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草原》的一些问题
1.主要内容2.高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低吟、奇丽、回味、洒脱、迂回、疾驰、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天涯,解释词语草原老舍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
1.主要内容
2.高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低吟、奇丽、回味、洒脱、迂回、疾驰、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天涯,解释词语
草 原
老 舍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象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象没骨画那样,只用绿色渲染,没有用笔勾勒,于是,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与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象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的牧业公社。汽车走了一百五十华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至为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迂回的,明如玻璃的一条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公社了。忽然,象被一阵风吹来的,远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马疾驰,襟飘带舞,象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马飞过了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我们约请了海拉尔的一位女舞蹈员给我们作翻译。她的名字漂亮——水晶花。她就是陈
旗的人,鄂温克族。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我们用不着水晶花同志给作翻译了。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都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公社的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正是:
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
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儿,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
碧草话斜阳! 展开
2.高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低吟、奇丽、回味、洒脱、迂回、疾驰、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天涯,解释词语
草 原
老 舍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象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象没骨画那样,只用绿色渲染,没有用笔勾勒,于是,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与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象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的牧业公社。汽车走了一百五十华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至为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迂回的,明如玻璃的一条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公社了。忽然,象被一阵风吹来的,远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马疾驰,襟飘带舞,象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马飞过了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我们约请了海拉尔的一位女舞蹈员给我们作翻译。她的名字漂亮——水晶花。她就是陈
旗的人,鄂温克族。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我们用不着水晶花同志给作翻译了。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都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公社的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正是:
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
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儿,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
碧草话斜阳! 展开
16个回答
展开全部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草原》主要内容: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1、第一段(第一小节):大草原十分美丽,作者对此赞叹不已。
2:第二段(二~四小节):热情好客的主人接待了作者一行人。
3、第三段(第五小节):快要离开了,大家十分不舍。
文学赏析
文章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烈欢迎的情景,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充分体现了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这是本文的主题思想,亦即文意所在。
主客双方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依恋不舍地娓娓交谈,时间不停地推移,夕阳渐渐西沉,他们竟浑然不觉,这是蒙汉情深的形象映现。
展开全部
内容错的太多了 回答者: RRRR56QD | 一级 | 2011-2-20 14:48
第一段就错了两处。 回答者: 迁西实验小学 | 一级 | 2011-2-20 15:29
内容错的太多了 回答者: 雪花飞舞着26 | 二级 | 2011-2-20 16:26
1.主要内容
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第一段(第一小节):大草原十分美丽,作者对此赞叹不已。
第二段(二~四小节):热情好客的主人接待了作者一行人。
