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居里夫人传》有感
读《居里夫人传》有感1
居里夫人,一个感动了全世界的名字。她朴实的身影,深深地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所铭记;她激人奋进的故事,也被人们一遍又一遍地传颂。
居里夫人出生时,她的祖国波兰正遭受沙俄铁蹄的蹂躏。知识分子的家庭背景,赋予了她良好的修养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当然也将知识精英的聪慧和坚韧毫无保留地遗传给了她。开明和蔼的双亲和五个孩子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尽管沙俄施行严厉的殖民统治,但身为小妹的她,还是幸福地度过了短暂的童年时光。
斯可罗多夫斯基夫妇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们今人借鉴。他们从未对孩子进行过什么“启蒙”,而是放开手脚,让他们自由玩耍,去尽情地拥抱大自然。居里夫人一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想必就是在孩提时代埋下的种子。父亲虽然是一名颇有才华的理科教师,却从未刻意引导过孩子的兴趣,他甚至不让小玛妮雅过早地接触理科书籍,好让她在上学后能够全面地涉猎知识,从而逐渐找到志趣所向。当然,他对于孩子们的学业还是非常关心,并且要求严格的。至于母亲,则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放弃了女校长的职务,全心全意地相夫教子。在身患重病、家境窘迫的情况下,她仍旧若无其事地操持家务,不遗余力地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不让年幼的他们过早地承受心理负担。由此,我看到了家庭的意义所在,它不仅是每个人成长的天堂,更是一个塑造人的殿堂。
读《居里夫人传》有感2
国庆的七天长假里,我又一次怀揣着对居里夫人这位伟人的敬仰与崇拜,读了《居里夫人传》,再一次的为居里夫人的生命历程而感到无比的震撼。
居里夫人的青年时期是充满屈辱的,她的祖国被侵占,被沙皇统治,她拼命地做家教挣钱供姐姐读书,其实也是为了完成她自己的梦想。终于有一天,她攒够了去巴黎大学的钱,可以进入巴黎大学求学。进入了巴黎大学以后,她租了一间简陋的阁楼,居里夫人日日夜夜进行科学研究,她变得日益憔悴。
后来她邂逅了皮埃尔·居里,她的生活变得更充满了激情。她的丈夫皮埃尔同样热衷于科学。她与皮埃尔有着共同的爱好,他们一起研究放射性物质。
她发现了放射性物质镭,还因此获得了一项诺贝尔奖。她就因为这样而变得出名,可她却不想过这样的生活,她对记者感到厌恶。她一生淡泊名利,不接受财富,不接受名望。总有一个使命叫她完成一项又一项科学研究,让她不断崭新科学的远景。
八年屋棚下,她与丈夫搞放射学研究。皮埃尔死后,她又忍住哀恸,用这句话激励自己,努力工作,勇敢生活。她既挑起一个当母亲的责任,又不忘她的科学使命。晚年的她,比原来更加艰苦!亲人们一个个要么远在他乡,要么哀伤离去,她孤单地做着工作,终于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她依然淡定,她作为一个女性给了那些保守势力重重一击。此时又一阵轩然的荣誉大波向她袭来,她没有被打倒,俨然像个风浪中归来的英雄。她以其雄厚的实力来完成自己看似不可能坚持下去的一生。
爱因斯坦评论道:“在所有着名人物中,只有居里夫人没有受到荣誉的腐蚀。”我见识了居里夫人成为一位科学家,更佩服她那不屈不挠的精神!
