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对待男女生交往的问题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在班主任工作中,男女生交往过密的问题是个敏感而棘手的问题,稍不留神,就会功亏一篑还会引起很多负面影响。
比如:(一)家长对男女生交往和学生成绩的关系认识不到位,对学生过于娇惯,造成学生对教师的引导不接受,那么,教师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就很尴尬。既不能直接给学生定性,又不能直接和家长理论男女生交往的后果,家长还会拿学生厌学、离家出走等隐患来威胁教师的管理,影响教师的正常管理,造成学生、教师、家长之间矛盾加剧。(二)男女生交往没有及时发现,对班级风气造成极恶劣的辐射影响。(三)学生心思不在学业提升方面,容易在课堂上走神、做小动作、说闲话,影响课堂秩序,造成任课教师与学生矛盾加剧。(四)学生成绩下降,造成学生自信心不足,由此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进而手机上瘾、看课外书、迟到、上课睡觉等违纪行为。
究其原因,是学生在高中阶段求学的目标不够明确,从而造成学生心态浮躁,时间利用不紧凑,心猿意马,百无聊赖之际很容易把心思转移到让自己有存在感的、愉快体验的异性交往关系中。所以,表面上教师要整顿的是男女生交往的问题,实际上是要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的问题,观察发现学生最新产生的不良苗头,分析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的深层次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帮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2021年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我结合心理学知识和家庭心理指导的课程内容,对以下三对男女生交往情况进行了干预,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
案例1:赵泽祎 陶宇轩 赵泽祎声乐生,单亲家庭,和父亲在一起生活,平时父亲疏于和儿子进行情感的沟通,生活上也是对孩子关心不够,造成该学生青春期同一性发展紊乱,不能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学习不踏实,与他人交往敏感,既自卑又自恋。陶宇轩舞蹈生,自小被母亲宠大,有过五年的舞蹈学习基础。母亲一方面通过唠叨否定孩子的努力,对孩子有很高的期待,另一方面有没有和孩子研究过明确的考学目标,母女两人平时的亲子互动疏远,家长感到孩子不和自己交心,孩子觉得母亲没水平,不懂自己。
表现:赵泽祎曾经在高二开学初利用手机和一中的某女生电话保持联系,自称是自己的女朋友。后来,一次手机被班主任没收,大礼拜放假的前一条晚上和班主任要手机,向班主任坦白。(班主任保持开放的心态给了赵泽祎放松的心态,赵泽祎认为这件事是他自身有魅力的表现,所以没有和老师设防,老实才有机会了解他的真实想法。)第二天,班主任把他叫到办公室,一对一谈心:班主任没有直接否定他的想法,先是很耐心的倾听他在这段关系中的感受,接着帮他分析他会倾向这方面的心理原因,然后让他自我分析这件事情的发展方向和对他专业和文化课学习的影响。最后,让学生在一张大白纸上完成生涯规划,让他看到当下最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是什么。与此同时,在他生病的时候,关心他;家长来借他回家的时候,和家长面对面沟通,建议家长在孩子声乐考试的方面肯定孩子的努力,经营好自己的生活,为孩子的发展做好后盾。
陶宇轩,爱吃零食,喜欢结伴外出,照镜子、化妆,种种表现看得出这个孩子在父母的身边没有受过挫折教育,不懂得今日的付出和明天的担当,有些混日子的倾向。但同时,这个孩子面对老师 的教导,不反感,有很好的态度,只是吃苦精神和耐力不足。通过手机微信和她妈妈了解了她的成长经历之后,我首先建议大礼拜放假让她的妈妈和孩子缓和亲子关系,并做好功课,了解女孩舞蹈考学的事宜,关心孩子的专业发展,让孩子知道:奋斗的路上我不孤单,妈妈不仅仅会唠叨指责,还会和我站在一条战线上共同进步。
通过深层次的沟通,两个孩子的亲子关系得到缓和的同时,也清晰的认识到了自己的角色定位。两个孩子越来越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老师的认可和关注,异性交往的问题迎刃而解。
案例2:董博跃 柳慧
案例3:黄欣宇 吴佳琪
黄欣宇,母亲在他小的时候保护包办式教养,造成他耐力差,任性不听劝。学习基础不差,但缺少明确的奋斗目标。
吴佳琪,学习踏实努力,不爱交际,安静谨慎,课堂存在感低。见到她父母的时候,我就明白了她的外在气质是由她和父母的亲子关系造成的。她的爸爸给人的印象是社会承担感较低,说话缺乏底气。这就让女儿缺乏安全感。妈妈话比较多,属于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没有关注孩子成长需求的家长。这样的父母,注定让孩子在父母的眼中找不到自我的价值感。当他们在亲子关系中找不到安全感和价值感,异性同伴的认同和欣赏就成为了一种解决他们心理需要的良药。
