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

 我来答
今天上岸了吗2333
2023-01-29 · TA获得超过30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0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90.7万
展开全部
本课程分A卷和B卷,考生可根据所用教材版本的不同任选A卷或B卷,使用1989年版、1995年修订版的考生请选A卷,使用2000年第1版的考生请选B卷。

  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古希腊的文艺理论家______,在谈到悲剧时,曾说悲剧有“净化”作用;古罗马的贺拉斯则认为文艺的功能在于______.

  2.文学作品的题材和主题的关系,简而言之,题材是______;主题是______.

  3.表演艺术是一种通过______来展现艺术形象的艺术,它包括______和______.

  4.从文学审美反映的特质看,作品主题具有______、______和时代性。

  5.所谓文学鉴赏的时代的差异,是指不同时代的鉴赏者在鉴赏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6.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异化思想,概括地说,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和人与自然等四个方面。

  7.西方现代小说发端于18世纪,______小说是第一代;19世纪的______小说是第二代。

  8.创造诗歌意境的总的方法是______,它可具体化为两条途径,即______的方法和______的方法。

  二、选择题(1-5题为单项选择,6-15题为多项选择。请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5分)

  1.在西方文论,第一次对艺术表现说作出完整解释的理论家是( )

  A.德谟克利特 B.柏拉图

  C.欧盖尼 弗尔龙 D.柏格森

  2.在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探索中,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游戏说”的理论家是( )

  A.爱德华 泰勒与弗雷译 B.席勒与斯宾塞

  C.普列汉诺夫与毕歇尔 D.荣格与克罗齐

  3.叙事性作品中情节的基本组成部分(或称情节的基本阶段)是( )

  A.序幕、发展、高潮、结局 B.开端、发展、结局、尾声

  C.序幕、高潮、结局、尾声 D.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19世纪法国自然主义文艺思潮的哲学基础是( )

  A.经验主义 B.唯理主义

  C.实证主义 D.实用主义

  5.语言艺术的最显著、最突出的特点是艺术形象的( )

  A.直观性 B.间接性

  C.模糊性 D.意象性

  6.自18世纪末叶至20世纪中期的西方文学,先后出现过如下几个文学思潮(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自然主义 E.现代主义

  7.在阶级社会里,文学之所以有阶级性,是因为( )

  A.文学反映的对象-社会生活存在阶级关系

  B.文学造型的材料-语言文字具有阶级特性

  C.文学表现的手段-艺术手法具有阶级色彩

  D.文学创作的主体-作家头脑具有阶级意识

  E.文学存在的方式-作品体裁具有阶级性质

  8.典型人物性格的丰富性,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形态( )

  A.性格内容浑然如圆的多侧面性

  B.性格内容由表及里的多层次性

  C.性格上两种内容的相反相成性

  D.性格上两种内容的矛盾对立性

  E.性格上多种内容的杂然无序性

  9.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是( )

  A.直感性 B.理念性 C.蕴情性

  D.想象性 E.审美性

  10.从作品所描绘的内容来给诗歌作品分类,可将其区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

  A.叙事诗 B.格律诗 C.散文诗

  D.抒情诗 E.戏剧诗

  11.依据塑造艺术形象的不同方式来给文学作品进行类的划分,可将其区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

  A.叙事类文学 B.诗体类文学 C.抒情类文学

  D.戏剧类文学 E.影视类文学

  12.典型和意境虽然都是主客观和谐统一的艺术形象,但各自统一的基点是不同的。典型与意境的统一基点分别是( )

  A.性格 B.情节 C.情感

  D.场景 E.环境

  13.文学鉴赏的基本过程可区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A.感受形象阶段 B.理性分析阶段 C.审美判断阶段

  D.体味玩赏阶段 E.综合评价阶段

  14.在20世纪发展起来的各种文学批评方法中,具有普遍适应性的方法是( )

  A.心理学的方法 B.系统论的方法 C.人类学的方法

  D.控制论的方法 E.信息论的方法

  15.文学之所以具有社会性,是因为( )

  A.文学是人类意识活动的艺术结晶

  B.文学的对象是人和人的社会生活

  C.文学造型的语言是社会交际工具

  D.创作者的审美意识带有社会印记

  E.接受者的审美需求含有社会因素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文学语言:

