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偷用父母手机里的钱给游戏充值2万元是否构成盗窃罪?
小孩偷用父母手机里的钱给游戏充值2万元,当一些网友看到该消息时,感觉到这样的事情似乎已经不足为奇。但也有一些好奇的网友会产生疑问,如果是自家孩子,偷钱给游戏充值,这种情况是否会构成盗窃罪?
其实对于这种情况一般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解说。第1种是未满16岁的,第2种已经满16岁,但不管是哪一种,其实都不用构成盗窃罪。
1、未满16岁。一般来说小孩如果未满16岁,本身就属于小学生或者是初中生,在此期间是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即使偷偷转了家长手机的2万元也不构成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
2、16岁以上的。这种情况孩子一般都属于高中生或大学生,虽然已经属于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但这种情况也不用构成盗窃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偷拿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的财物,获得谅解的,一般可不认为是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也会从轻处罚,或者以教导为主。因此根据以上2点可以看出,无论是否年满16都不会构成盗窃罪。
其实这种情况也分几种情况。一般来说孩子将家里的钱用于游戏充值能不能要回来,还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以及充值金额来进行判定。比如家中孩子较小,并且充值的金额并不是很大,这种情况下是不能退回的。除此之外,我国民法典当中也有相关的法律条规,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所以根据相关法律来说,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以及充值金额来进行判定。
不构成盗窃罪。
父母手机里的钱给游戏充值2万,元不构成盗窃罪,因为小孩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他的监护人就是父母父母监护不到位,导致小孩给游戏里面充值,父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小孩的行为不能认定为盗窃罪。但父母可以尝试通过法律手段追回损失,因为小孩是未成年人给游戏充值不合法。
现在网络上的游戏都有了相应的监管机制,不允许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更不允许未成年人给网络游戏充值,如果家长能证明充在游戏里面的钱都是小孩操作与家长无关,那么游戏公司在核实以后会给予退款。这个小孩的父亲在发现小孩给游戏充钱以后,已经报警处理,在警方协助下联系了游戏公司,游戏公司要求家长提供相关信息,会进行审核,如果审核通过,小孩充值的钱可以退回来。
世界上的这个小孩玩的是网易游戏,就是说这个游戏有防沉迷系统,而且系统认定是未成年人的话,每日游戏时间会限制在1~3小时之间。市网络上还升级了网易家长关爱平台,家长可以进入平台查询自己子女游戏账号和游戏时间,以及充值行为,并能禁止子女账号长时间玩游戏。
虽然小孩用父母手机里的钱给游戏充值,不构成盗窃罪,但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而且让父母意识到了自己对孩子教育的缺失。孩子做出这样的事情,父母是有不可推卸责任的,他的监护人没有尽到监护义务,虽然这笔钱有望追回,但以后在孩子的教育和管理方面一定要多用心,不能让孩子再犯类似的错误。发生这样的事以后,打骂孩子都不管用,最应该做的就是教育,要让孩子从内心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做出改正。
小孩这样做并不会构成盗窃罪,法律规定未满16周岁的孩子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就算他偷偷拿父母的手机去消费,也不会构成犯罪。如果已满16周岁,一般情况下。被发现后获得了亲属原谅也不会构成盗窃罪。
这件事要具体情况。
浙江有个小孩叫小萌,今年九岁,平时他跟着父母一起生活,暑假期间被父母送到外婆家,外婆为了给孩子改善生活质量,专门去取了3万元现金存进银行卡。除了给大孙子转了8000元之外,剩余的钱都在手机里面没有使用过。有一次外婆遇到了紧急情况需要转账,打开手机却发现银行卡里面的余额都没了,经过调查才发现这些钱都被小萌拿去充值游戏了。
家人得知后,对小萌进行了一番教训,其实小萌一直以来都喜欢玩游戏,有时候还因为在课堂上玩手机,被老师发现,父母曾多次教育孩子,奈何小萌就是屡教不改。外婆回忆也发现孙子经常会玩手机玩到半夜,以为只是贪玩,所以没有管,没想到一个月内花光了2万多元。这些钱里面还有自己的养老金,所以外婆希望能够尽快向游戏公司讨回这笔钱,后来联系了记者,在记者的帮助下,游戏公司同意将钱退回。
通过这件事警示各位家长,没必要的情况下,千万不要将手机拿给孩子玩,就算孩子要用手机学习,也要开启青少年模式。就是不要让孩子知道,任何支付密码,个人身份证号要藏起来。隔一段时间就要去查一下孩子,在手机里面玩什么,家长一定不能过度溺爱孩子,像小萌这种情况明显已经沉迷于手机,适当的时候,可以用棒棍教育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