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课操作】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语言教学,尤其是高中外语教学,不是单纯讲解单词、语法的一种机械性的训练活动,而应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高中英语阅读课文涉及的题材广泛、信息密度高、语言知识丰富。它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渠道。
一、阅读教学――培养自学能力
(一)导读(Pre-reading)
“导”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可适当讲解与本课有关的背景知识;也可以充分利用文中的插图进行导读语言设计。通过"warm.up activities扫除文中可能出现的语言障碍(但有些生词词义应该鼓励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并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为正式阅读做准备。例如SEFC B 2A Unit 19,The Merchant of Venice。首先,我利用PowerPoint展示了一张莎士比亚的头像,然后提出几个问题:
1 Who is this man?
2 What do you know about him?
3 What nationality is he?
4 When did he live?
5 What did he write?
让学生思考,对作者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导入课文。
(二)速读(Fast-Reading)
这一步骤主要是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搜索式阅读和跳跃式阅读(Skimming and Scanning),以获取有关信息,了解文章大意。然后让学生回答有关问题,或让学生做正误判断练习,以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三)细读(Intensive reading)
这一步骤主要引导学生逐步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情节和细节,就课文情节内容提一些问题,让学生分析段落大意以及段落之间的联系或中心思想。对文中尚未教过的生词和习惯用法、句式,可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去猜测、去推断。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独立思考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以及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例如:在细读The Merchant of Venice之后提出问题:Who acted as the judge?Did Bassanio know this?告诉学生,读的过程中要仔细分析字里行间的意思。
(四)复读(Re-reading Actvity)
在速读和细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接口或作者评价,巩固文章的内涵和语言知识点,最终达到运用的目的。这一步骤既可在课上进行,也可在课后进行。目的是将课内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延伸到课外某个相似的话题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二、听说活动――深化理解和运用
传统的教学使大多数学生听得懂、说不出。因此,应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一连串的听说活动深化对语言的理解,然后开展运用语言的活动,把理解和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单人或双人活动(Individual or Pair Work)
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及时检查学生对课文理解的程度。速读和细读之后组织学生一人或两人一组的活动,教师问,学生答,或学生一人问一人答。这能使学生掌握文章的事实和细节,还可鼓励学生分析主题句,归纳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
(二)小组讨论与复述(Discussion & Retelling)
高中阅读材料中,有些给出了一系列的数字信息,让学生按小组围绕主线的数词开展讨论并造句。有些内容围绕阅读课文话题安排了Pre-discussion,Discus-sion or Question。通过讨论,教师可以弄清楚学生对有关话题的了解程度,学生也有机会彼此有目的地交谈。自由讨论会引起他们对即将学习的课文的兴趣,还会促使他们猜测课文所要表达的意思。细读后的复述过程是一个理解和记忆的过程,也是用英语思维的过程,还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细读后的讨论,引导学生就课文中的观点展开讨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并阐述理由。有些还可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经验、看法和观点,让他们各抒己见。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交际活动。
例如:在学完The Merchant of Venice一文后,提出了下面3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
1 Why do you think it was not possible for Bassaniot marry Portia without money?
2 Why do you think Shylock preferred to take hispound of flesh rather than to accept the money from Bas―sanio?
3 What arc the two meanings of“I’11 pay him backwith all my heart”?
通过活动,学生们拥有了更多的谈话交流的机会,在谈话中,他们互相启发、共同构思、畅所欲言,不仅使思想更开阔,也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主题写作――阅读课的延伸
写作能力是语言功底的最集中的表现。我们都知道,“读”是信息的输入,“写”就是信息的反馈与提取。“写”要经过大脑思维的加工、提炼,只有信息的输入达到一定的量时,信息输出才成为可能。因此,它是最有效、最积极的学习心理过程。美国作家德尔文・G・舒伯特在其“Reading is Writing”一文中指出:“教科书所编的阅读课文是写作素材的散集地,是语言现象的展示厅,是语法规则的剖析室,是文章题材的示范本。”所以说,在侧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应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语篇写作训练,即在对课文的内容、词汇和句式有了较好的掌握以后布置一个稍加变化的主题进行写作。
例如:我在处理完SEFC 3A Unit 1,That Must BeA Record一文后,让学生写有关自己喜欢的或亲身经历的一项极限运动。这种写作使学生可以避免许多无任何借鉴时可能犯的语病。对学生将来完整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有好处。这是孤立分散语言操练形式,如单句翻译等,比不上的。这个活动可安排学生课后完成。
总之,“读――听说――写”的教学模式符合认知规律。因此,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时刻明确教师只是指导者(guide),不是主宰者(god)。应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归纳,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开发学习能力,保持其学习兴趣。当然,容量如此大的课文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合理安排时问,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得到训练,并促进“Information Transform”(信息转换),逐步培养、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一、阅读教学――培养自学能力
(一)导读(Pre-reading)
“导”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可适当讲解与本课有关的背景知识;也可以充分利用文中的插图进行导读语言设计。通过"warm.up activities扫除文中可能出现的语言障碍(但有些生词词义应该鼓励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并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为正式阅读做准备。例如SEFC B 2A Unit 19,The Merchant of Venice。首先,我利用PowerPoint展示了一张莎士比亚的头像,然后提出几个问题:
