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人故事》有感
读《名人故事》有感通用15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读《名人故事》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名人故事》有感1
题记 :古城绍兴,绮丽水乡,风情万种。坐在乌篷船中,穿行于水乡河道之间,忽然想起了老师说过的一位绍兴名人:当年周作人返乡,乘坐乌篷船穿城出乡,在船行之中顿生感悟,于是留下了那脍炙人口的《乌篷船》。绍兴——就是一座漂在水上的历史博物馆。而《绍兴名人故事》就是穿行于水乡河道之间的一艘轻舟,绍兴的文化就这样被水贯穿,就像一本用水写成的书,相映成景。
“八十三位名人,擎起了绍兴历史文化的丰碑,八十八个故事,彰显着先贤的精神风范。”正如书中所说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境地。”一个个小小的故事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作者以现实的视角、生动的笔触,展现了绍兴这个“名士之乡”中众多名士的风采。
绍兴是一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地方,几千年里,这里人才辈出,“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者,代不乏人。或为一代宗师,或为群伦表率,王充著《论衡》,反对谶纬迷信,批判唯心哲学,成为不朽之作。王羲之挥毫作《兰亭集序》,赢得“书圣”的至上荣誉。陆游咏诗万首,结集《剑南诗稿》而流芳百世。徐渭大笔放纵,水墨淋漓,是我国青藤画派创始人。蔡元培学贯中西,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鲁迅用杂文作武器,奋斗终身,以“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入载史册。周恩来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形象,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他们如同熠熠星辰,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怪不得,毛主席赞誉绍兴是“名士乡”。
当我一页一页翻下去时,感受到的是历史的厚重感,这里记载着太多感人、催人奋进的历史故事。先贤们的事迹让人记忆深刻,那津津乐道的情节,那所受的启发,是我们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从鲁迅爷爷的刻“早”中,我懂得了刻苦学习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中,我可以学习先贤面对逆境永不言退的意志。而鲁迅爷爷的“弃医从文”,则使我明白了什么样的人,才是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这些历史画卷历历在目,这些人物形象让人记忆犹新。
时光飞逝,岁月蹉跎。这些遗存被消散在历史的尘埃中,但他们这种精神却同日月永存,我要学习王冕这种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它能使我更上一层楼,正如一位先哲说过的,天才是1%的聪慧加99%的汗水。我还要学习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愿,为自己定一个学习目标,为这个目标而奋斗。我更要学习孝女曹娥,她让我懂得爱字的含义……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我们要学习名人的精神,宏扬他们的精神,让每个人懂得去珍惜,去回报,去奉献。作为青年一代,更要时刻准备着,为绍兴的明天添砖加瓦。
读《名人故事》有感2
在这个五彩缤纷的暑假,我每天都沉醉在知识的海洋里。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里的故事十分精彩,那就是《名人故事300篇》。这本书让我对这些人感到佩服。
《名人故事300篇》向我们讲述了海内外300多位名人在自己一生里发生的特别的事。就拿贺龙来说吧!他小时候对那些专干坏事,常常欺负老百姓的官怀恨在心,希望把他们赶下台。机会来了,一天,一个常常欺负老百姓的官的儿子,骑着马,仗着自己的爸爸是当地官,把人们的摊位一个个弄翻了。贺龙看不顺眼,趁他不注意时用木头将他打下马。打得他哭爹叫娘。后来,他把贺龙告上法庭,企图将贺龙打入大牢。但是贺龙反客为主,把他的罪状一一说出来,惩治了恶人,得到了人们的赞扬。
是呀!贺龙他有勇有谋,敢于跟恶人作对,他见义勇为,惩恶扬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虽然,我们不能像贺龙一样,但是,在平常生活当中,也可以像贺龙一样做一些好事,例如:别人打架,你去劝他们;发现小偷偷别人的东西,你去提醒别人,这也是为社会做好事。贺龙很勇敢,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品质。
还记得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吗?在地震中,有一个不同凡响的小英雄,他用一双手,救出了一个小女孩,一个小生命。这也不是有着贺龙一样的精神吗?别以为这样很简单,用铁铲挖也要大半个小时,更何况是一双手呢?还有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狼牙五壮士他们都有着贺龙一样的'精神。
让我们记住这些英雄吧!正是他们,才使我们过上今天幸福美满的生活!