  2.创作灵感:

  3.文学风格:

  4.文学批评:

  5.小说:

  四、辨析题(先判断题目的正误,然后简要地阐明理由。每小题7分,共14分)

  1.艺术与科学的区别根本不在内容,而在处理特定内容时所用的方式的不同。( )

  2.一部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总是与作家的创作意图相吻合的。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怎样理解评价文学遗产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2.文学为什么具有美悦作用

  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试论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

  2.在文学鉴赏中,主客体之间处于不同民族、时代或阶级时,出现共鸣的原因是什么

  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______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四要素组成。

  2.在文学活动中,体验的______阶段是生成文学作品深刻意义的最重要因素。

  3.文学的反映包含了认识,但这种认识总是以______的方式表现出来。

  4.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内指性、______、陌生化和______等四个方面。

  5.根据艺术想象在创作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6.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构成文学风格的五个层面包括时代风格、_____、民族风格、_____和地域风格。

  7.在西方文学,17世纪法国的______是第一个充分自觉的文学思潮。

  8.在文学接受活动中,接受主体与接受客体是以______为中介而建立起审美关系的。

  9.文学形象的系统性表现在两种意义上,一是就艺术世界的______而言;二是就不同性质的 文学形象的审美功能的______而言。

  10.叙述时间指的是______与______相互对照所形成的时间关系。

  11.任何一种抒情传统,在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嬗变之后,都会在形象方面形成诸多______,而在主题方面形成诸多______.

  12.中国古典的批评方法主要有印象式批评、______和______三种。

  二、选择题(1-5题为单项选择,6-15题为多项选择。请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一个大作家绝不能只有一颗印章”。说这话的理论家是( )

  A.德莱顿 B.斯威夫特

  C.布封 D.阿伯拉姆

  2.在文学活动中,当情与理不一致的时候,恰当的做法是( )

  A.牵情就理 B.存情去理

  C.牵理就情 D.存理去情

  3.叙事文本中最明显的叙述标记就是它的( )

  A.情节 B.主题

  C.标题 D.题材

  4.表现论又被称为“情感论”,它的最早提倡者是法国的( )

  A.欧盖尼 弗尔龙 B.萨特

  C.科林伍德 D.克罗齐

  5.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中的第一个文学流派是( )

  A.表现主义 B.黑色幽默

  C.达达主义 D.象征主义

  6.一般地说,抒情的策略主要有( )

  A.语法策略 B.结构策略 C.修辞策略

  D.语调策略 E.句法策略

  7.原始思维及其特征是艺术产生的主要心理基础,以下关于原始思维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原始人以感知和肖像表达为基本思维方式

  B.原始思维具有我向性思维的特点

  C.原始思维的成果主要是艺术

  D.原始思维是一种原逻辑思维

  E.原始思维的核心环节是原始人的“自意识”

  8.文学创作的心理要素主要有( )

  A.艺术直觉 B.艺术灵感 C.艺术情感

  D.艺术想象 E.艺术理解

  9.具体地说,文学消费在整个文学活动链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

  A.文学消费活动使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产品的价值与目的得以最终达成

  B.文学消费生产着生产与生产者

  C.文学消费者参与着文学作品生产

  D.文学消费制约着文学活动的方式和方向

  E.没有文学消费,文学活动就丧失了目的与动力

  10.以下属于后结构主义批评的理论家有( )

  A.肖沃尔特 B.德里达 C.巴尔特

  D.德 曼 E.米勒

  11.一般地说,意境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 )

  A.情景交融 B.虚实相生 C.生命律动

  D.韵味无穷 E.意象应合

  12.文学语言组织中的文法通常有以下哪几类( )

  A.语法 B.词法 C.句法

  D.篇法 E.章法

  13.作家的体验主要有以下哪些特征( )

  A.情感的诗意化 B.意义的深刻化 C.感受的个性化

  D.经验的诗意化 E.形象的明晰化

  14.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英加登认为文学作品的层次有( )

  A.语言层 B.意义层 C.图式化外观层

  D.“世界”层 E.形而上学层

  15.叙述标记一般有( )

