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人都那么冷漠?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当今时代我们感到人们越来越冷漠,那些见死不救、事不关己人越来越多,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他们认为这个时代是道德大滑坡的时代。
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们看到那些扶起地上摔倒老人反被讹钱的事件,被讹的人倾家荡产去赔钱;医生救死扶伤,反而被砍,断送职业生涯;资助贫困生念大学,学生不仅没有回报反而认为理所应当。
因为这样的“榜样效应”,在听闻这些报道之后,原本很多热心肠的人都不敢再做好事了。
好心未必有好报,即使他们想要帮助别人,也畏惧所承受的后果,所以宁可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现代人变得越来越冷漠。
本能的保护机制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认为:我们每个人的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共同组成。
所谓“本我”是遵守着快乐原则,是我们内心最强大的动力,它包含着我们最原始的欲望,最真实的想法,一切以追寻快乐为基本。
而“自我”则是遵循现实原则,为了生活,我们必须学习生存法则与社会契约,在自我的指导下,我们必须做出合乎情理的选择。
“超我”则遵循道德原则,它控制着我们在道德和良心下该怎么做。
自我就像是一架马车,平衡着本我和超我。
本我具有先天性,在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本能的选择是第一位的,但又会因为现实原因权衡利弊。
那些在生活中,本我过于强大的人常常不被社会接纳,因为他们更多从自己角度出发。
而那些超我能力强的人,在面临冲突时,往往会选择道德与良心这部分。
由于物质精神发展的不满足,我国很多人都在被本我支配着。面临现实,即使我们想要救死扶伤,但依旧害怕被讹,所以选择明哲保身。
社会的巨大改变
由于经济的进步,社会结构也发生剧烈的变化。
上世纪传统的熟人社会正在瓦解,在这个世界,利益的选择常处于第一位,所以人际情感会越来越淡漠。
以前人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而现在邻居之间都被厚厚的门与防护栏相隔开来,即使成为邻居多年,我们也对彼此几乎不了解。
有社会学家曾感叹,现在的社会被陌生充斥着,我们都生活在陌生人之中,人与人之间互不了解。
我们缺乏对社会的认同感,社会带给我们的更多是压力、无奈,房贷让太多人苦不堪言。在此情况下,传统人文关怀精神丢失,为了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我们不得不理性思考,抛弃感性的一面。
为了谋取利益、实现我们自己的价值,我们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在彼此都互相不信任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更加冷漠,只剩下猜忌与怀疑。
冷漠会传染
有社会心理学家调研后发现,他人的冷漠行为会对自己产生影响。
旁观者效应就是如此,当面临危急事件时人越多,责任越分散。
例如一位老人倒地,当前面的人路过,只是选择袖手旁观,那么后面的人大概率会照样模仿。但如果只有你一人在场,你很有可能会去救助他。
道德与法律不同,道德更多的是靠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来约束他人的行为,如果人与人之间有着充足的信任,道德对我们的影响便更大。
曾经有这样一项心理学实验:将一群不知真相的参与者与假扮的癫痫病患者共处一室。其中一部分的人一对一的方式,而另外一部分的人以四对一的方式。那些假扮癫痫患者的人假装发病。
在一对一的组里,有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去寻求他人帮助;而那些四对一的组里,仅仅有百分之三十一的人寻求他人帮助。
旁观者效应再次起到了充分的作用。
当一个人面临危机的时候,他的责任感强于一群人共同面对。
所以如果有小组共同任务,效率可能比个体完成任务更低。
对于现实生活中那些所谓道德冷漠的现象,我们应该不只看表象,更要看背后的实质。
每个人的经历造就了现在,所以生活中我们旁边出现所谓道德有问题的人,我们并不能只用“没素质、没有同情心、不善良”来概括他们,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苦衷。
我们更应该反思自己是否可以在道德方面做得更好,我们也可以成为他人的榜样。社会需要大家共同建造。
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们看到那些扶起地上摔倒老人反被讹钱的事件,被讹的人倾家荡产去赔钱;医生救死扶伤,反而被砍,断送职业生涯;资助贫困生念大学,学生不仅没有回报反而认为理所应当。
因为这样的“榜样效应”,在听闻这些报道之后,原本很多热心肠的人都不敢再做好事了。
好心未必有好报,即使他们想要帮助别人,也畏惧所承受的后果,所以宁可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现代人变得越来越冷漠。
