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句子
第一,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看看所给句段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
比如说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等。然而,只要运用了特定的修辞手法就肯定有一定的目的作用。
在这里,我们就需要从辩析句段的修辞手法入手,这样才有助于我们理解它的深层含义和作用。
例句:“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说各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
解析:“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这句话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研究学问的目的是救国。
第二,联系上下文内容,把句段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
这里我们必须仔细体会语言环境,把句子放到文章具体语境中去辩析,通过对具体语段前后句含义的分析,弄清楚所问语句的含义。这种方法没有第一种直观,但却是理解句子最基本的原则,最基本的把握点,也是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
例句:“天晴啦,太阳出来啦。”(《回忆鲁迅先生》•萧红)
解析:这是双关语,一方面是说天放晴了,另一方面暗含着对光明的新社会的向往之情。
第三种方法就是根据文章的中心来理解语句。这种方法就是我们一定要把对单个语句的理解“积极”“努力”向中心上“靠拢”。
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理解的句段都是针对整篇文章来的,这就需要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旨,以对全文的理解做为理解句子的依托和基调。统览全篇,把握中心,整体领悟,是正确解答这类题目的基础。
例句:“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经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邓稼先》•杨振宁)
解析: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由他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的话,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第四种方法就是直接“抓”关键词。关键词在语句中起关键作用、核心作用。
语句中的关键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我们在理解语句时就可以通过抓住这些关键词,运用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揣摩语句在文中所表达的效果。
例句:“那女人二话不说,从自己的皮包里取出一个喷雾器,要老编辑张开口,帮她喷;接着,又为她搓药油,从自己的热水瓶里倒出热水,喂她喝。忙了老半天,终于把她安顿好,再妥妥贴贴地替她盖好被子,才返回自己的床铺。”(《火车上的故事》•尤今)
解析: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准确地写出了中年妇女照顾老编辑时体贴、忙碌的情形,体现了她待人热情,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
总之,在现代文阅读中,理解语句的含义是中考的必考题型,答题技巧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从题目实际出发,选用相应的答题技巧,就不会丢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