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如何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中小学教师如何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心理辅导”这个概念,出现在我们教师脑海中的时间已不短,但直到如今,许多教师这种辅导意识还很薄弱。而事实上这种教育理念,是适应时代要求的,每个教育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把心理辅导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则是迫在眉睫了,现在我们就谈谈中小学教师如何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1转变观念,区别心理辅导和德育教育
一定意义上讲,这是心理辅导成功的先决条件。因为心理辅导要求辅导者与被辅导者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悦纳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如果心理辅导者以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面目出现,以苦口婆心说教的方式对待学生,肯定要被他们,特别是“问题”学生从心里否定掉。结果你是讲得口干舌燥,唾沫横飞,学生却已经坐不住了。这是一误区,需引起高度警惕。
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又是一个挑战:完成这个角色转化,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转变观念,放下架子,在心理上与学生平等,如果自己高高在上,或为完成某项任务而下达一些指令,这样只能事倍功半,甚至是作无用功。
2心理辅导老师要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
心理老师不要强调自己的身份、立场,而是要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在我们的传统思想教育工作中,教师的主动性很大,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自上而下式的,真理总是掌握在老师手里;要求学生听从、服从,遵从老师的旨意;学生非常被动,而这种模式完全不适合于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应当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当今社会,这些生机勃勃、体质强健的青少年,面对的却是单调枯燥的学习活动;激烈紧张的考试竞争、观念不当的家庭教育、节奏快速的生活流程,以及人际关系中的种种矛盾冲突,这些都有可能造成青少年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失衡。
针对这些纷繁芜杂的问题来源,如果教师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或是靠主观臆测来解决问题,怎能对症下药呢?结局可想而知!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这是心理辅导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3聆听是心理辅导中最重要的技术
在传统的'思想教育过程中,一般都是老师讲学生听;或老师讲得多听得少,学生听得多讲得少。这样的话,学生心里只把你当作老师而不是倾诉的对象,就不会表达出自己真实想法。同时,心理辅导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首先要了解学生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去耐心听。
听的过程实质上也是把脉的过程,听完了也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让学生多说,也是让学生合理的宣泄情绪。宣泄了也就轻松了;说了也能理清头绪,更认清自己。有些问题甚至会不费吹灰之力而告破,这又何乐而不为呢?但对许多老师来说,这并不容易。因为长期的思想工作者角色是他们养成了滔滔不绝的习惯,善讲而不善听。
许多信息就会由于不善于听而流失,甚至歪曲。从而使辅导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要锤炼语言功能,但同时一定要学会聆听。这既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态度,是对学生的尊重、同情与爱护,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
4做心理辅导时要以创设良好氛围为基础
人是情绪化的动物,而这种情绪又是不稳定的,极易受到感染。为此要善于借用各种方式感染学生的情绪,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适合于辅导工作顺利开展。这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着手。
比如上班会课,可事先对教室或其它活动场所进行布置,让人有一种温馨、和谐、愉快、轻松的感觉;同时又要在自己的语言、语气、语调上,身体语言上下工夫,让自己更具亲和力。比如,在座位的排列方式上,若稍做改动,可收到大效果——改秧田式为梅花型、马蹄型、圆形等,便于和学生情感交流。
总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注重学生整体人格修养的陶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才能是开展学校心理辅导的迫切要求。
如果您在中小学心理辅导中有很多困惑,那么可以参加中国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认证培训班,跟随中小学心理辅导专家董艳菊老师学习,董老师从事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近二十年,有着丰富的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实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