第三段(第五小节):快要离开了,大家十分不舍。
2题你自己在网上查嘛,像这样有点麻烦
在这上面查比较方便,我一般就是在这上面查滴:http://www.zdic.net/ 回答者: 我开始叛逆 | 二级 | 2011-2-21 12:49
岩石上长出了青苔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2-21 18:11
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本文作为“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积累语言;三是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教学难点一是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二是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回答者: 雪尔蔓 | 一级 | 2011-2-21 19:58
背诵1、2自然段 回答者: wangtianshuono | 一级 | 2011-2-22 19:14
为什么那么多的错处?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2-23 12:48
预习要求:
①在中国版图上找到内蒙古的位置、范围,并初步了解有关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例如,服饰特点、生活特点。
②收集古今文人描写大草原的诗词、文章。
③通过展示图片和请去过草原的同学作介绍,加深对草原的感性认识。
1、《草原》主题: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2、《草原》是一篇散文,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
3、写作特点:
a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
b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
c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
d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4、句子的理解。
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碧”是形容青草很绿。“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一”是“全”和“都”的意思。总起来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这句话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②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老舍将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置身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中,作者自然会惊叹、并产生舒服之感,因此,既愿久立欣赏,又想吟诵诗篇。
③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这里是骏马和大牛的天然牧场。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④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句话是写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作者将这些景物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⑤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诗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涯,边际。天涯,天边,大地与天空相接的地方。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流连不已,难分难舍。
5、对词语的理解。
境界:事物所到达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时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险。
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像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6、学习目标: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在阅读中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积累语言;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7、学习重点: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学习难点:是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二是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8、情景交融是本文的最主要特点,作家在描写草原风光时,处处流露出感叹赞美之情,大致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直抒胸臆。(如,“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第一次见到草原的惊喜、赞叹和离开时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流于笔端,将独特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是精笔细描。(如,草原如一幅翠色欲流的中国画;羊群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群马疾驰的迎客队伍像一条彩虹,这些描写细致入微,形神兼备,生动鲜活,传达出作者满心的喜悦与赞叹。)
三是写实清新质朴,不露雕饰的痕迹。(如,“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种纪实的描写,更能表达出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和民族间的团结互助。)9、字音字形:如“蒙古包”中的“蒙”读作“měng”,“好客”中的“好”读作“hào”,“同行”中的“行”读作“xíng”,“似乎”中的“似”读作“sì”;“毯”的最后一笔为点,“吟”“貌”不要多一点,“襟”“涩”不要少一点。10、相关链接
课文摘选自老舍写的《内蒙风光》。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由于他的勤奋创作,解放后写了二十多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人民艺术家。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蒙古包一般为圆形,大多用条木做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中央有圆形天窗,容易拆装,是蒙古族同胞居住的地方。