本能的保护机制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认为:我们每个人的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共同组成。
所谓“本我”是遵守着快乐原则,是我们内心最强大的动力,它包含着我们最原始的欲望,最真实的想法,一切以追寻快乐为基本。
而“自我”则是遵循现实原则,为了生活,我们必须学习生存法则与社会契约,在自我的指导下,我们必须做出合乎情理的选择。
“超我”则遵循道德原则,它控制着我们在道德和良心下该怎么做。
自我就像是一架马车,平衡着本我和超我。
本我具有先天性,在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本能的选择是第一位的,但又会因为现实原因权衡利弊。
那些在生活中,本我过于强大的人常常不被社会接纳,因为他们更多从自己角度出发。
而那些超我能力强的人,在面临冲突时,往往会选择道德与良心这部分。
由于物质精神发展的不满足,我国很多人都在被本我支配着。面临现实,即使我们想要救死扶伤,但依旧害怕被讹,所以选择明哲保身。
社会的巨大改变
由于经济的进步,社会结构也发生剧烈的变化。
上世纪传统的熟人社会正在瓦解,在这个世界,利益的选择常处于第一位,所以人际情感会越来越淡漠。
以前人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而现在邻居之间都被厚厚的门与防护栏相隔开来,即使成为邻居多年,我们也对彼此几乎不了解。
有社会学家曾感叹,现在的社会被陌生充斥着,我们都生活在陌生人之中,人与人之间互不了解。
我们缺乏对社会的认同感,社会带给我们的更多是压力、无奈,房贷让太多人苦不堪言。在此情况下,传统人文关怀精神丢失,为了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我们不得不理性思考,抛弃感性的一面。
为了谋取利益、实现我们自己的价值,我们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在彼此都互相不信任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更加冷漠,只剩下猜忌与怀疑。
冷漠会传染
有社会心理学家调研后发现,他人的冷漠行为会对自己产生影响。
旁观者效应就是如此,当面临危急事件时人越多,责任越分散。
例如一位老人倒地,当前面的人路过,只是选择袖手旁观,那么后面的人大概率会照样模仿。但如果只有你一人在场,你很有可能会去救助他。
道德与法律不同,道德更多的是靠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来约束他人的行为,如果人与人之间有着充足的信任,道德对我们的影响便更大。
曾经有这样一项心理学实验:将一群不知真相的参与者与假扮的癫痫病患者共处一室。其中一部分的人一对一的方式,而另外一部分的人以四对一的方式。那些假扮癫痫患者的人假装发病。
在一对一的组里,有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去寻求他人帮助;而那些四对一的组里,仅仅有百分之三十一的人寻求他人帮助。
旁观者效应再次起到了充分的作用。
当一个人面临危机的时候,他的责任感强于一群人共同面对。
所以如果有小组共同任务,效率可能比个体完成任务更低。
对于现实生活中那些所谓道德冷漠的现象,我们应该不只看表象,更要看背后的实质。
每个人的经历造就了现在,所以生活中我们旁边出现所谓道德有问题的人,我们并不能只用“没素质、没有同情心、不善良”来概括他们,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苦衷。
我们更应该反思自己是否可以在道德方面做得更好,我们也可以成为他人的榜样。社会需要大家共同建造。
展开全部
感慨颇多,那就讲我自己经历的事吧
讲一个我自己以前亲身经历的小事, 高考结束放暑假那年跨省骑行到了浙江温州那边出了小意外被家人知道了,一顿骂然后叫我们回去,在火车站那,我当然要把一个自行车搬起来放到栏杆另一边,由于我个子瘦小力气小实在搬不过去,旁边很多人在看,我就问旁边的一个壮实的中年人能否帮忙,你猜他说什么,他说: 你都搬不过去,我更搬不过去了……我的天啊,惊呆了我的三观,这事印象特深,还有这么冷漠的,帮忙抬下几秒钟的事都不愿意……
也许是我太善良才觉得这社会冷漠吧,这些年依然帮助了很多陌生人,尽管都不认识,甚至学生时代有2次因为看到陌生人有困难借钱给他,后面也没还没消息,后面知道是骗子。
我的善良热心都快被这个社会磨没了……
当然也有收到让我感到暖心的事,当你帮助别人后收到别人的感谢时,真的很开心,觉得做的这事是值得的
讲一个我自己以前亲身经历的小事, 高考结束放暑假那年跨省骑行到了浙江温州那边出了小意外被家人知道了,一顿骂然后叫我们回去,在火车站那,我当然要把一个自行车搬起来放到栏杆另一边,由于我个子瘦小力气小实在搬不过去,旁边很多人在看,我就问旁边的一个壮实的中年人能否帮忙,你猜他说什么,他说: 你都搬不过去,我更搬不过去了……我的天啊,惊呆了我的三观,这事印象特深,还有这么冷漠的,帮忙抬下几秒钟的事都不愿意……
也许是我太善良才觉得这社会冷漠吧,这些年依然帮助了很多陌生人,尽管都不认识,甚至学生时代有2次因为看到陌生人有困难借钱给他,后面也没还没消息,后面知道是骗子。
我的善良热心都快被这个社会磨没了……
当然也有收到让我感到暖心的事,当你帮助别人后收到别人的感谢时,真的很开心,觉得做的这事是值得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