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物治疗癌症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说靶向药不能治愈只能延续?
靶向药物治疗癌症的原理是靶向药作为一种分子药物与癌基因的启动子相结合抑制肿瘤的生长,所以使有携带这部分基因的肿瘤细胞会不生长直至死亡。
肿瘤的靶向药研发是根据肿瘤的启动子,基因突变而研发。原理非常明确。与传统化疗药物的治疗方式也有不同。化疗药物只要细胞在生长过程中,都有杀伤,不分敌我,都杀死。而靶向药物只是杀死携带基因突变的癌细胞,对人体正常细胞一般没有影响。所以靶向药物是一种真正能达到有的放矢的治疗药物。
靶向药物的好处是能针对这种肿瘤组织定向的杀伤,对人体的骨髓细胞,还有人体的正常细胞是没有毒副作用。现在有限的一些副作用从临床循证的证据表明,靶向药物的副作用一般集中在皮疹或胃肠道的反应,像其他一些比较严重的毒副作用一般也是比较少见。
为什么说靶向药不能治愈只能延续?
通俗来讲,虽说是同一器官的肿瘤,但瘤细胞却未必完全相同,或者是肿瘤本身就含有多个不同性质的细胞团,这些瘤细胞可能只有一部分对某种靶向药物敏感,有些则不敏感,这就导致了敏感细胞凋亡以后,不敏感的细胞会增殖起来。
肿瘤其实是一个有生物活性的个体,不管是化疗、放疗还是靶向治疗,瘤细胞在被大量杀伤以后,总会有一小部分细胞存活下来,其中一部分是初始对这种治疗就不敏感,医学上叫做“原发性耐药”,还有一部分细胞是治疗过程中自身发生了变化,变得对这种治疗不再敏感,这在医学上叫做“继发性耐药”。就如同细菌耐药一样,在长期应用抗生素治疗的过程中,总会有一小部分细菌进化出抗药性。
总之,目前的靶向治疗还不能做到一次性杀伤体内所有的癌细胞,这就导致了耐药瘤细胞最终会存活下来,并最终对靶向治疗不再敏感,所以,也就没办法彻底治愈。
靶向药物治疗癌症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说靶向药不能治愈只能延续?靶向治疗以肿瘤组织或细胞的驱动基因变异和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的特异分子为靶点,利用分子靶向药物的特异性阻断靶点的生物功能,从分子水平上选择性逆转肿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甚至肿瘤消退的目的。
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治疗。对于具有EGFR或ALK等阳性驱动基因的肺腺癌或鳞状细胞癌患者,建议使用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等,可用于化疗失败者或无法接受化疗的患者。此外,贝伐单抗作为靶向肿瘤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对肺癌的脑转移也有良好的疗效。与化疗药物相比,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更少,但价格更高。而且大多数药物需要基因检测,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成本。
为什么说靶向药不能治愈只能延续?我们提到的靶向治疗通常是指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它以肿瘤细胞的特征性变化为靶点,精确打击。因此,与杀死所有大脑的放疗和化疗相比,靶向药物对我们身体的损害更少。
如果你注意观察,你会发现与一般抗癌药物相比,靶向药物的迭代非常快——第一代产品在五、六代之后会有两、三代,这与靶向药物的耐药性是分不开的。研究发现,大多数患者在接受靶向治疗后半年至一年半内会产生耐药性。之后,疗效会越来越差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靶向药物更容易产生耐药性的原因与癌症的发病机制有关。单个癌细胞不会以相同的复制和粘贴模式分裂和增殖,而是在基因突变的基础上再次突变、分裂和繁殖。因此,并非所有肿瘤细胞都具有与靶向药物对应的相同“靶点”。无论靶向药物有多有效,它只对大多数肿瘤细胞有效,我们体内会有“鱼出网”。
这些能够避免靶向药物攻击的肿瘤细胞将不可避免地留在体内,并必将发扬其优势,以“复制”更多能够避免靶向药物攻击的类似肿瘤细胞。这种“自然选择”模式往往是针对性药物,帮助癌症恶魔一次又一次地筛选出更凶猛、更狡猾、更具“耐药性”的肿瘤细胞。这也是靶向药物难以治愈癌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