奶茶掺和着牛奶或羊奶的茶,是蒙古族同胞敬客最重要的饮料。
奶豆腐是用牛奶制成的凝固食物,盛在盘子里做点心,并不是豆腐。
手抓羊肉蒙古族同胞习惯把羊肉切成大块,煮熟了吃。吃的时候用刀割,用手抓,叫“手抓羊肉”。
鄂温克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和黑龙江讷河县等地。
陈巴尔虎旗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西部,海拉尔河下游,滨州铁路经过南境。这里水草丰美,畜牧业发达;农产品有小麦、油菜籽、甜菜等。 回答者: 1723650757 | 一级 | 2011-2-24 18:57
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作者来到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我们时的情景
我们六下刚学的
第一段就错了两处。 回答者: 迁西实验小学 | 一级 | 2011-2-20 15:29
内容错的太多了 回答者: 雪花飞舞着26 | 二级 | 2011-2-20 16:26
1.主要内容
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第一段(第一小节):大草原十分美丽,作者对此赞叹不已。
第二段(二~四小节):热情好客的主人接待了作者一行人。
第三段(第五小节):快要离开了,大家十分不舍。
2题你自己在网上查嘛,像这样有点麻烦
在这上面查比较方便,我一般就是在这上面查滴:http://www.zdic.net/ 回答者: 我开始叛逆 | 二级 | 2011-2-21 12:49
岩石上长出了青苔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2-21 18:11
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本文作为“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积累语言;三是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教学难点一是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二是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回答者: 雪尔蔓 | 一级 | 2011-2-21 19:58
背诵1、2自然段 回答者: wangtianshuono | 一级 | 2011-2-22 19:14
为什么那么多的错处?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2-23 12:48
预习要求:
①在中国版图上找到内蒙古的位置、范围,并初步了解有关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例如,服饰特点、生活特点。
②收集古今文人描写大草原的诗词、文章。
③通过展示图片和请去过草原的同学作介绍,加深对草原的感性认识。
1、《草原》主题: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2、《草原》是一篇散文,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
3、写作特点:
a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
b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
c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
d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4、句子的理解。
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碧”是形容青草很绿。“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一”是“全”和“都”的意思。总起来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这句话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②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老舍将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置身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中,作者自然会惊叹、并产生舒服之感,因此,既愿久立欣赏,又想吟诵诗篇。
③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这里是骏马和大牛的天然牧场。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④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句话是写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作者将这些景物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⑤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诗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涯,边际。天涯,天边,大地与天空相接的地方。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流连不已,难分难舍。
5、对词语的理解。
境界:事物所到达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时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险。
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像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6、学习目标: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在阅读中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积累语言;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7、学习重点: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学习难点:是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二是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8、情景交融是本文的最主要特点,作家在描写草原风光时,处处流露出感叹赞美之情,大致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直抒胸臆。(如,“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第一次见到草原的惊喜、赞叹和离开时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流于笔端,将独特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是精笔细描。(如,草原如一幅翠色欲流的中国画;羊群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群马疾驰的迎客队伍像一条彩虹,这些描写细致入微,形神兼备,生动鲜活,传达出作者满心的喜悦与赞叹。)
