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胤禛是康熙的儿子,是四阿哥。
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
扩展资料:
雍正帝的为政举措
1、强化密折制度
雍正帝扩大密折的范围和内容。密折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密折有助于皇帝更好地了解下情,掌握动态,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有效地实施统治。为充分发挥密折作用,雍正帝把递密折的范围扩大到布政使、按察使、学政等,内容则扩大到生计、风俗等方面。
2、废除贱籍
雍正帝在人权方面有一项改革,那就是削除一类人的贱民籍。雍正元年(1723年),山西、陕西因明建文末年未依附朱棣而被编入“乐户(官妓)”籍的后代。
雍正命令摘除其“乐户”籍,使其成为民户,同年九月,他下令除掉绍兴曾反对朱元璋的那些人后代的“惰民”籍,使其成为民户,雍正五年(1727年)四月下令免除粤东“蜑户”籍,使其成民户。
3、摊丁入亩
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从直隶巡抚李维钧之请,实行丁银摊入田赋一并征收的原则,改变过去按人丁、地亩双重征收标准,减轻了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负担。到乾隆时,这一政策推广到了全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康熙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皇帝(1722年-1735年在位),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胤禛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扩展资料:
康熙的九个儿子:
1、胤褆,康熙庶长子,雍正帝长兄。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夭殇,故为皇长子。
2、胤礽,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位公开册立的皇太子。胤礽的生母孝诚仁皇后生前颇受康熙宠爱,于是,在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难产死后,万分悲痛中的康熙为了记住这个曾经深爱的女人,不顾满朝文武的反对,毅然决然的将他和皇后的儿子立为太子。
3、胤祉,康熙第三子,胤祉文学、书法、骑射极为突出,备受康熙喜爱。他与太子胤礽关系密切。但随着太子之位被废,引发了成年皇子争储的激烈争斗,他们不顾手足之情的冷酷,让康熙心里倍感凄凉。
4、胤禛,四阿哥,雍正皇帝。
5、胤禩,康熙第八子,胤禩自幼备受康熙喜爱,一废太子时,胤禩及其同党跃跃欲试。但是康熙帝对胤禩利用张明德相面为自己立嗣的行为深恶痛绝,导致胤禩在他心里的形象大损。
6、胤禟,康熙第九子。胤禟以一个储位之争的失败者著称于世,他善于经商,为其兄八皇子爱新觉罗胤禩夺嫡奠定了强大的经济基础,他本人并不贪恋皇位,只是一直在支持八阿哥胤禩,属于八阿哥党。
7、胤䄉,康熙第十子,雍正二年,被雍正帝圈禁革爵。乾隆二年被释放,授辅国公品级,乾隆六年,胤䄉病死,年五十九岁。
8、胤祥,康熙第十三子,胤祥与胤禛关系最亲密,胤禛继位,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务。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雍正八年去世,时年45岁。
9、胤禵,康熙第十四子,胤禛同母弟,清高宗乾隆帝皇叔,康熙五十七年作为西征统帅领兵出征,为保卫西藏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胤禵是八爷党重要成员,胤禛登基后将胤禵远派守皇陵幽禁,雍正四年改为圈禁。乾隆即位后,允禵才恢复了自由。乾隆二十年病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禛
2011-03-03