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如何对孩子进行疏导,是父母的一门必修课
当孩子哭闹、发脾气,甚至打人时,家长应该如何应对,该强行制止吗?其实,家长需要对孩子进行情绪疏导。
3岁的醒醒最近时常莫名其妙的发脾气,醒醒妈妈发现他好像有尿急的迹象,提醒他去洗手间小便,醒醒根本不理睬妈妈,再次提醒他,醒醒则会很生气地拿起玩具扔向妈妈。而更糟糕的是,由于他拒绝上厕所,会真的尿在裤子上,还会因此发更大的脾气。
醒醒发脾气是因为这个年龄正是自主意识形成的时期,孩子非常希望自己能独立搞定一件事,这时妈妈的提醒会让他觉得抗拒,而事情搞砸后,他又会因为受挫而发脾气。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看似无理的情绪呢?其实都是有原因可循的,在这些情绪背后隐藏着孩子怎样的心理活动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受到挫折
可能孩子努力付出了,但是却没有获得相应的赞同或肯定,比如孩子认真写了好久的作文,老师批改后只打了个B,这时孩子会伤心难过,情绪不好,甚至在下次写作文时故意拖延,闹脾气。
3、需要陪伴
4岁的小涵最近每天晚上睡觉时都要大哭一场,小涵妈妈觉得很费解,之前都是给小涵讲完睡前故事,她就安静地自己入睡了。现在是怎么回事呀?最后在小涵妈妈的耐心询问下,小涵告诉妈妈因为自己很害怕,希望妈妈能多陪一会儿。
由此可以看出,孩子闹情绪的背后都有心理的因素,由于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致使孩子通过哭闹、发脾气等情绪宣泄方式表达出来。那么,当孩子们闹情绪时,家长一般是如何应对的呢?
1、暴力镇压
“再哭,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再不听话,就把你关在家里!”家长的语言暴力犹如一把把尖刀插进了孩子的心脏,诸如此类恐吓和威胁的言语,孩子可能会因为受到惊吓而短暂快速的平静下来,但这些伤害的话语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破坏孩子对家长的信任感,如果长久积压下来,还会导致孩子的各种过激攻击和报复行为的产生。
2、无原则的迁就
“不哭就带你去吃肯德基!”“别哭了,我带你去买最新款的乐高!”家长可能因为被孩子的坏情绪搞得筋疲力尽,而提出给孩子买喜欢的食物、玩具等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平静下来。殊不知这种息事宁人的处理手法,会让孩子学会 情感 勒索,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孩子会故技重施。
3、推卸责任
有些家长在孩子遇到挫折或困难表现出负面情绪时,为了快速安慰孩子,不分青红皂白将原因归咎于他人或者外界,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学会推卸责任,遇到困难的第一反应不是如何克服战胜它,而是怎样逃避绕过它。
德国心理学家舒斯特曾说过,“其实,孩子哭的时候,最先需要处理的是家长的情绪。”这就表明家长的态度和做法会对孩子的情绪走向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而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高特曼的家庭追踪调查可以发现,家长实际上就是孩子的情绪教练,经过家长情绪辅导的这些孩子,能够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抗挫折能力也更强,人际交往和学业综合表现更加优异。因此,引导孩子正确的面对情绪,是聪明父母的必修课。
1、认识情绪
首先家长要让孩子意识到人都会有情绪,而情绪又分为积极、中立以及消极三种类型,其中最基本的情绪就是喜怒哀乐。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或者看视频等直观的方式,告诉孩子每种情绪的具体表现行为模式是什么。事实上,当家长在教会孩子如何辨识情绪时,也就是告诉了孩子这种情绪是怎样产生的,认识情绪是家长对孩子进行情绪辅导的基础内容。
2、释放情绪
在认清情绪的面貌之后,家长要帮助孩子释放自己的情绪,就像我们开心就会大笑,伤心难过就会哭泣,这些都是正常的情绪表达方式。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不能强行的压制情绪,比如明明心里憋屈、愤怒,却偏偏要忍住不哭,这样的做法相当于是将洪水堵住,而不是疏通,一旦到达临界点,洪水便会顷刻喷涌而出,造成巨大不可挽回的伤害。
而相关科学研究证明,哭其实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情绪释放方法,因此,当家长看到孩子在哭的时候,不要立刻阻止他们,而是等一会儿,让孩子先将自己的不良情绪都宣泄出来。
3、控制情绪
控制情绪是情绪疏导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一个步骤,家长需要告诉孩子在释放情绪或者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暂时从负面情绪中抽离出来后,接下来要做的是分析情绪失控的原因,比如孩子因为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情绪不佳,那么就应该分析试卷,找到失分的原因,是没学懂还是粗心失误,找到原因之后,再找出解决的办法,总的来说就是要培养孩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孩子能够学会理性客观的看待问题,自然就不会再陷入情绪失控的抓狂境地。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情绪处理方式,其实家长有很好的情绪控制能力,那么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实际的行动可比单纯的言语说教更为直接生动!
今日互动话题:遇到孩子闹情绪,您一般会怎么做呢?您在教孩子控制和处理自己的坏情绪时,有何好的经验吗?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