读《居里夫人传》有感3
在学习生涯中,我认识了许多才华横溢的名人,譬如大仲马、雨果、托尔斯泰、孔子、司马迁等等。他们都是通过刻苦努力、顽强奋斗走上传奇之路,并用自身的坚毅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谱写了一篇又一篇璀璨华丽的篇章。其中,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居里夫人,她是一个把所有才华结合于一身的光芒四射的星体,而照耀千秋,百年流芳的人。
在老师的介绍下,我翻开了这本《居里夫人传》。全书包含两个部分,记录了居里夫人和皮埃尔.居里两个科学家并肩战斗的一生。居里夫人通过直白、坦诚的语言,真实记录了自己——由一个普通女孩,通过孜孜不倦的刻苦研究成为大科学家的传奇一生,第二部分写了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
居里夫人是历史上第一位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伟大女科学家,她很贫穷却自幼好学,从小立志成为科学家,并为了梦想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她也是一个富有爱心,勤劳操持家业,关爱丈夫儿女的普通家庭主妇,一个幸福、一生艰苦辛劳的女人,一个温文尔雅的美丽女人……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是一个可以称得上德才兼备的人。他品行高洁无私,视物质利益如浮云,一心只想为人类谋利幸福;对妻子儿女疼爱有加,对父母孝顺敬重,是一个罕见的旷世奇才。
居里夫人着重描写了皮埃尔高洁无私的品性,读之发人深思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告诉我们要从小立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要做到德行合一,不要为了一些外在的生活条件而放弃自己的理想,要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贡献的人。
通过这本书,我们看待一些卓越的人的成长和进步,他们的一切和一切,都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英雄从来都是高不可攀的,只要我们树立梦想,并为此孜孜不倦的努力,坚贞不屈,及时达不到他们那样炉火纯青的境界,也能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片天地。
读《居里夫人传》有感4
曾经有一位工艺技术学校的数学教授凯希米佐洛斯基,在他20岁时,如果不是双方父母的反对,他和玛丽居里便会结婚。
玛丽居里或许受不住打击,面对双方父母的排斥,玛丽居里羞愧欲死,因为她知道,男方父母是嫌她是个没有钱的穷教师,相貌又不美(后来变的美起来)而反对的。
玛丽居里18岁那年,曾说:她要做个“出色的人”。而到23岁时因为认识到自己被男方父母排斥的原因,所以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她写信给哥哥说:“现在我失去了出人头地的希望,心愿全部放在布洛妮亚(玛丽的姐姐)和你身上了”。与玛丽给哥哥写的信一样,命运似乎在捉弄她,往后几年里,玛丽居里一直读 独居在一座小镇里,那时的玛丽,是她一身中最没有信心的时候。或许凯希米可以让她的生活更开心一些,但玛丽选择了等待,其实玛丽居里一直在等待凯希米向她求婚,最少她还可以在等待几年。
这个女人值得我们描述一番。
玛丽居里的父亲是华沙七名子女中的老大,他与一位条件和他一样的女子结了婚,不久他们生了5个孩子,而玛丽正是5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他们5个孩子除了大姐苏菲亚得病早死,其他孩子学习都不错,玛丽更是成绩优异。
玛丽出生的那一年,正是波兰与俄国交战时期,从两国的实力来看,俄国比波兰要强的多。俄皇曾说:波兰连名字都保不住了,改为“维丝杜拉领土”,波兰语全部改为俄语,俄语为波兰官方语言。当然,学校也是。
读《居里夫人传》有感5
居里夫人发明了钋和镭,为人类的化学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居里夫人在一八六七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在他一岁时他母亲就得了肺结核,在当时是一种很难治的病,结果她母亲在他十一岁时也就是1878年去世了,在母亲去世不久,居里夫人的大姐素希雅,也患上了肺结核也去世了,居里夫人幼年丧失了两位亲人。这时,居里夫人转学去了公立学校,在公立学校他受到了沙皇的迫害,只能学习俄语。
终于他在7,8后在24岁时他到了法国巴黎去求学,1893年26岁他考取了物理学学士的位置,27岁时岁时考取了数学学士的位置,28岁时和皮埃尔·居里结婚,30岁时大女儿出生了,1898年居里夫妇在7月和12月分别发明了钋和镭,居里夫人在36岁时和丈夫皮埃尔一起获得诺贝尔奖,37岁时,居里夫人的第二个女儿出世了,居里夫人在做实验时听见了自己的丈夫生命垂危,立刻放下模具,去医院找皮埃尔,去时才得知她丈夫的头骨已经被马车压成16块,有5块分别插入大脑和小脑,44岁时他又拿到了诺贝尔化学奖,世人无不称赞。
居里夫人在1934年因长期触摸高辐射的化学物质,患白血病离开了人世,一颗科学巨星就这样坠落了!!
