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于非虚构写作的认识:创作中最重要的是"真实"

 我来答
轻抖啰M
2022-07-06 · TA获得超过610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5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16万
展开全部
1.我们为什么需要非虚构文学

蒂姆·欧布里安写过一本《负荷》,在里面他这么写到:“因为过去要进入未来,所以有了故事。因为在深夜里,你会想不起你是怎么从原来走到的现在,所以有了故事。当记忆被抹去,当你除了故事就再无任何可以去记忆、可以被记住的东西的时候,因为要有永恒,所以有了故事。”

人类需要故事。故事是人类灵魂的食粮。故事让我们的经验成形,让我们不至于瞎着眼走过人生的旅途。没有故事,所有发生了的事情都会四处飘散,彼此之间毫无差别,没有任何东西会有任何意义。但是,一旦你对发生了的事情有了某种故事,所有与人之为人有关的情感都会随之出现:你会笑,会敬畏,会充满激情地去行动,会被激怒,会想去让什么东西改变。

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或用最细腻的笔触记述时代,或用最犀利的笔法书写现实,或用最温柔的语调展现通人平凡的故事,他们就是非虚构写作者。

非虚构文学作为一种年轻的写作形态,它的内容主要由真实人物、真实事件、真实情感构成。非虚构写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真实事件以文学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讲述着一个个真情实感的故事。“世相众生的民间,是非虚构文学热闹且活跃的现场所在。”非虚构写作一方面疏通着文学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也在进行式的经验里无限探索并抵达着真实。

所谓写作,所谓写一个叙事性的东西,就是让一个想法从诞生一直走到成熟、走到结出果实。特德·康诺弗在谈自己参与式完成非虚构写作时提到:“我想做的事情,是面对那些一般听众、那些有理智的读者,向他们描绘一段经历以及一种看世界的方式。”或许这也是每一位非虚构文学创作者共同的心声,是他们创作非虚构作品的意义所在。

2.非虚构文学强调的真实性是什么

非虚构文学与新闻都是在记录真实的人物与事件,但是非虚构写作和新闻的最大区别在于,新闻写作是功能性的,而非虚构写作是艺术性的。

新闻报道需要遵循作者与读者间关于功能的默契,也就是“你以最便于阅读的方式写作,使我能第一时间知道需要知道的真实的东西”;而非虚构写作取材于生活,但并不需要以固定的模式呈现。对于新闻来说,某某某的死亡是一个新闻事件,一切其他内容都围绕新闻事件进行;但对于非虚构写作者来说,每一个人都是时间长河里一个存续的叠影,写作者可以选择任何一个时间段切入,任何一个时间段切出。只要你想写,完全可以写一个普通人一生的故事,只需要在最后讲述这个人应为拯救另一条生命而牺牲了的新闻事件。

在知乎上看到这样的评论:“我将新闻记者比作车珠子的。他们负责把珠子车圆,打洞,串成手串。不管你是什么质地、什么形态的玉,既然车了珠子,就是珠子的造型,只是质量不同。非虚构写作者更像是玉雕师。他们根据玉的质地、纹路、颜色,来设计下刀的方向和最后成品的形状、细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只可能从已有的玉石入手,切除、打磨、抛光,而不可能把坑洞填满,或把两块分开的玉连在一起。玉是事实,事实是非虚构写作者的底线。”

3.非虚构文学创作应该如何抵达真实

如何做到描绘出真实,非虚构写作家首先需要深入的采访。访谈是迅速与对象建立关系的过程。首位获得普利策新闻类奖项的美国女性伊莎贝尔·威尔克森,将访谈形容为加过了速的亲密。非虚构写作者需要在访谈过程中担任引导者和倾听者的角色。访谈应该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抽丝剥茧,而你想要的,是洋葱的中心部分——那个干脆利落、尖锐刺人,但又具有最鲜明和最真实的风味的部分。那才是最好的部分。在这样加速的亲密关系中,你要做的就是迅速与访谈者建立信任,产生互动,提炼出内核。

另外,亲身经历参与式的观察能使你更具有话语权。参与式的观察——在这种观察方式中,一个研究者会拜访一个群体,通过跟他们一起生活,吃他们吃的东西,说他们的语言,跟他们共处一个空间,以同样的节奏过日子。与此同时非虚构写作者既要做参与者,也需要做观察者。而正因为有这样一种双重的身份,非虚构写作者才能够架起通向受访对象和读者之间的桥梁,架起文字与现实的桥梁。

其次,要做到真实,需要更加关注细节。精准对于非虚构写作和新闻报道而言都至关重要。关注细节总会不自觉将作者推向故事,仿佛它是桅杆一样。在创作中尽可能关注细节,故事就会得以提升,真实也就会自然流露。细节的描写往往能够让一个角色突破文字、突破纸张的二维平面,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立体的人。

最后,真正伟大的画作会保留着孩童情感本真的某些元素。伟大的写作也是如此。采取你的角色的声音去思考也很重要。与我所要写的人以同样的步调思考,往往更能展现当事人的心态,增添文章的真实性。

4.真实是所有文学创作的目的

在我看来,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是非虚构文学的创作者或参与者。非虚构文学有相对低的创作门槛。它并不要求作者有专业学者的身份;它所要描绘的或许也可以是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身边人的故事。前几年在朋友圈刷屏的打工文学《我是范雨素》就是最好的例子。我们的生活从来都不缺少故事。

其实不论是非虚构写作,还是虚构写作,都应该强调真实,艺术来源于现实,非虚构写作所要展现的是赤裸裸的真实,而虚构写作展现的是故事背后隐喻的真实。这种隐喻的真实也就是所谓的艺术的真实,它包括反映现实的情感指向和价值指向。这种真实,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现实的真实的提炼与深化

近两年又被大众频繁提及的一部电影《熔炉》最后提到了这样一句话:“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这段话代表了这部电影的意义。我想在这里借用一下,其实无论是这类具有现实意义的虚构文学,还是着重强调真实的非虚构写作,我们都是为了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我们一路的创作,我们一路记录,或许不能够彻底改变世界,但至少我希望我们不会让这个世界来改变我们。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