三是写实清新质朴,不露雕饰的痕迹。(如,“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种纪实的描写,更能表达出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和民族间的团结互助。)9、字音字形:如“蒙古包”中的“蒙”读作“měng”,“好客”中的“好”读作“hào”,“同行”中的“行”读作“xíng”,“似乎”中的“似”读作“sì”;“毯”的最后一笔为点,“吟”“貌”不要多一点,“襟”“涩”不要少一点。10、相关链接
课文摘选自老舍写的《内蒙风光》。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由于他的勤奋创作,解放后写了二十多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人民艺术家。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蒙古包一般为圆形,大多用条木做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中央有圆形天窗,容易拆装,是蒙古族同胞居住的地方。
奶茶掺和着牛奶或羊奶的茶,是蒙古族同胞敬客最重要的饮料。
奶豆腐是用牛奶制成的凝固食物,盛在盘子里做点心,并不是豆腐。
手抓羊肉蒙古族同胞习惯把羊肉切成大块,煮熟了吃。吃的时候用刀割,用手抓,叫“手抓羊肉”。
鄂温克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和黑龙江讷河县等地。
陈巴尔虎旗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西部,海拉尔河下游,滨州铁路经过南境。这里水草丰美,畜牧业发达;农产品有小麦、油菜籽、甜菜等。 回答者: 1723650757 | 一级 | 2011-2-24 18:57
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作者来到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我们时的情景
我们六下刚学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草原诗三首
(一)
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
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二)
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
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三)
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
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
七律·乌鸦·和塞北草
羽色深深何众嫌?真言诤语反诬谗!
相依福祸随君往,无妄灾殃任客冤。
鸦噪树低无绝唱,乌啼月落有余篇。
俗清风雅本难定,大智如愚乃巨贤。
附塞北草原诗:
出语真实惹众嫌,一身乌色更招谗。
预知福祸殷勤报,反被智愚颠倒冤。
衔肉唱歌留笑柄,投石喝水作佳传。
抑扬褒贬由他去,依旧枝头畅所言。
草原诗一束
〔 作者:陈光林 文章录入:李秋泓 〕
(一)草原啊草原
草原啊草原
我生命的摇篮
清澈甘甜的流水是哺育我的乳汁
芳草淡淡的清香润我生命的心田
圣洁坚实的马背是我成长的登攀
阿妈期待的笑脸是我力量的源泉
每当我想起草原啊草原
就想起那生命的摇篮
草原啊草原
我可爱的家园
辽阔草原给了我宽大的胸膛
秀美山川给了我健壮的脊梁
风雪严寒给了我坚强的性格
阿妈的艰辛给了我永恒的力量
每当我想起草原啊草原
就想起那可爱的家园
草原啊草原
酒香茶浓亲情无限
想你啊草原
我相恋的草原
想你是甜甜的回忆
想你是苦苦的眷恋
想起你就思念悠悠
天蓝地绿心心相连
想你啊草原
我心中的草原
想你是甜甜的回忆
想你是苦苦的眷恋
想起你就情深绵绵
伴着娘亲伴着蓝天到永远
永远的草原
草原啊草原
我的大草原
我绿波荡漾的草原
鲜花如海的草原
生我养我的地方
你是我生命的摇篮
草原啊草原
我的大草原
我阳光照耀的草原
雨露滋润的草原
生我养我的地方
你是我力量的源泉
草原啊草原
我的大草原
我春风拂面的草原
秋波荡漾的草原
生我养我的地方
你是我永远的温暖
草原啊草原
我的大草原
我歌美情深的草原
骏马飞奔的草原
生我养我的地方
你是我心中的永远
(二)乡恋
给我一片白云吧
飘向塞北高原
带着亲情
带着乡恋
给我一缕春风吧
吹到塞北高原
带着春雨
带着新绿
给我一渠河水吧
流向塞北高原
带着歌声
带着生命
给我一弯明月吧
挂到塞北高原
高原夜更美
故乡月更明
(三)家乡的牧场
家乡那片广阔的牧场
是我心中深情圣洁的蓝天
吃着母亲乳汁长大
喝着芳香奶茶长大
听那甜甜的歌谣
伴着与我同年的马儿羔羊
深情圣洁的牧场啊
给了我多少童年的美好回忆
梦中常回到那片生我养我的情深牧场
家乡那片广阔的牧场
是我心中深情圣洁的蓝天
父爱把我扶上马背
娘亲给我多少期望
广阔牧场给了我开阔的胸襟
深情牧场给了我多少勇敢力量
家乡牧场是我生命摇篮智慧的源泉
永远忘不了那片生我养我的圣洁牧场
(四)高原情
清风送我爽
绿野伴我唱
骏马载我乘风去
扶摇直上歌浩荡
高原蓝天阔
雄鹰任翱翔
碧波滚滚情涌浪
青峰巍巍河山壮
(五)艾敏河
艾敏河啊
草原的母亲河
你静静地流 默默地淌
日日夜夜年年月月
不停地流啊波连波
艾敏河啊
你是爱的河
你流淌的乳汁
是草原的生命
你是溢满慈爱的河
艾敏河啊
你是情的河
你流淌着人间的真情
流到哪里都把真情诉说
你是人间最深情的河
艾敏河啊
你是神圣的河
悲痛时你给我力量
危难时你给我信心
你是牧人心中最神圣的河
艾敏河啊
你是人生的河
喝着你的乳汁长大
怀着你的信念耕耘
你教我做人长远纯洁
永远像艾敏河静静地流淌着
艾敏河啊艾敏河
我对你是那样的深情眷恋
你是永远流淌在我心中的河
我对你是那样的崇敬
永远在心灵中宁静清澈
艾敏河啊艾敏河
有多少故事在你心中流过
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你是历史的篇章
你是草原儿女的生命河
·在草原
马休
闪电下的眉毛 烟波浩荡。
草原广阔
瞌睡的诗人
你就像一把被胡马的鬃毛睡着的琴
草原广阔
而内心深沉
我用磕下的眼帘
关闭一盏远方的灯
·草原夜在当雄的藏族毡包里做客
马休
她俯身沏茶的姿势
就像河流弯身于睡眠的寂静
在另外的情形里
马丁松的内地之夜
湖泊举起它巨大的汤匙
灌进世界的嘴里
而手 越过辽阔草原尽头的黑暗——
达瓦姑娘
我要用彻底的沉默
与你在你晨曦的辉光里彻夜交谈
(一)
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
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二)
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
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三)
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
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
七律·乌鸦·和塞北草
羽色深深何众嫌?真言诤语反诬谗!