读《名人故事》有感3
五岁时,父亲拿一只小罗盘给他玩,爱因斯坦捧着罗盘,见里面的指针转来转去,最后始终指向北方,他奇怪了,他把罗盘捧在胸前,把指针转一圈,又转一圈,不管怎么转,那根针总是指着北方。他呆呆地站在那里,手里捧着罗盘,默默地想:针四周什么都没有,是什么神奇的力量把针吸住了呢?他呆呆地站在那里想,直到母亲喊他吃饭,他还站在那里思索。
秋天,爱因斯坦一家去郊游,当走进一片茂密的树林时,他却不见了,母亲到处找他,焦急地喊他,他却一个人在林间轻轻地穿行,一会儿摘下一片树叶,细心观察树叶的脉纹,一会儿观看阳光从树叶间透出的光斑,到了湖边,他就蹲下身来,一动也不动地望着湖面上起伏的微波。当母亲好不容易找到他时,他正坐在地上,凝望着一队队忙忙碌碌来回穿梭的蚂蚁。“阿尔伯特”妈妈一把拉起小爱因斯坦的手,发现他呆的地方离她叫喊的地方很近,“你干吗不答应妈妈,让妈妈来回的跑。”“没有,妈妈我没听见。”小爱因斯坦说,妈妈只好微微地叹了一口气。
读完这个故事,我知道爱因斯坦从小就是一个爱思考的孩子。他常常为了弄懂一个问题,不断地仔细观察和这个问题有关的事物,并且努力思考,自己从中找到答案。()我也要像爱因斯坦一样,以后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要养成多观察、勤思考的好习惯。
读《名人故事》有感4
读了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时珍。李时珍是我国一个伟大的医药学家,他花了十几年的心血写了一本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它被翻译成日文、德文、法文、英文、俄文等。
李时珍年幼时,身体多病,常想长大后一定当个医生。再加上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医生,从小就具备了不少药物方面的知识。但李时珍的父亲不想让他学医,于是他向父亲表示:要立志学医。父亲见他意志坚定就只好答应了。
李时珍读过大量的药物书籍。发现了不少药书对药物性能的记载有错误。有的药服用后可以致使人死亡。这些事情对李时珍的触动很大。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在十年的时间里,他把古代的医术和药书几乎翻了个遍,但李时珍认为还需要亲自实践。
从此李时珍经常到各地游历访问,他给人看病不收钱财,只求别人告诉他一点偏方。为了深入研究,他经常爬山越岭,到深山野林采集草药,在外面风餐露宿,饱受艰辛。他的足迹他变了山山水水,行程不下万里。
李时珍花了近三十年的时间,记下了几百万字的笔记。经过一遍又一遍的修改,终于写出了举世名的中药巨著《本草纲目》,给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科学遗产。
从中我也得到了启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只有不断的努力,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读《名人故事》有感5
在我家中,有一本书总是放在我的床头。这本书是妈妈在春节时候作为新年礼物送给我的,书的名字叫做《100位名人成材故事》。每天晚上当我翻开书的时候,就仿佛进入到了另外一个时空,在那里我了解到那些名人是如何刻苦学习和努力实现他们自身的价值。
到现在为止,这本书我已经基本读完。书中的每一位人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十分的生动有趣,他们都克服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最终为我们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们的那种精神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激励着我们这一代的人们。
当我读到铁杵磨针的少年李白的时候,我知道了学习应该要有铁杵磨针的韧劲,而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李白从老婆婆那里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他日后成为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并为我们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
当我读到爱数星星的孩子张衡的时候,我知道了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不光要学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还要经常主动观察周围的其他事物,并要对不明白的要细心的进行研究。张衡就是经常细心观察天象,才能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天文的仪器浑天仪。在那之后,他又发明了世界上最早观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
读《名人故事》有感6
同学们,你们知道以墨洗池的书圣是谁吗?