找到了他们两个学生的问题原因,下一步就是和家长聊,让家长意识到自己的教养模式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告诉家长不要把问题推给学生,一味的指责孩子不好好学习,而应该反思自己在孩子的成长中到底投入了多少心思,有没有真正走近孩子的心灵。接下来,和两个孩子聊,当我问到:“如果让你为了对方放弃自己的学业,你愿意不愿意?”的时候,他们两个非常冷静地选择了“不”。老师首先肯定了他们的清醒选择,然后帮他们分析人一生的发展,让他们认清楚十七八岁的年龄应该是明确方向、追求梦想、实现自我的时光,与其在彼此身上寻求精神安慰,不如直面自身的问题,和家长和解,和学习困难和解。逃避问题的态度只能让他们离着目标越来越远。
很快,两个学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感,在学习上有了良好的状态。交往的距离自然就拉开了。
案例4:王林霖 毕钰皓
王林霖成绩优秀,上进心强,不化妆。通过母亲反映,父亲不务正业,在家庭生活中没有承担感。分析:孩子缺乏安全感,同时,青春期渴望得到异性的欣赏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毕钰皓,体育生,肯吃苦耐劳,有上进心。父亲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用挑剔的眼光否定孩子,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孩子执拗,自信心不足。父亲的口头禅:“我就在三天后等着你,你今天保证了,超不过三天就又恢复原来的老样子了。”正是父亲的不信任,造成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低,他希望和“学习好的学生靠近”,希望“成为好学生。”
分别谈话之后,两个学生被家长带回家反省,两人接受教师的违纪处理,但从内心的需求方面,两个孩子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需要在那里,问题就在那里。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又陆续两次被发现两个孩子有过密交往:一次是去上体育课,两个人早早地牵手在校园走向操场。另一次是在教室,老师在调取教室监控的过程中,发现王林霖和毕钰皓隔着课桌的过道开玩笑似的给毕钰皓脱外套。事后处理的时候,两个学生的认错态度很好,只是他们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老师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给他们机会,与他们本人、与其他同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深入分析之后,认为:当学生在学业方面找不到足够的成就感和存在感的时候,就会滋生其他方面的问题。那么,不如就去提升他们的存在感。考虑到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差,欠缺在小学的词汇和初中的语法方面,于是我安排了一周的课时,给学生们从音标到单词记忆策略到句子成分再到简单句的翻译,从而让学生们从零学起,鼓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存在极大困难的时候,就会产生为难情绪,学习上没有抓手,就容易在男女生交往方面投入热情。自从我把课调成了“我的课堂你做主”的模式,毕钰皓非常认真地完成作业,追着老师问问题。小测成绩也有进步了。当我再一次找他们谈话的时候,我发现两个学生的眼中是笃定的光,我知道引导学生走向正轨,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让学生感受到努力之后的成就感,比直接否定学生的行为表现要重要、有效得多。
案例5:刘伟权 郑爱秋
刘伟权,体育生,爱好美术,平时上课不听讲的时候就在练习本上画漫画。一次,他的家长因为他玩手机违纪来到学校,他的爸爸在办公室里趾高气昂的批评孩子,语气中表现出对孩子的极度不认同。他的爸爸否定了他的美术天赋,也否定了他选择体育考学的选择,一味的要求他好好学习文化课。其实,这种教育是“鸡对鸭讲”的亲子互动,在其父亲教训他的过程中,我看到孩子的眼神从愧疚到愤怒进而转为不屑,我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孩子会学习动力不足,和家长的关系紧张了。
