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药方里的一两是多少克

 我来答
南行山水南4802
2023-01-08 · TA获得超过36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6
采纳率:87%
帮助的人:63.9万
展开全部

古代药方中的一两是现在的31.25克。

古代一斤为16两,又因为一斤为500克,因而一两为31.25克。

汉代刘向在《说苑·辨物》表述:“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意思是十六黍等于一豆,六豆等于一铢,二十四铢等于一两,十六两等于一斤。

从有“斤”这个概念开始,一直到民国结束,历朝历代的“斤”统统是16两,而不是今天的10两。有了“斤”的重量,再去算“两”的重量轻而易举,一律除以16就是。

扩展资料:

据《汉书·律历志》记载,秦汉时期度量衡制度是:衡制:铢、两、斤、钧、石。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

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等于16.14克。

王莽及东汉、魏晋南北朝,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一两等于41.76克。

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2克,一两等于37.30克。

注意:汉代医学上用的两和汉代常用两重量不同,汉承秦制,医学上用的两一直延续用秦朝因此汉代张仲景的医学著作中的两为秦两相当于3克。

alovelyday4
2024-04-20 · 超过21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6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8万
展开全部
根据出土文物考证,秦统一后官方1斤重量,基本可以确定在250g上下,也就是1两≈15.6g,西汉继承秦朝制度,所以西汉时期官制1斤基本与秦一致。后来王莽篡位、重新修订度量衡后,1斤重量降低到了220~230g,这也是后来东汉 直到两晋南北朝时期1斤重约220g的由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人,所以《伤寒论》中的药方用量,个人感觉按1两14g来用(或是14g的三分之一,下面会解释),理论上比较符合仲景时期的实际情况。
由于称量器具在古代民间手工仿制 传播制造时常有误差、地域性滞后等原因,民间所用的称量器具无法保证都能达到官制标准。所以不用太过于纠结细小的重量差别,汉代1两按14克、15克 其实都相差不大。
其实最重要的,是要留意医方中的斤、两、升等单位 是否完全等同于一般官制?因为有金银丝帛、中医药材等属于贵重物品,度量需精细,所以有其重量单位是官制的十分之一(神农秤)、三分之一、二分之一的说法,同时,药用容积1升也有=官制1升的三分之一 或 二分之一的说法。 也就是说,假定汉代官制1两=15g、1升=200ml的话,医方中的1两可能是1.5g、5g、7.5g 或 15g,1升则可能是66.7ml、100ml 或 200ml,由于缺乏史料和实物佐证,目前暂无完整定论,只能推测汉以后、唐之前的中医药材专用重量单位是官制三分之一的说法比较可靠,即1两≈5g
(汉医方中某些药材用量按用1两≈15g,1升≈200ml来使用的话,会出现药量偏大 甚至有些偏离实际的情况。不过,考虑到古代物资匮乏、古代药材质量较好等因素,古人用药可能存在尽量节省药材、合理方式多次熬煮、合理服药以发挥最大药效的情况,现今的一些常用药材按1两7.5g 或 1两15g使用来提高药效,似乎也行? 曾经看过一中医网文,有人为验证1两15g、1两5g哪个正确,按1两15g开方的病人治愈效果达80%,按1两5g开方的病人治愈效果只有30%多,具体文章标题记不清了)
首先,官制十分之一为神农秤的说法来源于陶弘景和孙思邈,疑似古籍传抄出错、后人理解错误导致的,目前暂无实物或者其他古籍能证明存在过神农秤,而且1两=1.5g实在太小,一整副药材下来才几克、十几克,其治病疗效堪疑。 此外提一嘴,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言“今古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这句话意思是古代和现在制度不同,古医方的1两,相当于现在1钱,也就是汉代1两=明代1钱≈3.75克。这句话其实很无厘头的,1两=1钱的结论并无考证,属于李先生主观臆断,奈何导致后世医家多以此标准来计算,即:以1钱=汉代1两=3克 来折算经方重量与此就有很大关系。
官制二分之一说法似起源于两晋时期重量单位一分为二的情况,即常用1斤改为2斤、1两改为2两来使用,故不适用于晋以前的医方。与此情况类似的是隋代时期大秤、小秤两套重量单位并行,小秤即传统的 1斤约220~230g,大秤为小秤的3倍重。
隋灭后,唐官方整顿度量衡,彻底废除铢两制度(废除小秤、改用大秤,不再用铢这个单位),重新定义唐之1斤为古之1斤的三倍,即:初唐1斤≈东汉3斤≈680克、1斤=16两、1两=10钱、1钱≈4.25g,1钱顾名思义即1枚铜钱的重量。 北宋初期继承初唐制,1斤也为680克左右,后经慢慢减重,南宋1斤重量下滑至约600~640g,至明清时期稳定在1斤≈600g,直到清末光绪时期与国际公制单位接轨,法定库平1两=37.3g、1钱=3.73g。民国时期又改为1斤=500g、1两=31.25g、1钱=3.125g(这似乎也是1钱=3克说法的来源之一)。 台湾所用的斤两单位是沿袭明清旧制,1斤=600克,1两=37.5g,1钱=3.75g。
综上所述,汉代普通1两≈15克,药用1两≈5克。唐宋元明清1两≈40克上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