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子见梁惠王中孟子和梁惠王各自提出了什么主张?
孟子见梁惠王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释义: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首先说话了:“老人家这么远到大梁来,会对我的国家有利吗?”
梁惠王询问孟子,他能给魏国带来什么利益
而孟子向梁惠王提出:
原文: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矣,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释义:孟子回答:“大王何必谈利?我孟子带来的只有仁义而已。如果大王以能给魏国带来利益取人,那么今天大王问我,我孟子能给魏国带来什么利益,明天大夫们也会问我,孟
子能给我的家族带来什么利益呢?免不了的,士子百姓也还是会问我,孟子能带来什么利益呢?可是我却知道孟子不应该去满足各位的利益。”
“高层中层底层,三类人的生活都在争取利益的获得,却不知道这样做其实是很危险的呀。有一万乘战车的国家中,人人逐利,那么国君必被有千乘战车的家族所灭。
有一千乘战车的国家中,人人逐利,那么国家必然被有一百乘战车的家族所灭。他么所拥有的不算少了。然而如果以道义为后却以利益为先,他们只能是不夺得国君的地位不会满足。
这样的国家能不危险吗?但是我孟子去知道,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也从来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因此,大王只需要推行仁义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说利呢?”
这里孟子提出:推行利益,是毁灭国或家或企业的方法。推行仁义,才是兴旺国或家或企业的方法。
扩展资料:
孟子见梁惠王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作品名称:梁惠王上
作品出处:《孟子·梁惠王》
创作年代:战国时代
文学体裁:文言文
作者:孟子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梁惠王即魏惠王。魏惠王(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19年),姬姓,魏氏,名_(yīng),又称梁惠王,《竹书纪年》作“梁/魏惠成王”。他是魏武侯之子,魏文侯之孙,公元前370年即位,在位52年。
梁惠王问政孟子
魏惠王自称治国尽心竭力,河西发生灾荒,就将那里的灾民安置到河东,将河东的粮食运送到河西。当河东发生灾荒时,也是这样做的。可是魏国的人口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说,“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这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典故的由来。
魏惠王问怎样才能治好国家。孟子说;只要不去剥夺农民耕种的时间,粮食就吃不完;不拿过密的鱼网去捕鱼,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木材有定时,木材就用不尽。这样老百姓就感到满足了。他还说:在五亩大的住宅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棉袄。
鸡和猪狗一类家畜不要耽误繁殖饲养的时间,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能及时耕种,数口的家庭就不会闹饥荒。认真地办好教育,孝顺父母,尊敬长上,老人就不再用为自己生活奔劳。这样就能得到人民的拥藏。
魏惠王又谈到自己继位以来,被秦国和齐国多次打败,这是奇耻大辱,要怎样才能报仇雪耻呢?孟子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口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共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总之,孟子劝魏惠王“施仁政,行王道”。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