郑爱秋,体育生,给人的印象是乐观、积极,有很强的的集体意识和承担感。直到一次体育课,政教处刘主任发现两个学生在7号楼前,女生搂抱男生,我才发现:郑爱秋表面的爱说爱笑其实只是假象,我赫然看到她的两只手被刀片割了很多道口子。我让她把胳膊挽起来,发现两只胳膊上早已留下道道伤疤。在处理她的问题的过程中,我和她的妈妈见了面,交谈中了解到:她的爸爸嗜赌如命,在她很小的时候因赌博进监狱几年,出狱后,并没有对家庭负责。母亲一个人承担了家庭的重担,姐姐结婚又离婚,现在郑爱秋在家庭中感受到的是极大的压抑感。一方面,她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家庭的条件,实现自我成长,另一方面,又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感受到窒息的痛苦。当她听到老师的一句:“陷入早恋的女生往往在家庭中缺乏安全感,往往缺失父爱。”她一下子崩溃大哭,摇着头痛苦地说:“我没有能力摆脱掉这种感觉。”我一下子就理解了,为什么刘伟权会在她很无助的时候充当了好“护花使者”的角色了。
先找刘伟权,谈话分析郑爱秋的情况他的出发点是帮她,但帮的结果是越帮越忙。与其帮倒忙,还在这段关系中把自己牺牲掉,不如让郑爱秋早一些认清自己的困境和希望所在,强大她的能量。刘伟权很聪明,很快明白了老师对他的指点。答应尽快在这段关系中抽出来。当时,他还有一点点的担忧,怕郑爱秋自己没有能力应对自己的困境。但事实证明,郑爱秋能够坚持克服练体育过程中的困难,坚持下来,就能证明她是一个能吃苦、坚强的女孩子。当我后来找到她的时候,她很快接受了老师对她的分析:专业有足够的信念,持之以恒的投入,期待付出之后的收获;文化课学习现状是没有百分之百的投入,有一点小孩子的顽劣状态;心理能量不足,表面嘻嘻哈哈,内心无法解决自己的痛苦处境,用自残和找伴的方式逃避问题。她也很快做出了选择:A、表面乐观,内心怯懦。B、表面柔弱,内心强大。我告诉她:老师随时欢迎她的来访,愿意帮助她走出青春的泥沼,期待她有更好的发展。她的眼中是感动、希望的光。我相信,她和我说的“这段关系已经结束了”是真心话。
综合以上案例,我们不难发现,青春期所谓的恋爱关系其实是很不成熟的行为,没有经济基础、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不能为对方舍弃自己的前途、利益,能够让他们走到一起的无非是共同的无聊,或者是自以为是的虚荣心。当我们能够从认知上引导学生认识到:爱是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之上,需要为对方牺牲和付出,并能彼此成全才能实现的一种高级情感的时候,他们就会放下自己的执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大的集体中,通过努力学习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当我们能够用肯定的眼神关注他们的进步,鼓励他们先降低自我期待,用执着的投入换取实实在在的进步,他们就能绽放出这个年龄阶段本该有的孩子的纯真的笑容。
比如:(一)家长对男女生交往和学生成绩的关系认识不到位,对学生过于娇惯,造成学生对教师的引导不接受,那么,教师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就很尴尬。既不能直接给学生定性,又不能直接和家长理论男女生交往的后果,家长还会拿学生厌学、离家出走等隐患来威胁教师的管理,影响教师的正常管理,造成学生、教师、家长之间矛盾加剧。(二)男女生交往没有及时发现,对班级风气造成极恶劣的辐射影响。(三)学生心思不在学业提升方面,容易在课堂上走神、做小动作、说闲话,影响课堂秩序,造成任课教师与学生矛盾加剧。(四)学生成绩下降,造成学生自信心不足,由此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进而手机上瘾、看课外书、迟到、上课睡觉等违纪行为。
究其原因,是学生在高中阶段求学的目标不够明确,从而造成学生心态浮躁,时间利用不紧凑,心猿意马,百无聊赖之际很容易把心思转移到让自己有存在感的、愉快体验的异性交往关系中。所以,表面上教师要整顿的是男女生交往的问题,实际上是要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的问题,观察发现学生最新产生的不良苗头,分析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的深层次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帮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2021年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我结合心理学知识和家庭心理指导的课程内容,对以下三对男女生交往情况进行了干预,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
案例1:赵泽祎 陶宇轩 赵泽祎声乐生,单亲家庭,和父亲在一起生活,平时父亲疏于和儿子进行情感的沟通,生活上也是对孩子关心不够,造成该学生青春期同一性发展紊乱,不能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学习不踏实,与他人交往敏感,既自卑又自恋。陶宇轩舞蹈生,自小被母亲宠大,有过五年的舞蹈学习基础。母亲一方面通过唠叨否定孩子的努力,对孩子有很高的期待,另一方面有没有和孩子研究过明确的考学目标,母女两人平时的亲子互动疏远,家长感到孩子不和自己交心,孩子觉得母亲没水平,不懂自己。
