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行为记录和进行的学习测评为什么如下:
教学评价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通过评价了解课程实施的情况,判断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水平,了解学习成就、问题和需要,并对课程下一步的实施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发挥评价的诊断与调节功能;评价本身具有教育性,是人与人互动和交流的过程。利用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就进行鼓励,对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发挥其强化和教育功能。
在教学中开展发展性评价,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把学生看作是在知识、技能、态度、情感、方法等方面都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个体,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以激励的语言评价学生。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自我监控。要强调质性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重视儿童在生活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
一、评价内容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
评价是一项不断发现价值、判断价值和提升课堂教学价值的活动。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课程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具体包括
(1)学习态度: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
(2)学习能力和方法: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
(3)学习结果: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与以往的课程教学相比,虽然也提到重视学习态度、能力、方法,但在评价方面基本没有明确的要求。新课程将这些列入评价目标,体现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 二、评价过程充分展开,注重日常性评价。
教学过程总是伴随着评价,评价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评价贯穿在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中,不断地给予学生评价,促进学生的不断转变与发展。教师要关注学生日常的活动,展开评价的过程。
日常形成性评价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的,指的是平时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行为表现的随机评价,它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诊断、指导及激励作用是随时可显现的。德育课程的实施依赖于日常形成性评价。
因为德育课程实质上是明辨是非真假、不断澄清价值的课程,课程的实施取决于不同价值观点的碰撞,取决于学生和教师之间思想的交流,取决于来自师生的美好情感的润泽。没有了课堂中的日常形成性评价,课程就失去了生成的基础。
日常性形成性评价来自于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等信息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中自然生成,与课堂教学浑然一体,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最大限度地介入学生成长的过程,直接促进或者阻碍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