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出自哪里?
出自《孟子.尽心上》13·9 释义:崇尚德,爱好义,就能悠然自得无所求。
孟子谓宋句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白话文: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人家理解,我悠然自得无所求;人家不理解,我也悠然自得无所求。”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白话文:宋勾践问道:“怎样就能做到悠然自得无所求呢?”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白话文:孟子说:“崇尚德,爱好义,就能悠然自得无所求。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道。得志时不背离道,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古人,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穷困时,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赏析:
孟子通过“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过程,达到“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一是通过“存心”、“养性”、“事天”的实践过程,实现人格的道德完善。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命题,它的实质是探寻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对人生命意义的价值叩问。孟子主张“天人合一”,与荀子的“天人相分”观互相辉映,形成战国时期儒家的天人观,并为后人认识天人关系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