读《居里夫人传》有感6
大家好。今天我分享的内容的题目叫做《做一个成功的妈妈——读<居里夫人传>有感》。
我们学校百分之八十的老师都是女性,在学校里承担的责任并不比男老师少。下班后,作为妻子,作为母亲,作为女儿,我们承担的责任也并不比丈夫、父亲、儿子少。如何取舍工作与家庭,我觉得在居里夫人身上我们可以借鉴的东西不少。打开《居里夫人传》,让我们一起走入这个成功地女人,学习她的成功之处。
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 不多,居里夫人是其中之一,并且是第一位。获得两次诺贝尔的科学家不多,居里夫人是其中之一,并且仍然是第一位。此外,居里夫人的女儿也在相同的领域成绩斐然,与丈夫双双获得诺贝尔奖。居里夫人一家,包括丈夫、两个女儿、两个女婿,一家六口人,一共获得六个诺贝尔奖。我相信在诺贝尔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获奖最多的一家人。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居里夫人不但在事业上是成功地,并且在女儿的教育上也是非常成功的。
书中提到孩子提时代的居里先生虽然聪颖过人,但是无法适应学校的正规课程。他觉得跟不上学校的教学方法,于是常常被大家认为头脑有些反应迟钝。于是,他的童年几乎是在家中度过的,启蒙教育是来自于母亲,然后是父亲和哥哥。“对于皮埃尔 居里而言,及其幸运的是,尽管如常人所见,他不太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但他的父母头脑却很清楚,明白他的困难,因此并没有强迫他入学,否则的话他的智力发展可能会大打折扣”。
居里夫人的大女儿艾莱娜,她对这个女儿的评价是:姐姐比较像父亲,不怎么活泼,智力上反应较为迟钝,但是明显的是理解和推理能力强,适合搞科学研究。居里夫人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顺应其身心的健康发育、成长的需要。另外还应该让孩子们更多学习文艺知识。可是在大多数学校里,过多的时间都用在了读写和练习上,家庭作业也多,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而且,这些学校设置的大部分理科课程和实际相脱节。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法国的教育和我们现在的教育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居里夫人发现公共教育也不适合她的两个女儿,就与其他科学家一起为一帮年龄不等的孩子们授课,这也是她的大女儿走上科学道路的重要基础。
而居里夫人对小女儿艾娃的评价是:活泼、聪颖,尤其喜爱音乐。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艾娃并没有获得互助合作小组的新模式教育,后来进入一所学校学习,成绩尚可。
一个反应迟钝的孩子和一个聪颖的孩子不同的教育,最终的结果也大不相同。我想说的是,我们作为父母,作为老师都应该对每一个孩子有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评价,正确的引导,我相信这样的教育才是有前途的教育。
居里夫人对两个孩子教育很用心外,对两个孩子的体育锻炼很上心,除了户外散步以外,她还很重视他们的体操和运动。每天要求两个女儿都做柔软体操,还经常带她们去海边游泳和划船,也经常去远足或骑车远行。
读一个优秀人物的传记,是为了吸取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借鉴他们的人生经验。我们没有办法去重复他们的路,甚至跟不上一个杰出人物的脚步。但是从为人父母的角度来讲,最起码,我们自己首先可以变成爱读书的人,然后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带孩子锻炼身体,接触艺术。不要太执着于公共教育的分数目标。那么,即使孩子将来不能成为科学家,但我相信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她一定可以在他热爱的领域有所建树。
读《居里夫人传》有感7
居里夫人,一位世界闻名的杰出科学家,一位热爱祖国的波兰少女,一位勇敢的求学者,一位坚强的妻子,一位伟大的母亲……读完这本书,我不禁从心中感叹道,一个人成功的道路竟如此坎坷,我也不得不被这位天才女科学家的坚强、执着、勇敢而感动,居里夫人传 读后感。只有一个词能形容她——伟大:这位科学家为了世界和人民,提炼出了一种可以治疗可怕疾病的神奇元素——镭,她把自己的青春和美貌融入到了滚滚沥青中,最终获得了荣誉和成功。她是一个爱国的女孩。用智慧蒙蔽愚蠢的考官,在那个可怕的时间里,俄国人侵略波兰,俄国佬儿让波兰的学生用“谎言”来回复他们,而聪明的玛丽总是被叫来回答,那一刻,她小小的心灵总是被屈辱和恐惧占领,作为一个爱国的学生,谎言带给她的是无边的屈辱和痛苦,可她坚持下去了,因为她明白,祖国的未来等着她去创新、建造。