  A.意图标记 B.情节标记 C.人物标记

  D.结构标记 E.语言标记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审美

  2.本色化描述语

  3.艺术直觉

  4.文化认同

  5.文学消费

  四、辨析题(先判断题目的正误,然后简要地阐明理由。每小题7分,共14分)

  1.文学创作的客体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生活。( )

  2.原型意象和抒情母题消灭了独立创造的空间,扼杀了抒情作家的个性才能。( )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抒情小品文的特征。

  2.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如何理解语言是文学的直接现实并在文学中具有首要的地位

  2.文学批评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浙江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文学概论(一)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529 A卷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亚里斯多德 寓教于乐 2.作品主题的基础 作品题材的核心 3.表演者的活动 音乐 舞蹈

  4.社会性 阶级性

  5.审美倾向 鉴赏趣味或鉴赏能力 价值观念

  6.人与社会 人与人 人与自我

  7.启蒙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

  8.虚实结合 寓虚境于实境 化情思为景物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C 2.B 3.D 4.C 5.B

  6.BCDE 7.AD 8.ABCD 9.ACDE 10.AD

  11.ACD 12.AC 13.ACD 14.BDE 15.ABCD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文学语言,指在民族共同语的基础上,经过规范化了的全民通用语言,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狭义的文学语言,专指作家用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包括书面创作和口头创作中使用的语言。

  2.指作家在外物触发下,突然萌生出来的文思特别畅达,感情异常激越,思维十分活跃,形象趋向明朗,语言运用得心应手的创作心境。

  3.指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有机整体中渗透着作家的创作个性所显示出来的独特的艺术风貌和艺术格调。

  4.指以美学的历史的观点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和评价的科学活动;在以文学作品为对象的批评中,还必须以文学鉴赏为基础来展开这种分析和评价活动。

  5.一种以人物形象的创造为中心的散文体的叙事文学样式。它具有可以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多方面地刻画人物性格;大多具有较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并可以充分地描绘人物活动的环境等特点。

  四、辨析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错或不正确。

  诚然,艺术和科学在处理特定嫩容时所用的方式是不同的,艺术是以审美或形象的方式来表现特定的内容的,科学则以理论的方式来表现特定的内容的。

  但是,科学之所以采用理论的方式,是因为每一门科学都以现实世界的某一方面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而艺术却是以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为中心的有机整体性的社会生活为反映对象的,故命题的前半句话表述错误。

  2.错或不一定。

  确实,作品的主题思想总是与作家的创作意图相关联的,但相关联并不是相吻合。事实上,两者之间总存在着某种程度不一致。

  出现这种情形,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作家的主观意图通过语言塑造的人物、生活故事或意境等艺术形象来传达时,其形象所蕴含的思想意义常常会溢出(有时也可能 不足表现)作家原来的设想;二是读者在阅读活动中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体悟到或所发掘出来的思想意义,往往与作家的创作意图有出入。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评价文学遗产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有两个基本点:

  一是要把古代文学作品与它赖以产生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从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文化历史的发展方面去进行考察,评价它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地位和作用,及其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二是不仅要看到古代文学作品在当时历史条件的意义和作用,而且还要指出它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及在今天条件下对于人民的意义和作用。

  2.文学具有美悦作用是因为:

  一、文学反映的对象是人和现实的审美关系。由于是从审美关系的角度来描绘人生、社会和自然,故文学的内容有美悦的特质。

  二、文学是作家按审美理想和美的规律的一种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是对社会美和自然美的加工与提升,因此,它的形式具有美的价值。由是,这两方面相统一的文学作品无疑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

  一、典型人物的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的。环境不仅是人物生存的条件、活动的舞台,而且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动力和依据。即是说环境塑造性格。

  二、典型人物的性格一旦从环境中形成,就会能动地影响环境,使环境朝着某一方向发展变化。环境的影响能改变人,人也能影响、改造,乃至创造新的环境。

  总之,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存在着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促进的关系。

  阐述较好。

  2.在题目所示情况下,出现共鸣的主要原因是:

  一、作为鉴赏客体,通常应该是那些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这类作品往往能够突破民族、时代、阶级的界限,从中表现出人们生活中某种带普遍性的思想感情和被称之为“共同美”的东西。

  二、作为鉴赏主体,处于不同时代、民族、阶级的读者,存在着与人类的基本要求、精神素质相关联的共同性。正是这种共同性的存在,人们有能力、也有兴趣欣赏反映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作品。

