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后记》读后感

 我来答
学海语言教育
2022-07-20 · TA获得超过5592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90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41万
展开全部
后记通常是写在文章或书籍之后的文字,多用于说明写作的经过或起拾遗、补充的作用,但鲁迅为这部《朝花夕拾》所做的后记却别具一格。在这篇文章中,鲁迅以图像作为核心,借以考察近世的民间信仰和社会心理,在进行创造性的“读图”。

《后记》先讲了前文《二十四孝》的开头,北京恐吓小孩的“马虎子”应作“麻胡子”是不知起源,以讹传讹,应该为“麻祜子”,是叔谋之名,见唐人李济翁做的《资暇集》卷下,题云《非麻胡》并摘抄了原文。如今的父母被教育不要恐吓小孩子,“马虎子”还是“麻祜子”恐怕无人关心吧。从唐至民国一直恐怖小孩的话,生命力不可谓不长久,在新中国失去了力量,社会的变迁从来没有今天这样迅速可见一斑了!

接着写了《二十四孝图》的不同版本,有光绪己卯肃州胡文炳的《二百卌孝图》删去了“郭巨埋儿”因其“揆之天理人情,殊不可以训。”鲁迅对作者的佩服。有同治十一年刻的《百孝图》,虽认为埋儿“忍心害理”,但并不敢轻易删去,序言中还要讲一些模棱两可的话来,鲁迅对此表示“不大懂”并认为《百孝图》的起源,“不大高明”。民国九年的《男女百孝图全传》,名字就惹得鲁迅嘲讽,从“百行之先”的孝忽然拉到“男女”上去,不庄重。接着比较了几幅尽孝图的画法,其中发表的议论“人说讽刺和冷嘲只隔一张纸,我以为有趣和肉麻也一样。”简直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了!鲁迅文章中这些议论性语句,很多都是真理本理啊,先生目光如炬,专制、强暴,虚伪、保守、蒙昧,他都看得一清二楚,并用“金不换”之笔,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使古老而艰深的象形文字,变得那么平易、新鲜富有生命的活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