万千,脱离尘俗钓湖烟,思深韵远情融景,生活任行乐自然的抒情词。词中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的山光水色和怡情悦性的渔人形象:春江水绿、烟雨迷蒙,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岸畔桃红,江水猛涨,鳜鱼正肥时;青箬笠,绿蓑衣,渔人醉垂忘归时。全词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都说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张志和的这首词,也可以说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是一幅用词写成的山水画。或许是因为张志和的这首词描绘的画面太美了,到了宋代,大文豪苏轼,将这首词改成了另外一个词牌的词,即《浣溪沙·渔父》:
“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和苏轼的《浣溪沙·渔父》这两首词,是不同年代,文学史上地位不相称的两位词人所作,那一首好呢?光是文学史的地位苏轼比张志和高许多倍,那么他的词就一定好吗?我们这些只粗略地读过几首古诗词的人,是不好评价的。
但是苏轼的学生黄庭坚就很坦率地指出老师这首词的缺点:重复用字和不合常理。那么黄庭坚的评价究竟有没有道理呢?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这个故事却让我们看到了苏轼对学生的十分宽容,以及使得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又提高了许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