  三、处于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鉴赏客体与鉴赏主体之间之所以会发生共鸣,还由于某些客观条件在起着作用(即勾连主客体之间感情通道的作用),如类同的社会矛盾,近似的生活处境或相同的实践经验等。

  阐述较好。

  B卷

  一、填空题(每空,共20分)

  1.M H 艾布拉姆斯

  2.反刍

  3.情感评价

  4.音乐性 本色化

  5.再现性想象 相似性想象 创造性想象

  6.流派风格 个人风格

  7.古典主义

  8.主体审美心理结构

  9.有机性 互补性

  10.故事时间 文本时间

  11.原型意象 抒情母题

  12.诠释式批评 评点式批评

  二、选择题(每小题,共15分)

  1.C 2.C 3.C 4.A 5.D

  6.AC 7.ABD 8.ABCDE 9.ABC 10.BCDE

  11.ABCD 12.BCDE 13.ABC 14.ABCDE 15.AC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是指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2.指文学文本中叙述人或抒情人所使用的描述性语言,极符合被刻画的人物的独特身份和性格及其所在环境,似乎只有这样的语言才能准确而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本色和活动状况。

  3.是指在文学活动中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的思维方式或心理能力。

  4.指通过文学接受而产生的作家与接受者、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对某种文化价值的相同或相近的评价。

  5.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一项活动。

  四、辨析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对。

  我们之所以认为文学创作的客体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生活是因为

  (1)文学是人学,它离不开人的喜怒哀乐与生活情景 .

  (2)文学的客体是作为整体的社会生活。

  (3)文学的客体是具有特征性的社会生活。

  (4)文学的客体是具有审美意义的社会生活。

  (5)即使文学创作的客体有时是那些看上去完全是自然状态的景物,似乎与社会生活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实事上也属于社会生活范畴。

  2.错。

  表 面上看,原型意象陈陈相因,抒情母题了无新意,它们消灭了独立创造的空间,扼杀了抒情作家的个性才能,其实不然。创造与传统血肉相联,唇齿相依,脱离了传 统的创造只是沙上建塔,脱离了创造的传统必定死气沉沉。同样的原型意象,同样的抒情母题,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作家仍然可以灵活地运用这些母题和意象,点铁成 金、化腐朽为神奇,从而发挥作者独特的创造性。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答:(1)在内容上高度自由,它不仅题材十分广泛,一人一事,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等都可以成为其题材,而且它的主题也是多种多样。

  (2)在形式上灵活多样,抒情小品文的文体十分丰富,而在表达方式上,它可以叙事,但不必有完整的情节及以塑造人物为目的,它可以抒情,但不必受诗词格律的束缚,可以议论,但不必受议论文的行文规范,既可以有韵,也可以无韵等,在篇幅上,它可长可短。

  2.答:首先,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表现为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就不能形成;另一方面,典型环境也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

  其次,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是互动性关系。一方面,典型环境是形成典型人物性格的基础并逼迫人物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典型人物对环境又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答:语言是文学的直接现实并在文学中具有首要地位的原因是:

  第一,从文学文本的存在状况看,语言是文学文本的基本存在方式。一部文学文本不仅总是直接地由客观的语言符号系统构成,而且作家创作的最终成果以及读者阅读的对象也是这个客观的语言符号系统,即文学文本。

  第二,从文学文本中语言与意义的关系看,没有语言就没有意义,语言是意义的生长地。 第三,从语言在文学文本中的功能看,语言不仅表达意义而且本身就是意义的组成部分。

  第四,从文学的审美特性看,语言是文学文本的美的组成部分,一方面,语言是文学文本的美的资源,另一方面,语言也是文学文本的美的组成部分,因为文学美是包含了语言的美在内的,语言美是文学美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阐述较好

  2.答:文学批评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首先,从文学批评与作家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对作家具有规范、引导的重要作用,是社会对文学作品的主要反馈形式之一。

  其次,从文学批评与接受者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可以帮助接受者深入理解作品,对接受者的文学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与塑造作用。

  再次,从文学批评与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通过作品的分析、评价表达出某种价值观念与理想,从而对社会发生实际影响。

  阐述较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