王羲之是我国古代的大书法家,他从小开始练字,到七岁时,字已经写得不错了,可他的愿望是能成为一个大书法家,所以后来他一边学习,一边坚持练字可是四、五年过去了,还没有太大的长进。
有一次,他无意中听到父亲有一本叫《笔谈》的书,就找父亲要了这本《笔谈》,很用心的阅读,并认真领会后在进行临摹。不到一个月时间字就突飞猛进。我想,这就是他成为大书法家的原因。就像我们平时读书一样,不能死记硬背,要讲究方法,这样就能取得四半功倍的效果。
王羲之练字非常专心,甚至有些痴心。他还闹过吞食墨汁的笑话呢!
王羲之做事有毅力,持之以恒。他们家院子后面有一个水池,因为长年累月的练字,在池里洗毛笔,时间一长,水池的水全部变成了黑色,这个池,就是有名的墨池。
不管我们做什么事情,要想成功,就必须像王羲之那样,能要有目标,有毅力,还要能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落网。
读《名人故事》有感7
王献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
他自幼跟随父亲王羲之学书法。一天,他挑了一些认为写的比较好的字去给父亲看,父亲直到翻到最后一个“大”时,才提笔在下面加了一点,然后叫王献之给母亲。母亲看了半天,指着那个点说 : “你只有这一个点像你爸爸写的!” 王献之很沮丧。从此,王献之不管寒暑,日夜练字。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用尽了 18 缸水时,字也练得有筋有骨了。后来,他和父亲被人们称“二王”。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自已。我学过画画,练过毛笔字;学过钢琴,练过跆拳道 ……可唯一坚持下来的只有钢琴。记得,才开始学钢琴时,觉得十分有意思,吵着要学。可是学了不到半年,便觉得学钢琴十分枯燥、无味。有时甚至还想到了不学钢琴了。妈妈说:“你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总是半途而废。”听了妈妈的话,我坚持了下来。可在上钢琴课时,总是不用心,经常有错音。老师叫练 10 遍,我只练了 3 遍,由于练习的遍数少,总是完成不了任务。比比王献之,他那样刻苦地练字,为了练好字,用了 18 缸水。我简直估算不出 18 缸水写了多少字。我真惭愧。
我要向王献之学习,学习他 18 缸水的精神,不管练琴,还是学习,都要持之以恒,勤奋刻苦。
读《名人故事》有感8
在这个寒假里,我读过不少课外书,寒假读《名人故事》有感。其中,令我深受启发的一本书是《名人故事》,这本书里的一个个故事,让我百看不厌、受益匪浅。
《名人故事》里的小故事—《乐坛“拼命三郎”》讲叙了我们最喜欢的音乐家聂耳的故事。聂耳自幼喜欢音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他考上了上海明月歌舞剧社,成了一名小提琴练习生。当时,剧社条件非常艰苦,但爱好音乐的聂耳却十分知足。聂耳知道自己基础差、起点低,于是在大家去逛商店,或看杂耍的时候,聂耳却抓住这宝贵的时间,勤加苦练,每天至少要练上七八个小时。因此,被人们称为“拼命三郎”。正是凭着这股勤奋和拼命劲儿,聂耳在他短暂的一身中,留下了许多光辉的作品。