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以下古文的翻译!高人帮忙!

 我来答
优点教育17
2022-10-22 · TA获得超过7614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800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295万
展开全部
分类: 文化/艺术
问题描述: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欝纡陟髙岫出没望平原古木吟寒雁空山啼夜猿既伤千里目还惊九死魂岂不惮艰险深懐国士恩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解析:

魏徵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呜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这首五言古诗,《乐府诗集》卷二十一《横吹曲辞》题为《出关》,可能唐时曾作为军乐演奏,而它也确实是诗人在戎马偬之际写成的。诗语质朴,诗风壮美,与当日诗界的不良之习恰成对照,所以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集》首列此诗,并作高度评价说:“骨气高古,变从前纤靡之习,盛唐风格发源于此。”

本篇写于唐高祖李渊武德二年(619)九月,是诗人接受朝廷特殊使命路出潼关时的即景抒情之作。

魏徵此行于国于己都是一件大事。当时唐王朝初建,统一事业尚未完成,中原地区其他起义军之间、起义军和隋朝残余势力王世充之间还在较量。争取反隋力量归唐,对于彻底战胜旧王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魏徵原在瓦岗起义军中,是李密的部下。《旧唐书·传》说:李密“为王世充所破,拥众归朝。其旧境东至于海,南至于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李)并据之,未有所属”。魏徵洞察形势,自荐往劝李。李渊接受了献策,任命他为秘书丞,让其前往黎阳(今河南省浚县)完成使命。

从长安去中原,须经潼关。此关古为桃林塞,依山临河,地当秦、晋、豫之要冲,为兵家必争之地。魏徵跋涉其间,心潮澎湃,吟成《述怀》。

这首五古共二十韵,前四韵回忆反隋、投唐及请缨再赴前线的经历。诗一开头用“中原初逐鹿”写反隋大起义。隋炀帝是个荒淫残暴的君主,他的倒行逆施,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大业六年,洛阳壮士曾攻打皇宫。翌年,王薄、高士达等在山东、河北举起反抗的旗帜。此后几年,起义扩大到全国各地,著名的起义领袖有窦建德、孟海公、杜伏威、翟让、李密、林士弘等。战争最激烈的地方是中原及其邻近地区。大业十二年,隋炀帝远避江都。以翟让、李密为首的瓦岗起义军开始夺取河南诸县。同年冬,河北武阳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李密,长期隐居读书的魏徵被命为军中秘书,旋又进入瓦岗军总部,所以诗人借用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说“投笔事戎轩”。“戎轩”,后事。“事戎轩”即从军。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是纪实,非泛泛之笔。在农民大起义前夕,魏徵已察觉到社会动乱的不可避免,开始留心包括战国时苏秦、张仪等纵横家学说在内的各种策略。魏徵能文能武,懂得军事。大业十四年(唐武德元年)秋,随王世充军与李密义军相峙于洛口,魏徵曾向李密的长史郑献策,分析敌我形势,提出作战方案,郑不听,导致义军的溃败。他随李密投唐,由河南至长安,千里迢迢,他不断地挥鞭(杖策)驱马疾驰,终于见到了唐高祖李渊。第二年受命东出潼关。

“请缨”二句用了两个生动的比喻来说明出关的使命。《汉书·终军传》说终军出使南越,行前向汉武帝说:请给我一条绳子(缨),我一定能将南越王擒来。“凭轼”,写坐车凭依着车前横木(轼)之状。“下东藩”,原指降服东方的属国。《汉书·郦食其传》说西汉建国过程中,郦食其劝说齐王田广归降刘邦,他“凭轼下齐七十余城”。诗人借用两典,各有侧重。前者写出使的决心,后者写欲要达到的目的。

接着诗人用了三个工整的对句来写他登潼关和出潼关的经过和感受:“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呜寒鸟,空山啼夜猿。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郁纡”写关路曲折之状。“陟”,攀登。关在岭上,故言高岫。出关之路,在黄土高原的断层间。它时而升高,时而下降,向东望去,远处的平原也归隐时现。“古木”二句通过写景刻画出战乱中潼关的苍凉景象。深秋、寒夜、空山、古木、鸟啼、猿鸣这些自然现象组合在一起,带有浓重的感 *** 彩,反映了诗人悲怆的心境。他从中原战场来,还到战场去,心忧时事,百感交集。眺远心伤,语出《楚辞·招魂》:“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楚辞·抽思》又有“魂一夕而九逝兮”的话,是屈原怀念故都,说自己梦魂不断回到那里。魏徵借用其意,并作进一步夸张说就连这样的梦也做不安稳,常常常惊醒过来。

在群雄角逐复杂而多变的战争环境里,要不辱使命,使他内心深处充满了矛盾。《述怀》的最后六句以自问自答的形式,直抒胸臆,敞开了诗人的心扉。他说,谁不畏艰难险阻呢,但天子那么重贤,以国之英杰待我。我怎能不报答。《史记》写的讲信义的季布和侯嬴实在令人钦佩。为人应当如此,绝不能贪图功名富贵。这首诗反映了魏徵的个性和真情实感,他的行为远远超出了报个人之恩的狭小天地,使人觉得他比季布和侯嬴更其可爱。

魏徵不仅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在文学上也很有眼光。他认为南朝和北朝文学各有优缺点,主张扬长避短,融合南北文风,去写尽善尽美之作。他的《述怀》正可以看作这样的尝试。(吴庚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