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收视第一,如何平均剧中教育?
《小舍得》收视第一,剧中教育方式和理念也是当下社会的真实写照,每个家庭都有自己不同的教育方式,剧中教育有可能平均吗?我认为这在现实中是很难的,全社会都追寻一种教育模式,但培养出来的小孩也不尽相同。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要倡导一种健康的教育理念,遵循每个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得到更合适的教育。
剧中田雨岚鸡娃式教育,相信很多人看了都能产生共鸣,在这个唯分数论的当下,天赋是一方面,想要更优秀只有不停的鞭策。其实子悠并不差,但是田雨岚并不满足,她想要子悠变得最好,所以不停地给子悠增加压力。
而南俪一家对欢欢的教育,前期属于自由宽松的,本身条件优越的他们并不在乎“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观念,所以他们遵从孩子的天性,让她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随着教育压力的增长,开始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有了不一样的意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教育焦虑让人看着窒息。
米桃是剧中最有天赋的孩子,但是她家庭条件不好,父母都是社会最底层的人,虽然她聪明学习又好,但是骨子里是自卑的,她也有她向往的东西,但是太过懂事而不敢说出来。
其实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是这个社会的一个参照,一个人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受很多方面影响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地看待教育压力,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比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更重要。
比起以《小别离》为焦点的中考和高考话题,以描绘的“小升初”的现状,由于具有更高的普遍性和更广泛的受众群体,更容易引起网络的共鸣。
蒋欣饰演的田雨岚为了儿子兢兢业业地学习、苦心经营,为了在应试教育中取得成功而调动一切资源,想通过这样的努力改变人生的轨迹。 宋佳饰演的南俣一家是典型的佛系家庭,她想在反对“唯分数论”的理念下,让孩子度过快乐的童年。
通过描绘《小欢喜》大家庭中这两种不同教育方式的戏剧冲突,展示了中国式家庭教育和目前学校教育的普遍现状。 由于剧中家长的教育焦虑、社会压力、名校名额争夺等现象砍下了当前教育的“痛点”,剧中多方面的话题在网络空间中不断延伸,舍不得达到微博话题#30亿4000万人的阅读量,#南俣田雨家岚
对孩子的教育是这几年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尤其是对小学的教育问题,其中包含了家长太多的焦虑、无奈和左右为难。家庭教育这一问题已经上升到了社会问题,并且这一问题实实在在地就摆在每一位家长眼前,无法避开的难题。
《小舍得》这部电视剧恰恰反应了这一现象,里面的故事情节和实际生活中差不多,让人感同身受,能引起家长和孩子们的共鸣,但《小舍得》里面只是补课的冰山一角,也把办补习班的老师美化了不少。每一位家长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到底要不要让孩子补课,要不要给孩子报补习班,孩子的快乐童年重要,还是多学知识重要?
我生活在一个小县城,身边人的月收入也就三千左右,幼儿园期间就给孩子报兴趣班的家长在70%左右,这时的兴趣班大多是美术、书法、英语、架子鼓、跆拳道、编程、口才等,以培养兴趣为主。小学阶段基本都报过补习班,没有上过补习班的学生少之又少。这时候的学生上补习班就以考试为主要目的了,补的是课本上的知识,兴趣班根本就没时间去上。
这就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学习好的学生去上补习班,为的是把成绩提上去,班里的尖子生,也都去上补习班,都会的东西,为什么还要去补习?后来才知道,老师讲的是新课。
目标的改变的确与初衷背道而驰,但是没办法,别人家的孩子都这样努力了,自己家孩子凭什么不努力?
说到底,父母就是怕自己的孩子将来比不上自己,甚至过得比自己还差而产生的焦虑。
后来欢欢和父母也产生了许多矛盾,因为学习真的是一件难事,不是想想就能拿到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