《墨池的故事》讲述了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酷爱书法的王羲之每天勤学苦练。有一次,他在书房练字,书童给他送来馒头和蒜泥,劝他趁热吃,而他心思全在练字上,母亲来书房看他,却见王羲之右手拿着笔,左手拿着半个馒头蘸着墨汁往嘴里送,读后感《寒假读《名人故事》有感》。王羲之每次练完字后,总要到门口的池塘边清洗毛笔和砚台。起初,池塘里的的水还很清澈,可由于他不停地练习书法,不停的清洗笔和砚台,天长日久,清澈见底的池塘竟变成了黑黑的墨池……
读完《名人故事》这本书,使我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成功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也没有天上掉馅饼这等好事,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只有经过一番磨砺,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勤学苦练,不断的探索,才能向成功的道路一步步迈进。
读《名人故事》有感9
楚庄王是春秋时期的五霸之一,他是一位治国有方、用人有术的君主。关于他的用人艺术,有这样一个非常生动的故事。
有一年,楚国的军队接连打了几次大胜仗,楚庄王非常高兴,专门在宫中设宴庆功,搞赏功臣将士。宴会上,楚庄王下令将士开怀畅饮,不必拘束,还专门让他的爱妃许姬为每一位有功将士敬酒。
许姬是位绝代美女,她遵照楚庄王的命令,面带笑容地走到每位将士面前敬酒助兴。宴会上,有一个叫唐狡的壮士已喝得酪酌大醉,见许姬飘然如仙地向他走来,以为是天仙下凡。正在此时,宫中蜡烛被一阵来风吹灭了,宫中一片漆黑,唐狡趁此机会,情不自禁地用手去牵许姬的衣服。许姬拼命争脱,并机智地拔下了唐狡头上的帽缨。许姬跑到楚庄王面前娇喘吁吁地说:“有人想趁黑污辱我,我顺手拔下了他的帽缨,您赶快令人点上蜡烛,查明此人,为我雪耻!”
这突如其来的事件把人们惊得目瞪口呆,大厅里顿时一片寂静,唐狡更是吓得冒出一身冷汗,猛然间从醉酒中清醒过来,追悔莫及,只好等着楚庄王处罚。
出人意料的是,楚庄王听完许姬的诉说,非但没有追究无礼之人的意思,反而以责备的口吻对许姬说:“酒后失礼是人所难免的,我怎么能为此去惩治一位刚从战场上拼杀下来的勇士呢?”说罢,便下令道:“先不要点蜡烛,今日君臣欢宴,不拔去帽缨不能尽兴,请大家都把帽缨拔下来。但是,所有的将士都拔去自己的帽缨,大厅的灯火又明亮起来”。唐狡偷偷擦去头上的冷汗,心里无比感激楚庄王。
几年之后,楚国又与邻国发生战事,楚庄王亲率三军督战。出发前,唐狡请求带百余人做开路先锋。唐狡身先士卒,带领这百余人,以一当十,勇猛拼杀,直杀得敌军望风而逃;楚庄王率领大军紧随其后,长驱直人,大获全胜。
战争结束后,楚庄王决定重赏唐狡。唐狡却说:“我受大王恩典己经很厚了,宴会上我对王妃无礼,大王部恩待不杀,我就是肝脑涂地也报答不了大王的恩典,怎还敢领赏呢!”
楚庄王听后十分感动,深深感受到关爱将士的重要。最后,他还是重重地奖赏了唐狡。
读《名人故事》有感10
我阅读了——《名人故事》这本书后,从中感受到了古今中外的名人的勤奋好学。这本书说的是:司马光,李诚,比尔。盖茨等等中,外名人勤奋好学的故事以及展现他们的才智的事例。比如:《喜欢读书的陶行知》。(.)
