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技巧

 我来答
温屿17
2022-07-09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2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5.6万
展开全部

  导语: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它是整个课堂的前奏,如同丰富晚宴的一道开胃菜,一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一出戏的序幕。俗话说得好:一个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而在语文这门人文性、趣味性较强的科目上,有一个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更是至关重要。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技巧

  一、变“部分发展”为“全员参与”

  以往的课堂往往为中等以上学生提供一个发挥的空间,而中等以下,尤其是后进生则较少照顾到。而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具体到语文课堂上,即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为此我采取以下措施:

  1.兴趣第一,鼓励全员参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句话向我们揭示了学习的秘诀就在于对学习的热爱。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最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积极性。

  2.有效的评价机制,保证全员参与对抗员PK制——“只要胜过你的对手”

  我把全班同学按照原有的成绩两人一组做为对抗员,让其互相竞争。只要赢过对手即是胜利者,可以获得奖励,比如少写作业、加分,等等。因为双方都是水平相差无几的,胜过对手是每个学生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到的事情,保证了全员参与。PK的形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时间采取“五局三胜制”或“三局两胜制”或“一局定胜负”,PK的内容则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安排。对于语文教学中比较琐碎的字词,这个方法最适合。并且,PK制既可以用在课前导入部分,也可以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在《鹤群翔空》这一课,课前PK了两局“字词”、“有关鹤的成语”,第三局则放在品读课文部分,让学生PK积累的语言。

  对抗员PK制既面向全体,也承认个体差异。让两个水平差不多的同学PK,目标小、易达到,利用了初一学生好胜好动的心理,在竞争中,让双方共同进步。

  二、变“知识学习”为“情感体验”

  全面发展要求让孩子在成长中接受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教育。具体到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我觉得就是要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接受或者德育或者美育等方面的教育。每节课对孩子进行一点品德等方面的教育,时间长了,自然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杜甫诗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三、变“教法实施”为“学法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主动发展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与以往的解决如何“教”相比,我更注意解决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与以往的课堂相比,更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即教给学生怎样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我在让学生通读课文之前,总是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1.批注法

  让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把喜欢的美词美句划出来,并在空白处注明理由。每个人喜欢的句子不同,划的句子就可以不同,尊重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并且日积月累地提高了欣赏语一言的能力。这种方法适合一切阅读活动。比如说学生在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昆虫记》等的过程中,也让学生用此种方法。有一次,我把学生手中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收起来看,结果真是让我高兴。学生把书中优美的景物描写、细致的心理描写、生动的语言描写,不仅划出来,而且点评得非常有理有据。仔细的同学还不用同颜色的笔标划出不同的内容。

  2.质疑法

  读课文过程中,对于有疑问的地方也标划出来,画上问号。读完首先由小组合作解决这个疑难问题。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再由老师点拨。教给学生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往往使学生受益终身。由点及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变“读写分离”为“读写结合”

  许多同学觉得写作文难,老师进行作文指导也往往先找范文,反而局限了学生的思维。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编者精选的,我从每一篇课文中找一个可以指导学生写作的切入点,促进读写结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学生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充分欣赏体会课文中优美的语言,进行写作,把“读书”和“下笔”的距离大大地缩短,直接在课堂上把“读书”经过学生的品味、老师的点拨,变为“下笔”。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对百草园的描写,有声有色有趣,“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更是独具特色,是仿写的范本。提醒学生:用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用形容词、动词抓住事物特点;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方法。并且给出一段范文:“不必说那一望无际的大海、万里无云的蓝天、连绵不断的青山,也不必说历史悠久的刘公岛、风光秀丽的环翠楼、高耸入云的幸福门,单是我家门前的小花园,就有无限风光。”学生的思维得到开阔,有写中国的整体到威海局部的,有写齐鲁大地的,也有写城里中学校园的。

  在《最后一课》学会用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来塑造人物,并且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猜猜他(她)是谁?要求:用两种以上所学描写方法,来写班上的一位同学,不许出现名字。第二天,让同学们猜。猜出来的,即为成功的作文。写自己熟悉的同学,学生都很有兴趣写。

  在《土地的誓言》中学会抓住有地域特征的景物,来描写家乡。指导学生写威海的四季……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大大提高。

  五、变“讲读”为“导读”

  在邹校长的带动下,我们初一级部把语文课堂由“讲读”变为“自读”和“导读”,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听老师讲的终究是暂时的',只有学生自己体会领悟到的东西,才会印象深刻。

  我做教学设计时,尽量把一篇课文的重点抓出来,用一个或少数几个问题涵盖整篇文章的重点,使学生可以在自学的同时,又能清晰地把握住文章的脉络。《短文两篇》中的《行道树》和《第一次真好》,由于这两篇文章都是散文,我就从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入手,只需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这两篇文章的形和神分别是什么?事实证明,这一个问题完全可以由学生合作自主解决,而不需要老师再多讲什么。

  六、变“以听为主”为“听说并重”

  把课堂变为学生“自由发挥、畅所欲言”的天地,尊重学生自己独到的见解,改变以往相当一部分学生“话未出声脸先红”的情况,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做出让学生充分体验、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设计。

  我经常在课堂上穿插一个小小的辩论赛,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仿照“全国大专辩论赛”的模式,做了小小的改变。把班上同学分为两大组,做为正反两方。第一轮,先请正反两方陈述各自观点及论据,限时半分钟。第二轮,请双方辩手自由发言(将二辩三辩四辩扩展为全班同学)。第三轮,请正反两方选一个代表做总结性发言。每一轮,我都根据学生的表现,做出及时的评价及简短的点评。必要的时候,也会装做场外援助,对弱势方做出支援。比如说:“第一轮,正方胜,正方辩手的论据更充分,同学们的掌声更热烈!”平时不起眼的10分钟以内的小辩论,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见效最快。在第五单元《马》,我安排学生辩论:“我更欣赏天然野生的马,我更欣赏人工驯养的马”;《森林中的绅士》我安排的辩题是:“我们应该采用积极进取的生活方式,我们应该采用懒散悠闲的生活方式”。在综合性学习中安排辩题:“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正方:伯乐更重要;反方:千里马更重要”。我给出了30分钟的时间,学生的辩论,就初一的孩子来说,就相当精彩了。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