表现:赵泽祎曾经在高二开学初利用手机和一中的某女生电话保持联系,自称是自己的女朋友。后来,一次手机被班主任没收,大礼拜放假的前一条晚上和班主任要手机,向班主任坦白。(班主任保持开放的心态给了赵泽祎放松的心态,赵泽祎认为这件事是他自身有魅力的表现,所以没有和老师设防,老实才有机会了解他的真实想法。)第二天,班主任把他叫到办公室,一对一谈心:班主任没有直接否定他的想法,先是很耐心的倾听他在这段关系中的感受,接着帮他分析他会倾向这方面的心理原因,然后让他自我分析这件事情的发展方向和对他专业和文化课学习的影响。最后,让学生在一张大白纸上完成生涯规划,让他看到当下最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是什么。与此同时,在他生病的时候,关心他;家长来借他回家的时候,和家长面对面沟通,建议家长在孩子声乐考试的方面肯定孩子的努力,经营好自己的生活,为孩子的发展做好后盾。
陶宇轩,爱吃零食,喜欢结伴外出,照镜子、化妆,种种表现看得出这个孩子在父母的身边没有受过挫折教育,不懂得今日的付出和明天的担当,有些混日子的倾向。但同时,这个孩子面对老师 的教导,不反感,有很好的态度,只是吃苦精神和耐力不足。通过手机微信和她妈妈了解了她的成长经历之后,我首先建议大礼拜放假让她的妈妈和孩子缓和亲子关系,并做好功课,了解女孩舞蹈考学的事宜,关心孩子的专业发展,让孩子知道:奋斗的路上我不孤单,妈妈不仅仅会唠叨指责,还会和我站在一条战线上共同进步。
通过深层次的沟通,两个孩子的亲子关系得到缓和的同时,也清晰的认识到了自己的角色定位。两个孩子越来越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老师的认可和关注,异性交往的问题迎刃而解。
案例2:董博跃 柳慧
案例3:黄欣宇 吴佳琪
黄欣宇,母亲在他小的时候保护包办式教养,造成他耐力差,任性不听劝。学习基础不差,但缺少明确的奋斗目标。
吴佳琪,学习踏实努力,不爱交际,安静谨慎,课堂存在感低。见到她父母的时候,我就明白了她的外在气质是由她和父母的亲子关系造成的。她的爸爸给人的印象是社会承担感较低,说话缺乏底气。这就让女儿缺乏安全感。妈妈话比较多,属于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没有关注孩子成长需求的家长。这样的父母,注定让孩子在父母的眼中找不到自我的价值感。当他们在亲子关系中找不到安全感和价值感,异性同伴的认同和欣赏就成为了一种解决他们心理需要的良药。
找到了他们两个学生的问题原因,下一步就是和家长聊,让家长意识到自己的教养模式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告诉家长不要把问题推给学生,一味的指责孩子不好好学习,而应该反思自己在孩子的成长中到底投入了多少心思,有没有真正走近孩子的心灵。接下来,和两个孩子聊,当我问到:“如果让你为了对方放弃自己的学业,你愿意不愿意?”的时候,他们两个非常冷静地选择了“不”。老师首先肯定了他们的清醒选择,然后帮他们分析人一生的发展,让他们认清楚十七八岁的年龄应该是明确方向、追求梦想、实现自我的时光,与其在彼此身上寻求精神安慰,不如直面自身的问题,和家长和解,和学习困难和解。逃避问题的态度只能让他们离着目标越来越远。
很快,两个学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感,在学习上有了良好的状态。交往的距离自然就拉开了。
案例4:王林霖 毕钰皓
王林霖成绩优秀,上进心强,不化妆。通过母亲反映,父亲不务正业,在家庭生活中没有承担感。分析:孩子缺乏安全感,同时,青春期渴望得到异性的欣赏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毕钰皓,体育生,肯吃苦耐劳,有上进心。父亲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用挑剔的眼光否定孩子,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孩子执拗,自信心不足。父亲的口头禅:“我就在三天后等着你,你今天保证了,超不过三天就又恢复原来的老样子了。”正是父亲的不信任,造成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低,他希望和“学习好的学生靠近”,希望“成为好学生。”