她是一个勇敢的少女。当祖国被外国侵犯时,她选择离开自己心爱的.祖国,孤身一人前往巴黎,在陌生的城市中求学,终于有所成就。她是一个坚强的女人。一九零六年四月十九日是个痛苦的日子,因为这天,居里夫人丧失了她的配偶:皮埃尔·居里。但这并没有使她崩溃,理性的力量支撑着她,让她面对着冷漠的社会,独立的生活使她坚强,从此,她放下一切,投注了所有的力量于科学研究,最终成功地发现了镭的用法:治病救人,并第二次荣获诺贝尔奖。她是一位难寻的妇人。当她得到成就时,对金钱名利视而不见,把奖章拿给女儿们玩弄,不不因自己的殊荣而骄傲。
这本传记是她的二女儿艾芙·居里所写,真实地记录了居里夫人的一生。文中多处采用了与居里夫人相关的日记,用这种方式突出她的心情、性格、为人。在皮埃尔逝世时,她的日记中,弥漫着悲痛,从“一动不动”、“如入无人之境”体现出她对丈夫真诚的爱和思念。巴黎大学在皮埃尔逝世后邀请居里夫人任教时,她所写的日记显得悲愤而镇定。正如皮埃尔所说:天才女子十分罕见。
读《居里夫人传》有感8
今天,我读了一本居里夫人的传记,读完以后让我受益匪浅。居里夫人那朴实的身影,经常能够从我眼前掠过,居里夫人那激人奋进的故事,不时从我耳旁回响……
居里夫人出生时,她的祖国波兰正遭受沙俄铁蹄的蹂躏。但居里夫人努力学习,在她十七岁的时候,为给姐姐赚取学费,出门在外当老师打工,在外奔波了六年后,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风雨之后见了彩虹。
居里夫人同她的丈夫一起发现并提炼出新的化学元素“镭”。在生活上,他们几乎毫无要求。但在这两名学者,对待科学研究却是异常严谨,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他们还把镭的提炼方法公诸于世,并把世界上第一颗纯镭捐献给了国家,捐献给了世界。
居里夫人曾说过:“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不指望幸运,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就不屈服。”是的,只要你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居里夫人有着坚持不懈的精神,所以才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对于世上的所有事情,都是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而在等待收获的这条漫漫长路上,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二字。只要你坚持,不要灰心,不要放弃,成功其实离你只有一步之遥。
读《居里夫人传》有感9
今天,我看完了《居里夫人传》是居里夫妇人的小女儿艾芙·居里著的感受极深,我就写了这篇文章。
居里夫人名叫玛丽亚·斯可络多斯卡,她生在波兰,被践踏和蹂躏的波兰,她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为祖国的耻辱感到愤怒。她在上学的时候,比所有同班同学都小两岁,可她学习任何课程似乎不觉得困难,算术第一、历史第一、语文第一、德语第一、法语第一、课堂回答第一 ……这样好的成绩使她的老师看她时,眼睛里充满了慈爱。由于波兰所有大学不招收 女子和家庭生活所迫,马妮娅(玛利亚的昵称)和她的姐姐们去当了家庭教师,只有她的哥哥约瑟夫了大学。而这时,玛利亚的姐姐苏西亚染上斑疹伤寒后,静静地死去了;她的妈妈也得肺结核死了。马尼亚和她的姐姐布洛尼亚最想去的地方就是法国巴黎大学,去那里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当马尼亚找到了一份每年四百卢布的工作时,当她得知布罗妮娅这一理想实现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她的姐姐而不是她自己。她先把姐姐安顿在巴黎大学学医。自己则在一个理华很近的小镇里当家庭教师,把自己每一年四百卢布的薪水寄一半给她,剩下的钱自己留着为自己的出国桌准备。布罗妮娅在自己学业有成的同时,又找了一个男人做自己的丈夫,这个“丈夫”三四十岁而布罗妮娅这时才二十四岁,但其父亲并没有反对,因为这是他女儿自己的选择,中学生作文《读《居里夫人传》有感》。在布罗妮娅结婚后,马尼亚攒够了去法国上学的钱,独自坐火车去了法国。住在布洛尼亚的家里,这时布洛尼亚和她的丈夫开了一家小诊所来维持生活。马尼亚来到巴黎大学门口,看见门房附近的墙上贴出一张白色的海报:
