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厦门没到过这些地方,我建议你再去一次
厦门,位于福建的南部沿海,原来是一个必须乘船前往的海中孤岛,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了高集海堤,才让厦门岛与大陆相连。现在这条海堤拆除了,厦门岛通过多座跨海大桥与大陆联通。而对于老厦门人,只有厦门岛内和鼓浪屿才算是厦门。
在厦门大街上随便走几步,就有一家沙茶面店。沙茶来自于印尼马来西亚一带,是下南洋的华侨带回的。 沙茶与面一相逢,便产生了离开厦门便无法复制的味道 。
一般沙茶面店都是开放式厨台,方便客人自行选择加入海鲜或猪、鸭等内脏或是豆腐、油条等辅料。店家把碱面放入笊篱下开水锅烫熟,捞到碗里;放入配料,快刀剪碎,放入沙茶汤中烫熟入碗;最后淋上大锅里滚开的沙茶汤,一分钟之内一碗面就可上桌了。
好的汤底,是一碗沙茶面的灵魂。熬制这碗金黄中带着红亮油花的浓汤,需要选用花生、虾米、辣椒、沙姜等等。花生酱香和沙茶辣的无间融合,辣中带香香中显鲜,是沙茶汤的极致。
喜欢沙茶面,喜欢的这是这种鲜香浓郁的汤头,还有料足味好的口感。 沙茶面的性格就像是百年来厦门的城市性格,开放、包容 。
约在鸦片战争后,不少从南洋回来的闽南人在厦门建商铺经商,他们把异国他乡的建筑形式用在本地建筑上,骑楼这种“商住合一”的居所应运而生。下做商铺,楼上住人,跨出街面的骑楼,既扩大了居住面积,又变成与顾客的共享空间。后来骑楼逐渐传播开来,成为闽南极有特色的建筑样式。
最早的骑楼建在中山路、大生里一带,喧嚣的市井人气和浓重的商业氛围在这里交融。走在骑楼之下,小小的功夫茶桌,穿着背心的阿公坐在街边饮茶,旁边的阿婆静静晒着太阳。有客人进门也气定神闲。街区虽老,但路大多比较宽敞,沿街卸货的小面包车,工人们边聊天边搬运货物。这里有一种南洋的慵懒和惬意,不着急,一心一意踏实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这个名为沙坡尾的地方,是如今厦门这一切的根。这里是老厦门港的避风坞,是 渔船的退潮后停靠点 。对许多以海为生的厦门人来说,只有这里才是真正的厦门港。许多海外乡亲就只认沙坡尾, 当年他们就是从这里出发,漂洋过海到外面闯荡的 。
曾经,在这片古老的避风坞里,生活着一些 以船为犁、以水为天,被喻为水上吉普赛人的渔民 。他们常年在外漂泊,生命难以得到保障,如同蛋壳一样脆弱 ,疍民之称由此而来。
随着时代变迁,城市发展,本可停泊约80艘百吨位渔船和百余艘小型渔船的避风坞,目前已被关闭。一些小渔船还到此停靠,渔民们在岸上贩卖海鲜,形成了现在的鱼市。
现在的沙坡尾,既保留着古早味,又有更多的新事物涌进来。在原有的城市肌理上,文化秀场、创意空间纷至沓来。厦门双子塔就在附近,一座为希尔顿酒店一座为SOHO办公楼。 渔港淳朴的气息和景象与现代城市文明两相对望,互不打扰。
厦门,有着一种传统的、温润的、内敛的城市味道,海岛的清新淳朴融合了南洋文化,塑造出令人难以忘怀的特点。你与厦门发生过什么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