分别谈话之后,两个学生被家长带回家反省,两人接受教师的违纪处理,但从内心的需求方面,两个孩子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需要在那里,问题就在那里。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又陆续两次被发现两个孩子有过密交往:一次是去上体育课,两个人早早地牵手在校园走向操场。另一次是在教室,老师在调取教室监控的过程中,发现王林霖和毕钰皓隔着课桌的过道开玩笑似的给毕钰皓脱外套。事后处理的时候,两个学生的认错态度很好,只是他们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老师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给他们机会,与他们本人、与其他同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深入分析之后,认为:当学生在学业方面找不到足够的成就感和存在感的时候,就会滋生其他方面的问题。那么,不如就去提升他们的存在感。考虑到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差,欠缺在小学的词汇和初中的语法方面,于是我安排了一周的课时,给学生们从音标到单词记忆策略到句子成分再到简单句的翻译,从而让学生们从零学起,鼓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存在极大困难的时候,就会产生为难情绪,学习上没有抓手,就容易在男女生交往方面投入热情。自从我把课调成了“我的课堂你做主”的模式,毕钰皓非常认真地完成作业,追着老师问问题。小测成绩也有进步了。当我再一次找他们谈话的时候,我发现两个学生的眼中是笃定的光,我知道引导学生走向正轨,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让学生感受到努力之后的成就感,比直接否定学生的行为表现要重要、有效得多。
案例5:刘伟权 郑爱秋
刘伟权,体育生,爱好美术,平时上课不听讲的时候就在练习本上画漫画。一次,他的家长因为他玩手机违纪来到学校,他的爸爸在办公室里趾高气昂的批评孩子,语气中表现出对孩子的极度不认同。他的爸爸否定了他的美术天赋,也否定了他选择体育考学的选择,一味的要求他好好学习文化课。其实,这种教育是“鸡对鸭讲”的亲子互动,在其父亲教训他的过程中,我看到孩子的眼神从愧疚到愤怒进而转为不屑,我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孩子会学习动力不足,和家长的关系紧张了。
郑爱秋,体育生,给人的印象是乐观、积极,有很强的的集体意识和承担感。直到一次体育课,政教处刘主任发现两个学生在7号楼前,女生搂抱男生,我才发现:郑爱秋表面的爱说爱笑其实只是假象,我赫然看到她的两只手被刀片割了很多道口子。我让她把胳膊挽起来,发现两只胳膊上早已留下道道伤疤。在处理她的问题的过程中,我和她的妈妈见了面,交谈中了解到:她的爸爸嗜赌如命,在她很小的时候因赌博进监狱几年,出狱后,并没有对家庭负责。母亲一个人承担了家庭的重担,姐姐结婚又离婚,现在郑爱秋在家庭中感受到的是极大的压抑感。一方面,她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家庭的条件,实现自我成长,另一方面,又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感受到窒息的痛苦。当她听到老师的一句:“陷入早恋的女生往往在家庭中缺乏安全感,往往缺失父爱。”她一下子崩溃大哭,摇着头痛苦地说:“我没有能力摆脱掉这种感觉。”我一下子就理解了,为什么刘伟权会在她很无助的时候充当了好“护花使者”的角色了。
先找刘伟权,谈话分析郑爱秋的情况他的出发点是帮她,但帮的结果是越帮越忙。与其帮倒忙,还在这段关系中把自己牺牲掉,不如让郑爱秋早一些认清自己的困境和希望所在,强大她的能量。刘伟权很聪明,很快明白了老师对他的指点。答应尽快在这段关系中抽出来。当时,他还有一点点的担忧,怕郑爱秋自己没有能力应对自己的困境。但事实证明,郑爱秋能够坚持克服练体育过程中的困难,坚持下来,就能证明她是一个能吃苦、坚强的女孩子。当我后来找到她的时候,她很快接受了老师对她的分析:专业有足够的信念,持之以恒的投入,期待付出之后的收获;文化课学习现状是没有百分之百的投入,有一点小孩子的顽劣状态;心理能量不足,表面嘻嘻哈哈,内心无法解决自己的痛苦处境,用自残和找伴的方式逃避问题。她也很快做出了选择:A、表面乐观,内心怯懦。B、表面柔弱,内心强大。我告诉她:老师随时欢迎她的来访,愿意帮助她走出青春的泥沼,期待她有更好的发展。她的眼中是感动、希望的光。我相信,她和我说的“这段关系已经结束了”是真心话。
综合以上案例,我们不难发现,青春期所谓的恋爱关系其实是很不成熟的行为,没有经济基础、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不能为对方舍弃自己的前途、利益,能够让他们走到一起的无非是共同的无聊,或者是自以为是的虚荣心。当我们能够从认知上引导学生认识到:爱是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之上,需要为对方牺牲和付出,并能彼此成全才能实现的一种高级情感的时候,他们就会放下自己的执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大的集体中,通过努力学习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当我们能够用肯定的眼神关注他们的进步,鼓励他们先降低自我期待,用执着的投入换取实实在在的进步,他们就能绽放出这个年龄阶段本该有的孩子的纯真的笑容。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