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展开全部
现代判断句:
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是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的,组成X是Y的句式,一般X和Y都是名词性词语。
例如:
我是大学老师。→肯定判断
我不是北京人。→否定判断
古代汉语常见判断句:
先秦判断句:
先秦判断句比较多样,比现代判断句要复杂得多。
一、肯定判断句:
X(者)十Y
X、Y都是名词性成分,不加任何其它的标记。有的时候有“者”有的时候没有“者”,意思是没有区别的。“者”在句子中只是表示停顿,不需要翻译。
①窈窕 淑女 ,君子好 逑。 《诗经.关雎》
窈窕→美好,逑→配偶
译文:贤良美好的 女子 ,是君子好的 配偶 。
② 兵 者,不祥之 器。 《老子》
兵→兵器,器→东西
译文: 兵器 , 是 不祥和的 东西 。
X 为 Y
↓
动词
动词“为”也可以用在判断句中。
① 子为谁 ?《论语.徽子》
为→是
译文: 您是谁 呀?
②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孰为夫子? 《论语.徽子》
孰→谁,为→是,夫子→老师
译文:身体不勤劳,各种谷物分不清楚, 谁是你老师 啊?
先秦汉语中,还有一种常见判断句,就是“也”字在句末。表示判断的句形。
X(者),y也。
↓
判断
①夫将者,国之辅 也 。《孙子.谋攻》
将→将帅,辅→辅助,也→是
译文:军中的将帅, 是 辅助国家的人才。
②董狐,古之良史 也 。《左传.宣公二年》
史→史官,也→是
译文:董狐 是 古代的好史官。
有时候“X(者)和Y(也)”之间可以加上一些副词。
X(者) 十 y(也)
↓
(诚、则、乃、即)→副词
①子 诚 齐人 也 。《孟子.公孙丑上》
子→您,诚→真的,也→是
译文:您可 真是 一个齐国人啊。
②此 则 寡人之罪 也 。《国语.越语上》
则→就,寡人→我,也→是
译文:这 就是 我的过错了。
③吾 乃 良人 也。 《战国策.赵策》
乃→就,也→是
译文:我 就是 梁国人。
④吾翁 即 若翁。《史记.项羽列传》
翁→父亲,即→就是,若→你的
译文:我的父亲 就是 你的父亲。
二、否定判断句:
先秦汉语判断否定句只有一个:
X 非 Y(也)
用“非”来表示判断,“也”可有可无。
①管仲 非 仁者与?《论语.宪问》
非→不是
译文:管仲 不 能算 是 有仁德的人吧?
②子 非 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非→不是,安→怎么
译文:您 不是 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三、是:
今天现代汉语中的“是”,在先秦汉语中:“是”是 指示代词 ,而不是判断动词。
①知之 为 知之,不知 为 不知, 是 知 也 。《论语.为政》
为→是,为→是, 是→这 ,也→是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这 才是真正的知道啊。
这里的“是”是代词“这”的意思,我们可不能犯以今解古的错误。
秦汉以后:
“是”就变成了有判断功能,形成新的判断句式。
X 是 Y
↓
判断动词
①此必 是 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是→是
译文:这个人一定 是 豫让。
这个句子中的“是”就是一个判断动词。
今天学习了:
肯定判断句:
X(者)十Y
X 为 Y
X(者),Y 也
是:
先秦→指示代词
秦汉后→判断动词 X 是 Y
否定判断句:
X 非 Y(也)
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是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的,组成X是Y的句式,一般X和Y都是名词性词语。
例如:
我是大学老师。→肯定判断
我不是北京人。→否定判断
古代汉语常见判断句:
先秦判断句:
先秦判断句比较多样,比现代判断句要复杂得多。
一、肯定判断句:
X(者)十Y
X、Y都是名词性成分,不加任何其它的标记。有的时候有“者”有的时候没有“者”,意思是没有区别的。“者”在句子中只是表示停顿,不需要翻译。
①窈窕 淑女 ,君子好 逑。 《诗经.关雎》
窈窕→美好,逑→配偶
译文:贤良美好的 女子 ,是君子好的 配偶 。
② 兵 者,不祥之 器。 《老子》
兵→兵器,器→东西
译文: 兵器 , 是 不祥和的 东西 。
X 为 Y
↓
动词
动词“为”也可以用在判断句中。
① 子为谁 ?《论语.徽子》
为→是
译文: 您是谁 呀?
②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孰为夫子? 《论语.徽子》
孰→谁,为→是,夫子→老师
译文:身体不勤劳,各种谷物分不清楚, 谁是你老师 啊?
先秦汉语中,还有一种常见判断句,就是“也”字在句末。表示判断的句形。
X(者),y也。
↓
判断
①夫将者,国之辅 也 。《孙子.谋攻》
将→将帅,辅→辅助,也→是
译文:军中的将帅, 是 辅助国家的人才。
②董狐,古之良史 也 。《左传.宣公二年》
史→史官,也→是
译文:董狐 是 古代的好史官。
有时候“X(者)和Y(也)”之间可以加上一些副词。
X(者) 十 y(也)
↓
(诚、则、乃、即)→副词
①子 诚 齐人 也 。《孟子.公孙丑上》
子→您,诚→真的,也→是
译文:您可 真是 一个齐国人啊。
②此 则 寡人之罪 也 。《国语.越语上》
则→就,寡人→我,也→是
译文:这 就是 我的过错了。
③吾 乃 良人 也。 《战国策.赵策》
乃→就,也→是
译文:我 就是 梁国人。
④吾翁 即 若翁。《史记.项羽列传》
翁→父亲,即→就是,若→你的
译文:我的父亲 就是 你的父亲。
二、否定判断句:
先秦汉语判断否定句只有一个:
X 非 Y(也)
用“非”来表示判断,“也”可有可无。
①管仲 非 仁者与?《论语.宪问》
非→不是
译文:管仲 不 能算 是 有仁德的人吧?
②子 非 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非→不是,安→怎么
译文:您 不是 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三、是:
今天现代汉语中的“是”,在先秦汉语中:“是”是 指示代词 ,而不是判断动词。
①知之 为 知之,不知 为 不知, 是 知 也 。《论语.为政》
为→是,为→是, 是→这 ,也→是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这 才是真正的知道啊。
这里的“是”是代词“这”的意思,我们可不能犯以今解古的错误。
秦汉以后:
“是”就变成了有判断功能,形成新的判断句式。
X 是 Y
↓
判断动词
①此必 是 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是→是
译文:这个人一定 是 豫让。
这个句子中的“是”就是一个判断动词。
今天学习了:
肯定判断句:
X(者)十Y
X 为 Y
X(者),Y 也
是:
先秦→指示代词
秦汉后→判断动词 X 是 Y
否定判断句:
X 非 Y(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