这个故事述说了陶行知六岁应该上学,陶家没钱给学费,但他聪明好学,因此被附近开馆子的秀才免费收为学生,受到了启蒙教育,九岁时被外婆送到吴尔宽的经馆伴读,这才正式入学,练出了一手好书法。十岁时,听说有一位品学兼优的王先生主持学馆,便去求学,王先生被他感动就让他免费伴读。崇一学堂校长见他聪明好学,又允许他免费入学,毕业时名列第一。后来陶行知成为一个教育家。
从这个故事中我想到我们现代的小学生,想到现代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小公主”,想到现在整天只想着玩,上网的学生,我们应该看看教育家陶行知小时候是多么勤奋,多么努力,他才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难道我们就不应该向陶行知学习吗?像他一样,成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你难道不想成为吗?所以,我们应该像陶行知一样有这种精神,好好学习,奋发图强,无论你长大是不是个教育家,只要你努力奋斗,就会成功,就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出息的人。
读《名人故事》有感11
我,一只书蠹,徜徉在《绍兴名人故事》里两个月,体验名人的生活,感悟人生的真谛,心底海涛澎湃,找到了生活学习的密码。
在这万分精彩的两个月里,我住在被 保卫的“大善寺”里,《卖筛求读》、《万里寻宝》,食用着朱自清的 “精神食粮”,在情感上发生了“核裂变”,勇敢地《拿起鞭炮吓洋人》。
我被勾践的《卧薪尝胆》感动了,也从王充的《看白书》中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还了解了鉴湖马臻的英雄事迹,非常欣赏经享颐《忠良不嫌多》的心态,敬佩王羲之的字练到了《入木三分》的地步……
《不读书,宁愿死》的马寅初,《铁窗修学》中的张秋人,《学到终身》的竺可桢,《卖衣解难》的郑弘,乘上《特别列车》的王一飞,《值得黄包车拉我》的夏沔尊,都深深地感动了我,我的情感犹如凤凰涅槃,《死而复生》。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读《绍兴名人故事》更是如此。纵览全书,心里烙下最深地是一个“苦”字。可是哪一个名人怕吃苦?而我们都是一群“小皇帝”、“小公主”,生活在一个蜜罐里,从没吃过苦,从没有经历风雨锤炼。我觉得我们得好好练好自己的生存能力,磨练自己的意志,不然如何面对今后生活中的挫折呢?
这时,心底的一颗星升起,紧接着又来好多颗,每一颗,都代表着一个名人。星星落在了地上,变成了导航灯,引导着我成长的道路。他们又如一颗颗铺石路,铺成了一条平坦的星光大道!
读《名人故事》有感12
前段时间,我读了一本名叫《世界名人的故事》的书,它讲述的是世界各个国家在不同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名人的故事。海明威、贝多芬、牛顿、爱因斯坦,这些人的不朽事迹,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而在这些名人中,使我印象最深的那要数牛顿的故事了。
牛顿小时候因为家境贫穷,父亲因病去世他被迫退学回家,母亲让他每天以经营农产品为生,但他总是偷偷地看书而忘记了做买卖,结果感动了舅舅。在舅舅的帮助下,他重新走进了校园。后来,他成了科学家,经常忘我地工作。一次,牛顿邀请一位朋友到他家吃午饭,他研究科学入了迷,把这件事忘了。他的佣人照例只准备了牛顿一个人的午饭,临近中午客人应邀而来,见牛顿正埋头计算就没有打搅牛顿而自顾自地吃起来,吃完后就悄悄地走了。当牛顿把题计算完了准备吃饭时,看见盘子里吃过的骨头恍然大悟地说:“我以为我没有吃饭呢,原来吃过了”。牛顿在发明了万有引力后,却不急于发表,在朋友的不断劝说下仍反复验算确认无误后,才在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于世,成为经典物理的奠基人。
通过读了《世界名人的故事》这本书,我明白了学习和工作要有严谨的态度和忘我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正像那首歌里唱的那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愿我们以牛顿为榜样,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勤奋好学,成为祖国的栋梁。
读《名人故事》有感13
妈妈给我买了本《名人故事》作为生日礼物。拿到这本书,我就爱不释手。
《名人故事》里面介绍了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名人小时候的故事,我觉得他们都是从小就对自然界感到好奇,从而开始探索、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最后发现了世界上许多重要的规律。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爱因斯坦小时候拆指南针的一个故事。
