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结婚?
结婚不是人生必选项。
一)动物性
人首先是一种动物,动物的本能是繁殖和生存,而繁殖的优先级别高于生存。
从繁殖的角度来看,男性和女性最大的区别是,男性不怀孕,女性怀孕。
女性怀孕的过程时间漫长,花费巨大的精力,为了保证生育的效率最大化,女性的生殖本能要求与最强壮的、最有能力的男性结合。
男性在生育环节中付出的成本非常微小,为了保证更大的几率繁衍后代,男性的生殖本能是要求与尽可能多的女性结合,增加繁殖概率。
女性其实不在乎血统的纯净性。因为任何一个子嗣,都是她DNA的延续。所以女性倾向于在“不同的时间段,更换不同的男性”。但每一个都要是当时最强的。1
而男性因为不承担怀孕责任。男性的博弈政策,就是“在同一个时间段,让尽可能多的女性怀孕”。但是对女性的质量并不讲究。因为他付出很少。
人类天生是“花心”的,只不过女性、男性的表现方式不一样,一个在时间上,一个在空间上。
忠贞是婚姻的基石,但忠贞不利于物种的繁殖,具有反动物性。
二)社会性
人同时又具有社会性,人类物种的不断壮大是相互合作的结果。
婚姻是人类合作的最小单位。
女性怀孕、生产、养育后代,费时耗力,充满风险,需要为自己以及孩子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生活环境。
男性则选择和女性一起合作,共同抚养后代,达到延续自己另一半基因之目的。
婚姻的起源,不是高尚纯洁、矢志不渝的感情诉求,而是社会分工合作的产物。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婚姻已经脱离繁殖和生存的单纯动物需求,被赋予了更多的个人成就以及生活价值的意义。
婚姻开始变成彼此间的道德承诺,法律上的相互约束,夫妻关系中的权力和义务。
婚姻成为一种基于合作形成的社会制度。
三)虚构的故事
《人类简史》讲到,人类最大的能力便是善于虚构一个共同认可的故事,比如宗教、货币、国家、法律、神灵等。
这些虚构的故事,我的父母认为这些有意义,我的兄弟姐妹、邻居朋友、附近城市的居民,甚至在大海另一边的异国民众,也都认为这有意义。
每一次的互动确认,都会让大家更加相信这些充满意义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人类能协调资源,发动战争、革命和人权运动,继而,统治整个地球。
婚姻也是人类虚构的一种故事,一代代的潜移默化中,婚姻变成每个人必然经历的人生状态,一种里程碑式的成长阶段,一种美好人生的自我评定。
适龄但没有结婚的人,不会被社会认为是一种个体自由的选择,而是看做,要么正在通过各种努力寻找另一半,要么已经没有能力匹配到另一半。
婚姻与否,不关乎意愿,只关乎能力。将婚姻变成一件必需品,一个精神高地的图腾,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
婚姻若是被诠释为真爱的唯一标准,无疑将为爱情压上了沉重的负担。婚姻不应该是爱情的全部,离婚不意味着失败,结婚也并不象征着成功。
婚姻,其实不过就是一种人际关系,它的本质是两个成年人决定共同生活。
任何人都可以有另一种选择,我愿意一个人独享生活
这种选择,应该和其他的选择一样,不会决定人生的全部意义。
四)结语
婚姻的三要素是性、子女、合作,跟情感关系不大,有感情不结婚,结婚没感情的,比比皆是。
现代社会里,性观念解放,社会养老福利的健全,女性的独立,使得婚姻的三大基石出现松动。
结婚并不是每个人的必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