1 Who is this man?
2 What do you know about him?
3 What nationality is he?
4 When did he live?
5 What did he write?
让学生思考,对作者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导入课文。
(二)速读(Fast-Reading)
这一步骤主要是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搜索式阅读和跳跃式阅读(Skimming and Scanning),以获取有关信息,了解文章大意。然后让学生回答有关问题,或让学生做正误判断练习,以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三)细读(Intensive reading)
这一步骤主要引导学生逐步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情节和细节,就课文情节内容提一些问题,让学生分析段落大意以及段落之间的联系或中心思想。对文中尚未教过的生词和习惯用法、句式,可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去猜测、去推断。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独立思考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以及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例如:在细读The Merchant of Venice之后提出问题:Who acted as the judge?Did Bassanio know this?告诉学生,读的过程中要仔细分析字里行间的意思。
(四)复读(Re-reading Actvity)
在速读和细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接口或作者评价,巩固文章的内涵和语言知识点,最终达到运用的目的。这一步骤既可在课上进行,也可在课后进行。目的是将课内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延伸到课外某个相似的话题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二、听说活动――深化理解和运用
传统的教学使大多数学生听得懂、说不出。因此,应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一连串的听说活动深化对语言的理解,然后开展运用语言的活动,把理解和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单人或双人活动(Individual or Pair Work)
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及时检查学生对课文理解的程度。速读和细读之后组织学生一人或两人一组的活动,教师问,学生答,或学生一人问一人答。这能使学生掌握文章的事实和细节,还可鼓励学生分析主题句,归纳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
(二)小组讨论与复述(Discussion & Retelling)
高中阅读材料中,有些给出了一系列的数字信息,让学生按小组围绕主线的数词开展讨论并造句。有些内容围绕阅读课文话题安排了Pre-discussion,Discus-sion or Question。通过讨论,教师可以弄清楚学生对有关话题的了解程度,学生也有机会彼此有目的地交谈。自由讨论会引起他们对即将学习的课文的兴趣,还会促使他们猜测课文所要表达的意思。细读后的复述过程是一个理解和记忆的过程,也是用英语思维的过程,还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细读后的讨论,引导学生就课文中的观点展开讨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并阐述理由。有些还可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经验、看法和观点,让他们各抒己见。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交际活动。
例如:在学完The Merchant of Venice一文后,提出了下面3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
1 Why do you think it was not possible for Bassaniot marry Portia without money?
2 Why do you think Shylock preferred to take hispound of flesh rather than to accept the money from Bas―sanio?
3 What arc the two meanings of“I’11 pay him backwith all my heart”?
通过活动,学生们拥有了更多的谈话交流的机会,在谈话中,他们互相启发、共同构思、畅所欲言,不仅使思想更开阔,也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主题写作――阅读课的延伸
写作能力是语言功底的最集中的表现。我们都知道,“读”是信息的输入,“写”就是信息的反馈与提取。“写”要经过大脑思维的加工、提炼,只有信息的输入达到一定的量时,信息输出才成为可能。因此,它是最有效、最积极的学习心理过程。美国作家德尔文・G・舒伯特在其“Reading is Writing”一文中指出:“教科书所编的阅读课文是写作素材的散集地,是语言现象的展示厅,是语法规则的剖析室,是文章题材的示范本。”所以说,在侧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应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语篇写作训练,即在对课文的内容、词汇和句式有了较好的掌握以后布置一个稍加变化的主题进行写作。
例如:我在处理完SEFC 3A Unit 1,That Must BeA Record一文后,让学生写有关自己喜欢的或亲身经历的一项极限运动。这种写作使学生可以避免许多无任何借鉴时可能犯的语病。对学生将来完整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有好处。这是孤立分散语言操练形式,如单句翻译等,比不上的。这个活动可安排学生课后完成。
总之,“读――听说――写”的教学模式符合认知规律。因此,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时刻明确教师只是指导者(guide),不是主宰者(god)。应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归纳,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开发学习能力,保持其学习兴趣。当然,容量如此大的课文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合理安排时问,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得到训练,并促进“Information Transform”(信息转换),逐步培养、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