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陶行知谈教育》——第1章 教学合一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这本书开篇就描述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合一,在教学合一中阐述了此理论提出的理由,即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对现在的教育有着很大影响。下面我将根据陶行知先生所讲的这三点说一说我的感悟与收获。
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作者说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这让我想到了部编版教材的编排特点,以五年级教材为例说明。每一单元都包含了两大主题即人文素养和语文要素。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语文要素的第一点就是要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第二就是根据情景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这不正是要我们感知古人的智慧,教学生学吗?我们要教的不仅仅是这几篇课文,而是要教孩子们自动地思维。那么,在备这一单元的课,我们该如何实现这一单元目标呢?在教授的时候又该如何设计课堂问题,才能启发孩子的思维呢?这是值得我深思与研究的。如果学习了这一单元,孩子们的思维得以启发。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当他们遇到任何问题,也能自主的找寻方法来解决问题。我想,那将是课堂最大的功德。
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
作者说如果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那时先生就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一方面也就能够乐学了。
我将之理解为“备学生”,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情,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的思维模式出发,因材施教方能事半功倍。同一篇课文,比如冰心的《忆读书》,这篇课文之前是语文s版初中的内容,而部编版教材为五年级上册的内容。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自然要根据五年级的孩子的特点来设计。绝不能拔高要求。否则孩子不仅理解不了,还容易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作者说“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我想就是告诉我们,要以学生为本。心中有学生,教学才是活的。而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又是不一样的,在一个班,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而放弃其余四十几个。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那四十几个放弃那一个。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错过了,我们拿什么弥补呢?又有谁能负此责任呢?这让我更加确定,在对待学困生或者特殊儿童时,要多几分耐心多一点方法。让他们也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第三,先生不但要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
作者说,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这让我想起了作家谢云老师的一句话“老师无法教给学生他自己没有的东西”,是啊,要给学生一瓢水,自己不得先有一桶吗?正所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倘若老师不能“学而不厌”又如何“诲人不倦”?没有丰富的知识,独到的见解,又怎能让学生信服?又如何教出栋梁之才?这也告知我们,老师要终身学习。学无止境,一个人,无论学问再高,都有他不知道的领域。更何况,我还只是一名新老师。更需要不断学习与进步。
从教三年多,每备一堂课都小心翼翼,每上一堂课都战战兢兢,生怕误人子弟。有时候我总问自己一个问题,孩子们遇到我,他们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因为我知道自身还有很多的不足。而我从事的职业,关乎到祖国的下一代,甚至可以说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往大了说,建设社会主义富强国,教师任重而道远。而孩子们呢,会遇到什么样的老师,他们别无选择。所以我也不停告诫自己,要一路坚持学习,努力争取不辜负我所遇到的每一个学生。
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作者说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这让我想到了部编版教材的编排特点,以五年级教材为例说明。每一单元都包含了两大主题即人文素养和语文要素。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语文要素的第一点就是要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第二就是根据情景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这不正是要我们感知古人的智慧,教学生学吗?我们要教的不仅仅是这几篇课文,而是要教孩子们自动地思维。那么,在备这一单元的课,我们该如何实现这一单元目标呢?在教授的时候又该如何设计课堂问题,才能启发孩子的思维呢?这是值得我深思与研究的。如果学习了这一单元,孩子们的思维得以启发。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当他们遇到任何问题,也能自主的找寻方法来解决问题。我想,那将是课堂最大的功德。
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
作者说如果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那时先生就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一方面也就能够乐学了。
我将之理解为“备学生”,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情,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的思维模式出发,因材施教方能事半功倍。同一篇课文,比如冰心的《忆读书》,这篇课文之前是语文s版初中的内容,而部编版教材为五年级上册的内容。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自然要根据五年级的孩子的特点来设计。绝不能拔高要求。否则孩子不仅理解不了,还容易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作者说“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我想就是告诉我们,要以学生为本。心中有学生,教学才是活的。而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又是不一样的,在一个班,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而放弃其余四十几个。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那四十几个放弃那一个。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错过了,我们拿什么弥补呢?又有谁能负此责任呢?这让我更加确定,在对待学困生或者特殊儿童时,要多几分耐心多一点方法。让他们也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第三,先生不但要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
作者说,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这让我想起了作家谢云老师的一句话“老师无法教给学生他自己没有的东西”,是啊,要给学生一瓢水,自己不得先有一桶吗?正所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倘若老师不能“学而不厌”又如何“诲人不倦”?没有丰富的知识,独到的见解,又怎能让学生信服?又如何教出栋梁之才?这也告知我们,老师要终身学习。学无止境,一个人,无论学问再高,都有他不知道的领域。更何况,我还只是一名新老师。更需要不断学习与进步。
从教三年多,每备一堂课都小心翼翼,每上一堂课都战战兢兢,生怕误人子弟。有时候我总问自己一个问题,孩子们遇到我,他们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因为我知道自身还有很多的不足。而我从事的职业,关乎到祖国的下一代,甚至可以说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往大了说,建设社会主义富强国,教师任重而道远。而孩子们呢,会遇到什么样的老师,他们别无选择。所以我也不停告诫自己,要一路坚持学习,努力争取不辜负我所遇到的每一个学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