相依福祸随君往,无妄灾殃任客冤。
鸦噪树低无绝唱,乌啼月落有余篇。
俗清风雅本难定,大智如愚乃巨贤。
附塞北草原诗:
出语真实惹众嫌,一身乌色更招谗。
预知福祸殷勤报,反被智愚颠倒冤。
衔肉唱歌留笑柄,投石喝水作佳传。
抑扬褒贬由他去,依旧枝头畅所言。
草原诗一束
〔 作者:陈光林 文章录入:李秋泓 〕
(一)草原啊草原
草原啊草原
我生命的摇篮
清澈甘甜的流水是哺育我的乳汁
芳草淡淡的清香润我生命的心田
圣洁坚实的马背是我成长的登攀
阿妈期待的笑脸是我力量的源泉
每当我想起草原啊草原
就想起那生命的摇篮
草原啊草原
我可爱的家园
辽阔草原给了我宽大的胸膛
秀美山川给了我健壮的脊梁
风雪严寒给了我坚强的性格
阿妈的艰辛给了我永恒的力量
每当我想起草原啊草原
就想起那可爱的家园
草原啊草原
酒香茶浓亲情无限
想你啊草原
我相恋的草原
想你是甜甜的回忆
想你是苦苦的眷恋
想起你就思念悠悠
天蓝地绿心心相连
想你啊草原
我心中的草原
想你是甜甜的回忆
想你是苦苦的眷恋
想起你就情深绵绵
伴着娘亲伴着蓝天到永远
永远的草原
草原啊草原
我的大草原
我绿波荡漾的草原
鲜花如海的草原
生我养我的地方
你是我生命的摇篮
草原啊草原
我的大草原
我阳光照耀的草原
雨露滋润的草原
生我养我的地方
你是我力量的源泉
草原啊草原
我的大草原
我春风拂面的草原
秋波荡漾的草原
生我养我的地方
你是我永远的温暖
草原啊草原
我的大草原
我歌美情深的草原
骏马飞奔的草原
生我养我的地方
你是我心中的永远
(二)乡恋
给我一片白云吧
飘向塞北高原
带着亲情
带着乡恋
给我一缕春风吧
吹到塞北高原
带着春雨
带着新绿
给我一渠河水吧
流向塞北高原
带着歌声
带着生命
给我一弯明月吧
挂到塞北高原
高原夜更美
故乡月更明
(三)家乡的牧场
家乡那片广阔的牧场
是我心中深情圣洁的蓝天
吃着母亲乳汁长大
喝着芳香奶茶长大
听那甜甜的歌谣
伴着与我同年的马儿羔羊
深情圣洁的牧场啊
给了我多少童年的美好回忆
梦中常回到那片生我养我的情深牧场
家乡那片广阔的牧场
是我心中深情圣洁的蓝天
父爱把我扶上马背
娘亲给我多少期望
广阔牧场给了我开阔的胸襟
深情牧场给了我多少勇敢力量
家乡牧场是我生命摇篮智慧的源泉
永远忘不了那片生我养我的圣洁牧场
(四)高原情
清风送我爽
绿野伴我唱
骏马载我乘风去
扶摇直上歌浩荡
高原蓝天阔
雄鹰任翱翔
碧波滚滚情涌浪
青峰巍巍河山壮
(五)艾敏河
艾敏河啊
草原的母亲河
你静静地流 默默地淌
日日夜夜年年月月
不停地流啊波连波
艾敏河啊
你是爱的河
你流淌的乳汁
是草原的生命
你是溢满慈爱的河
艾敏河啊
你是情的河
你流淌着人间的真情
流到哪里都把真情诉说
你是人间最深情的河
艾敏河啊
你是神圣的河
悲痛时你给我力量
危难时你给我信心
你是牧人心中最神圣的河
艾敏河啊
你是人生的河
喝着你的乳汁长大
怀着你的信念耕耘
你教我做人长远纯洁
永远像艾敏河静静地流淌着
艾敏河啊艾敏河
我对你是那样的深情眷恋
你是永远流淌在我心中的河
我对你是那样的崇敬
永远在心灵中宁静清澈
艾敏河啊艾敏河
有多少故事在你心中流过
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你是历史的篇章
你是草原儿女的生命河
·在草原
马休
闪电下的眉毛 烟波浩荡。
草原广阔
瞌睡的诗人
你就像一把被胡马的鬃毛睡着的琴
草原广阔
而内心深沉
我用磕下的眼帘
关闭一盏远方的灯
·草原夜在当雄的藏族毡包里做客
马休
她俯身沏茶的姿势
就像河流弯身于睡眠的寂静
在另外的情形里
马丁松的内地之夜
湖泊举起它巨大的汤匙
灌进世界的嘴里
而手 越过辽阔草原尽头的黑暗——
达瓦姑娘
我要用彻底的沉默
与你在你晨曦的辉光里彻夜交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本文作为“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积累语言;三是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教学难点一是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二是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本文作为“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积累语言;三是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教学难点一是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二是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作者来到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我们时的情景
我们六下刚学的
我们六下刚学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