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与少数民族的战争
宋朝与少数民族的战争
1127年,金国撤军后,张邦昌成为了伪楚皇帝。由于他原本是宋臣,叛降金国,开封的军民对他怨恨重重,还有不少原宋朝的臣子也要求他退位。
张邦昌以孟太后之名,下诏书立康王赵构为帝。康王赵构于靖康二年五月一日即位,是为宋高宗。然而,张邦昌以保国有功之名,却被封为王。高宗即位次年,金国以废黜张邦昌为由,再度入侵南方。1129年,金国还立刘豫为帝,国号齐,被称为"伪齐",旨在加强对黄河以南地区的统治。
北伐时期,宋朝的抗金将领岳飞、韩世忠等带领军队奋勇作战,先后在黄河两岸击溃了伪齐军和金国的联军。
高宗赵构于1138年授予秦桧相位,实行求和政策。1141年,秦桧解除了抗金将领韩世忠的兵权,随后他以无端罪名将岳飞囚禁,并在1142年1月28日除夕前夜杀害了岳飞及其子。所有支持岳飞、坚决抵抗金国的文官和武将,也都遭到贬斥。宋高宗为换取统治东南半壁江山的权力,屈从于金国的要求纳贡称臣。
公元1207年,南宋政权交由史弥远执政。他继续追求和平,并恢复了秦桧的封号和谥号。然而,金国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强大,他们不仅无力进攻南方,还必须时刻警惕正在西北崛起的蒙古势力。
公元1214年7月,南宋根据真德秀的建议,决定停止向金贡纳"岁币",而此时金国正受到蒙古的攻击。为了扩大领土,弥补被蒙古侵占的失地,金国以宋不再进贡为借口,出兵南侵。南宋王朝与蒙古联手对抗金军。公元1234年,蔡州被蒙宋联军攻陷,金哀宗自杀,金国被灭亡。
金灭亡后,南宋并未迎来和平,反而面临更强大的蒙古敌人。南宋希望借蒙古撤军之机夺回失地,但一直以主和为主,军力不足,行动不如期。南宋的举动反而被蒙古作为南侵的借口。
1235年,蒙古军南侵失败。蒙古军不甘心,次年九月和第三年再次南侵,几乎到达长江北岸。
宋军勇猛抗敌,击退蒙军,挫败其南下之心。南宋人民凭借孟瑛、余介等指挥官的领导,多次击败蒙军,令其不得不绕道行军。
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军中去世。他的弟弟忽必烈与宋军在鄂州交战时,得知此消息后,立刻撤军准备夺取大汗之位。然而,南宋的佞臣贾似道不仅没有派兵南追,还派人向蒙古求和,保持太平,使得蒙古军顺利撤回北方。
此后,忽必烈继承了大汗之位,又继续其南征的步伐。
公元1271年,蒙古建国号为元,并于1276年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南宋王朝走向了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