爱因斯坦小时候好奇心很强。在他四五岁时,他爸爸买了一个指南针送给他。小爱因斯坦立即被这个东西吸引住了。“为什么小小的针不管怎么转动总是指着一个方向呢?”爱因斯坦跑去问他的父亲。父亲说是磁力作用。他不明白,又跑去问叔叔。可叔叔也说不出所以然来。爱因斯坦就把指南针拆开,寻求答案。虽然小小的爱因斯坦不明白什么是磁力,但这个指南针却使他产生了探索自然的强烈欲望。爱因斯坦正因为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才走进了物理学的殿堂。
读着读着,我不由想起我名字的由来。爸爸妈妈告诉我,我的名字取自于名言“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我想爸爸妈妈一定希望我能像爱因斯坦等科学家那样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乐此不疲地研究事物规律。我决心从此以后,在生活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认真钻研,将来也像爱因斯坦一样成为物理学家。
读《名人故事》有感14
这几天,我读了《影响世界的100位名人成才故事》这本书,受益匪浅。
本书介绍了杰出的政治领袖:秦始皇嬴政、唐太宗李世民。家喻户晓的古典浪漫主义小说作家的代表-------吴承恩。从书场里走出来的小说家------施耐庵。一代诗仙----李白等著名人物。
这些著名人物令我敬佩,但有一位名人,他是唤醒了人们灵魂的文学斗士,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他就是-------伟大的鲁迅先生。
他从小受到严格教育,很早就开始在著名的三味书屋学习。1920年,鲁迅又赴日本留学,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他认为医学是一门有用的学问,中国人体质差,学医可以为人治病,救死扶伤,所以就赚到仙台医学学院学医。可是后来遇到的一件事,使他再次改变了注意。
在一次放映片中他看见了一群日本兵抓住一个中国人将他五花大绑地押赴刑场。在场的同学们欢呼雀跃。顿时愤怒、悲痛、屈辱充满了他的心。鲁迅苦苦思索,终于领悟到“医学救国”行不通。再高明的医师也只能就同胞的肉体,而无法医治同胞的灵魂;只有振兴中华,才是当务之急。于是鲁迅决定放弃医学,转学文学。他一生创作和翻译了许多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坟》。
他以笔为武器,唤醒了无数中国人,被后人誉为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这就是鲁迅先生,他以深邃的思想、犀利的笔锋和仁爱的心,无情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令我赞叹不已。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顽强斗争精神永垂不朽。
这本书让我领悟前人的经验,走上成才之路。
读《名人故事》有感15
听说,华罗庚是自学成才非常伟大的一位数学家。今天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读了《200个名人的童年故事》里的《华罗庚》这篇文章。
华罗庚确实是伟大的数学家,他十几岁的时候开始写数学论文投稿,投了几十篇以后,终于有一篇论文在上海《科学》杂志刊登出来。这篇文章令清华大学的数学系主任熊庆刮目相看,他把华罗庚请来当自己的助理员,碰到难题的时候就会请他来解题。后来华罗庚写出了许多书,如:《代数的五次方程式的解法》、《数论导引》等,他成为令人敬仰的数学大师,深受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华罗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并不是容易的。他初中毕业后,家里实在拿不出50元的食宿费,就退了学。失学后,一边帮父亲看店,一边自学数学,他一看起书来,就忘记了一切。不是忘记接待客人,把客人气走;就是算错帐,多找钱。父亲气的把他的演算撕掉仍在街上,还烧了数学书。华罗庚心疼得昏倒在地上。
我想:华罗庚看店的时候都没有忘记学习,他的这种刻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有时奥数做不出来时,也不仔细想想,就叫爸爸教我。今后,我一定要改掉这个坏习惯。《华罗庚》这篇故事使我体会到要取得优异的成绩,是不容易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古人有句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平常小事中,不也都包含着这个深刻的道理吗?我暗暗下定决心:往后我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像华罗庚那样勤奋刻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