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戏剧剧种是什么
四大戏剧剧种是京剧、黄梅戏、越剧、豫剧。
京剧,有“国剧”之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
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国剧”之称。
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
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黄梅戏,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发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一带。
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 用安庆方言演唱。
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
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深受各地人民群众喜爱。
越剧,公认为中国第二大地方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
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
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
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
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
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
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
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原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公元1522年~1566年(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
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
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
到了清朝末期,知识分子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广州话,使广东人更容易明白。
粤剧名列于公元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
公元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