这是神奇的字眼,这是光芒闪耀着的字眼!马尼亚用她凭着努力辛苦积攒下来的钱,终于赢得了在此听课的权利。但在布罗妮娅的家里,布罗妮娅的丈夫德卢斯基先生是一个社交丰富的人,经常有人来登门拜访,打扰了玛妮娅,于是她决定搬出去住。在新家里,她半夜冷的无法睡觉,就把所有衣服拿出来盖在自己身上,还把一个凳子压在自己腿上保持温暖,她只靠涂着黄油的面包和茶过日子,便患上了严重的贫血。波兰侨民中间有一种传闻,说是“斯可络多斯卡小姐不知道汤是用什么做的。”
后来她遇到了她现在的丈夫皮埃尔·居里。皮埃尔和玛妮娅一样全身心的投入到科学研究中,根本没时间讨论关于自己的人生 、未来,可当他遇到玛妮娅后,就被她所吸引,多次拜访她。但玛妮娅不同意这门婚事,因为皮埃尔是法国人,这时的玛妮娅心里还装着救国的思想。后来,她同意了,并把法国人成是自己的第二母国。皮埃尔的父母并不为玛丽·居里是波兰一个贫穷教师的女儿感到羞愧,反而大大赞扬她,说她具有非凡的智慧,皮埃尔和玛丽拥有一样的品质,相反的性格。过了几年,居里夫人怀孕了,生下了居里夫妇的第一个女儿艾莱娜·居里,居里夫人对她百般呵护,又找了两个保姆来帮忙照看她的婴儿。一次偶然的机会,居里夫人凭着自己大胆的想象,认为某种东西里含有某种物质,居里夫人给这种物质起了一个名字叫“放射性”,居里夫妇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他们又生下了第二个女儿艾芙·居里,居里夫人也精心呵护着。1903年居里夫妇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但他们并不把此放在眼里,因为他们视名利如粪土。1906年,皮埃尔不幸被飞驰而来的马车撞。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从居里夫人的一生中,我体会到她是一个探求真理 、沉醉科学 、淡泊名利 、追求自由 、坚韧不拔的人。
读《居里夫人传》有感10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居里夫人是本世纪惟一未受盛名腐化的人。”这话一点儿也不假。居里夫人虽然一生十分受人崇敬,获得了许多令人望尘莫及、羡慕不已的荣誉,而她却把荣誉看做平常的东西。对于荣誉,她常常一笑了之,从不向别人炫耀。他的这种视名利为粪土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居里夫人原名玛丽,她从小就聪明好学,有一股争强好胜、
永不服输的精神。连老师都对她赞叹不已。长大后,她和丈夫居里皮耶从事物理和化学研究,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镭可以治疗癌症,所以这一个发现惊动了全世界人民,他们也因此双双获得了诺贝尔奖。居里夫人也是第一位步入科学殿堂的女性。为了这个梦想,她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梦寐以求地成为了一位女科学家。因为她有着与其他人不同寻常的傲气。这种傲气来自于她的自信和成果,它也让居里夫人受益终身,让这位女科学家成为了万人崇拜,举世闻名的大人物。
爱因斯坦说过:“天才是由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灵感合成的。”居里夫人年幼时读书非常专心,一动不动。一天她在看书时,她的姐妹们在她后面摆了几个凳子,只要居里夫人一动,凳子就会倒。但她仍全神贯注地看书,身子纹丝不动,大家都为此而十分惊讶。我在学习时,却常常像屁股上有个陀螺一样不停地扭动,因此没有专心学习,结果被父母训了一通。我要学习居里夫人这过人的耐力,这样别人才会对我刮目相看。
另外,居里夫人不受盛名的腐化也值得我们学习,她曾经把自己获得的英国皇家奖章给孩子们玩。有人见后不解,问这是为什么。居里夫人坦然回答道:“我想告诉孩子们,名利和荣誉就像玩具,玩一玩就过去了,不要过分地珍惜它,否则终将一事无成。”我也要学习她的这种高尚品质,把荣誉视为粪土,不依赖一时的荣誉,因为荣誉是填不饱肚子的。
居里夫人的优点还有许多,她自信,她坚强,她持之以恒……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可她过于顽固,这个特点让她成功过,但更多的是失败。所以,我们要避开这个缺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因为太顽固没有什么好处,否则“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1934年,66岁高龄的居里夫人去世了,但她的发现,她的成果,她的伟大,她的神态永远留在了世人心中。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居里夫人为人类带来的贡献,大家将永远铭记这位杰出的女性,并永远敬仰她,赞美她。居里夫人也会在历史的里程碑上万世流芳,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